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園林工程項目的實施尤其要關注整體性、美觀性,營造獨特的園林景觀。構成藝術是現階段園林工程中應用較多的設計技術,構成藝術元素的應用充分實現了風景園林設計創新,應用優勢明顯。在構成藝術元素的應用過程中,相關人員需結合園林工程的具體要求,加強構成藝術元素應用的科學性。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實踐過程中,構成藝術元素的科學且高效化運用,具有突出的作用。鑒于此,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實踐過程中,應該注重科學全面地提升構成藝術元素的運用實效,保證風景園林規劃的整體成效與質量。
一、風景園林規劃與構成藝術之間的關系
風景園林規劃與構成藝術之間的關系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方面,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過程中,構成藝術的運用,能夠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必要的元素。構成藝術作為藝術設計的基礎,是在遵循一定審美規則的基礎上,對基本元素進行組合,從而達到感性的視覺效果。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過程中,依托科學的構成藝術,積極利用構成藝術中豐富且多元化的元素,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園林規劃設計工作的整體成效與質量,也有利于優化風景園林設計的藝術質感,切實有效地推動風景園林設計工作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實踐中,依托科學的構成藝術元素,還能夠提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表現形態,切實有效地為廣大風景園林設計者提供多元化的藝術創作方向。對于廣大風景園林設計者而言,在設計實踐中積極有效地應用構成藝術元素,能夠從整體上提升風景園林設計規劃的成效,也有利于豐富風景園林設計的類型,進一步拓展風景園林設計規劃的范疇,真正提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工作的藝術質感。構成藝術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的應用,主要表現在色彩構成、形體表現、結構布局等方面。通過色彩、平面結構、立體感等要素的有效組合,可以創造出兼具功能性與審美性的現代風景園林。
二、風景園林設計中應用構成藝術應遵循的原則
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應用構成藝術時應該遵循以下幾方面的原則:
第一,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主要目的是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提升人們的整體審美。為此,在運用構成藝術元素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將人擺在關鍵的位置,依托科學且多元化的設計方法,提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工作的整體成效,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要?;诖耍陲L景園林規劃設計的實踐中,要以人的需求為出發點,以服務于民為落腳點,切實有效地提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工作的整體成效,滿足人們的現實需求。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在運用構成藝術的過程中,尤其是在彰顯它的藝術氣息的同時,更要確保其功能性,否則,極容易淪為“花瓶”,毫無實用性可言。
第二,整體和諧與地域特色的原則。為真正提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工作的整體成效,進一步提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藝術價值,應該注重在設計實踐中,充分把握整體和諧以及地域特色的原則。所謂整體和諧,就是指在風景園林設計的過程中,特別是在運用藝術元素的過程中,要從整體出發,從宏觀層面來進行思考,科學全面地保障設計的整體成效。若不注重從整體出發,勢必會割裂不同部分的內在關聯性,難以形成整體性的藝術魅力。同時,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實踐中,還應該遵循地域特色的原則。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過程中,要突出地域特色,把握地域風格,充分彰顯地域人文風貌。
第三,科學創新的原則。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過程中,構成藝術為其提供了廣泛的藝術元素,以及必要的藝術創作空間。在構成藝術元素的運用實踐中,應秉持科學創新的原則,積極融人創新性的元素以及符號。創新能夠為人們提供多元化的視野和開放化的空間,還能夠為人們帶來別樣化的藝術體驗。為此,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過程中,要從創新視角出發來運用構成藝術元素。
三、風景園林設計中構成藝術元素的優越性
構成藝術元素的優越性,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全面拓展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空間。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實踐過程中,構成藝術的科學且高效化運用,具有非常突出的作用。作為一種現代化的設計技術,它的科學且合理化運用,能夠為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提供廣泛的空間,并在很大程度上拓展風景園林規劃的設計寬度和廣度,同時也為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提供必要的技術依托。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傳統的設計技術存在著較大的局限性和端,無法在空間層面予以有效地拓展和延伸,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工作的整體實效,也難以真正提升設計水平。為此,在實踐過程中,依托科學的構成藝術,能夠有效突破傳統的空間限制,進一步拓展構成藝術元素的運用,真正滿足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工作的需要。
第二,全面實現點線面不同元素的整合。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工作是一種藝術化的創造和整合,也是一種升級化的藝術展現。在實踐過程中,積極地將構成藝術元素全面整合運用其中,真正實現點線面的有機結合,可以更好地豐富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層次感以及立體感,為人們帶來更加廣闊的審美視野(圖1)。
第三,全面凸顯風景園林設計的抽象美感。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實踐環節中,依托科學且高效化的構成藝術,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工作的整體抽象性以及藝術美感。不同于傳統的設計手法,構成元素的運用是相對抽象空靈的。但正是這種抽象的美感,反而能夠給受眾帶來更加廣泛的探索空間,也更能夠滿足受眾的精神需求。
