在新時代背景下,國企思想政治工作與人事檔案管理作為黨和國家干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本文從思想政治工作與人事檔案管理的融合背景出發,分析當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推動二者融合發展的路徑和對策,以期為加強新時代國企干部職工隊伍建設提供有益借鑒。
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國共產黨優良傳統的重要體現,是加強黨性教育、提高黨員干部思想素質的重要手段。而人事檔案管理則是對職工個人經歷、政績、思想狀況等信息的系統記錄和管理。兩者雖職能不同,但目標一致,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黨和國家的組織建設。隨著全面從嚴治黨的深入推進,思想政治工作與人事檔案管理亟需打破壁壘、實現深度融合,以提升管理的科學化、精準化水平。
通過加強國企職工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學習,引導職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而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使其在人事檔案管理工作中更加主動、積極地履行職責。
人事檔案管理從業人員不僅是服務者,更是社會責任的承擔者。通過定期組織干部職工參加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和教育活動,引導廣大職工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服務意識,全身心投入到人事檔案管理工作中,從而推動人事檔案管理科學化、規范化。
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終目的是加強對職工的思想引領和價值塑造,而人事檔案管理通過記錄職工成長軌跡和思想表現,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重要基礎。二者均服務于選人用人機制的科學性和干部隊伍的先進性。
人事檔案中詳細記錄了國企職工的學習、工作、獎懲、考核等情況,可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客觀依據。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談心談話、民主評議等結果,又是檔案信息更新的重要來源。
思想政治工作依賴信息支撐,需要系統性、動態化的思想數據;而檔案管理需要更多的“活數據”來體現職工的思想狀況。兩者通過協同操作,可提升工作效率和精度。
思想政治工作與人事檔案管理分屬不同的管理體系,協調機制不明確,信息溝通不暢,導致“各自為政”。
思想政治工作開展中產生的談話記錄、思想匯報、民主評議材料等,往往未能及時納入人事檔案,導致檔案內容滯后、失真。
從事人事檔案管理的人員多為行政管理背景,缺乏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反之亦然,導致融合推進過程中操作性不足。
許多單位檔案管理仍以紙質材料為主,信息化建設滯后,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動態分析和精準管理。
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與人事檔案管理的聯動機制,將職工思想表現、政治態度、工作作風等內容納入檔案管理范圍,形成一體化管理體系。企業各級黨組織牽頭,整合資源,設立融合推進小組,確保制度落地。
依托檔案管理系統,實現思想政治工作成果與人事檔案數據的雙向同步。建立“實時更新、動態管理”的機制,確保職工檔案內容真實、完整、鮮活。對于關鍵崗位人員,要重點關注其思想變化并及時記錄歸檔。
強化對人事檔案管理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訓,提高其政治敏感性和辨別力。同時,要鼓勵思想政治工作人員掌握檔案管理技能,實現“復合型人才”隊伍的建設,提升工作融合的能力支撐。
加快職工人事檔案電子化、智能化建設,打造集查詢、分析、預警、管理于一體的“智慧檔案”平臺。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分析判斷的科學性和前瞻性。
將檔案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成果作為干部考核、選拔任用的重要參考,增強職工參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性。建立正向激勵機制,如“思想進步典型”評選、“職工成長檔案”展示等,營造積極向上的組織氛圍。
例如,青海省制定出臺的《干部政治素質考察辦法》中將政治素質檔案和建檔內容相結合,在收集歸檔材料的基礎上,注重對干部職工政治素質進行分析研判,把功夫下在平時,歸納提煉干部職工政治素質表現情況,形成政治素質評價鑒定材料,以此作為干部職工動議醞釀、提拔任用、評先評優、職級晉升等工作的重要參考,有效提升政治素質考察的科學性。
思想政治工作與人事檔案管理的融合,是順應新時代組織工作發展需要的重要舉措。通過機制創新、信息共享、隊伍優化和技術賦能,能夠有效提升職工管理的科學化、精準化和系統化水平。未來,應持續深化二者融合發展,充分發揮檔案的思想引導和組織管理雙重功能,為打造有能力有擔當的高素質職工隊伍提供堅強保障。
【作者單位: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阿拉善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