四、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構成藝術元素的運用
(一)點元素的運用
點雖然是相對單調的元素,但它卻提供了無限的想象空間。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過程中,設計者完全可以結合設計需要,科學且高效地運用點元素。比如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點可以是一個獨立的雕塑,也可以是一個盆栽,還可以是一個獨立的亭。可以說,點是所有設計的基本構成元素。在點元素的運用實踐中,要充分結合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實際需求,科學地提升點元素的整體利用實效,提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整體質感,讓園林景觀藝術設計更具形象感和層次感。與此同時,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實踐過程中,科學且高效地運用點元素,還能夠發揮指引作用。所謂指引作用,指點元素的有效運用,能夠為廣大游客提供必要的向導。此外,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實踐中,點元素的運用還能夠充分彰顯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動態美。傳統的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可能在形象展示以及景觀呈現方面存在著較大的不足,尤其是缺乏動態美感,這無疑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受眾的整體觀感,也難以體現風景園林景觀的藝術特質。
(二)線元素的運用
點是線的基礎與關鍵,線是點的延伸和拓展。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進程中,要科學全面地運用好線元素,提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整體美感以及藝術特色。通常可以將直線分為垂直線、斜線與水平線等,將曲線則劃分為自由曲線與幾何曲線兩種形態。在實際運用過程中,不同類型的曲線所彰顯的藝術特色存在顯著的區別,不同特征的曲線所表現出來的藝術空間也是相對無限的。為此,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實踐過程中,應該基于科學的設計目標,選擇運用不同類型的線條,真正體現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層次感以及藝術美感。比如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過程中,中軸線的運用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彰顯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對稱美感,滿足受眾的多元化需求。

(三)面元素的運用
在實踐過程中,面是點與線的有機結合,是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非常核心且重要的設計元素。在具體的設計實踐中突出面元素的價值,提高面元素的應用水平,應該注重結合實際需要,科學地運用大面以及小面。所謂大面,就是面積相對比較大的區域,它能夠為廣大受眾提供整體感。比如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的一些植物墻、繪畫墻等,依托相對比較廣泛的設計,為廣大受眾提供了一個直面風景的區域,給予受眾一種視覺層面的震撼。所謂小面,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同樣具有非常突出的作用。依托于小面的設計,能夠提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層次感,為廣大受眾提供一種視覺享受。因此,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實踐過程中,應該精準全面地把握現實需要,科學地利用好不同的面元素,提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整體特色,更好地凸顯它的藝術價值以及創造性。
(四)體元素的運用
在風景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的實踐過程中,體元素的運用,同樣具有突出的作用。我們本身就生活在一個立體的世界中。在風景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的實踐中,體元素的有效且科學化運用,能夠提高風景園林景觀的設計水平,拓展風景園林景觀的設計空間,優化風景園林景觀的視覺效果。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實踐過程中,無不充斥著大量且豐富的體元素,它們的合理化運用,能夠增強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的空間感,也能夠凸顯多元化的形態,提升風景園林景觀設計的整體藝術水平。
(五)色彩元素的運用
為科學全面地提升風景園林景觀設計的水平,應該運用好豐富多元的色彩元素。人們對于色彩符號的感受能力是比較強的,他們在欣賞風景園林時,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色彩。通過對色彩的感知,人們可以對整個園林的藝術氣息感受于心。因此,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過程中,在運用不同的色彩元素時,要保障色彩的整體協調,同時也要通過不同色彩的變化以及演變,營造出別樣化的景致,更好地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
五、結語
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實踐過程中,構成藝術元素的運用是非常關鍵的。構成藝術元素能夠為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藝術表現,彰顯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整體藝術美感。
參考文獻:
[1]王繼臣.景觀園林設計中的空間藝術[J].現代園藝,2021(8):84-85.
[2]范月.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構成藝術元素的運用[J].農業與技術,2020(12):132-133.
[3]趙俊杰.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構成藝術元素的運用[J].建材與裝飾,2019(33):68-69.
[4]孟思琪.探討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構成藝術的應用[J].科技風,2018(16):113-114.
[5]張菊馨.風景園林設計中構成藝術的運用[J].現代園藝,2018(4):129-130.
[6]李靜,黃華明.現代園林景觀空間中視覺形式美的營造[J].安徽農業科學,2010(32):18448-18450.
作者簡介:
肖曉萌,大連民族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藝術設計。
楊曉敏,大連民族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藝術設計。
王蕊(通訊作者),博士,大連民族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環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