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傳統繪畫元素融入新疆當代工筆人物畫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新疆當代工筆人物畫中融入傳統繪畫元素后,其形式感和裝飾性得到了明顯提升,然而在工筆人物畫教學中具體應用傳統繪畫元素進行裝飾性美學實踐探索期間遇到了很多問題,導致繪畫元素、裝飾性、內容表現三者在融合與推進的過程中易偏離工筆人物畫本身的美學初衷,且作品本身在視覺感受上更像平涂裝飾畫或插圖藝術,進而阻礙了具有裝飾性的傳統繪畫元素在新疆當代工筆人物畫中的美學價值的進一步體現。
第一,我國傳統的繪畫方式和表現技巧是經過長期沉淀和積累留存下來的,并形成了獨有特征,新疆當代工筆人物畫在體現民族特色或風格時很難找到合適的方式來合理地融合傳統繪畫元素進行教學。縱觀歷史,從大部分傳統中國畫中可以看出,創作形式無論是以工筆還是寫意為主,都極其重視呈現作品的內在精神和情感。就新疆當代工筆人物畫而言,其重視的是真實展現具有新疆地域特色的事物,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記錄作用。這是兩種不同的語言和思維出發點,因此在新疆當代工筆人物畫教學中,我們在突出地域特色的同時很難輕易與傳統繪畫元素進行有效的藝術結合。
第二,帶領學生學習工筆人物畫的必經之路是對經典作品進行鑒賞與臨摹,而在具體的實踐教學中,新疆當代工筆人物畫和中國傳統工筆人物畫在技法和材料上有很大的區別。新疆當代工筆人物畫是在中國傳統工筆人物畫的基礎上逐漸演變而來的,因此二者在內容表現方式、技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異,在教學實踐中既要整合二者的相同之處,又要在細節之處進行合理區分。
課堂教學實踐表明,如果在創作當代工筆人物畫時完全照搬傳統材料和技巧,會導致傳統繪畫元素在新疆當代工筆人物畫中無法展現其本來的意境,也會給關于其裝飾性美學的研究帶來一定難度。
二、新疆當代工筆人物畫中傳統繪畫元素的應用
我國傳統繪畫元素的種類非常豐富,比如筆法、構圖、圖案、色彩等。在新疆當代工筆人物畫創作中應用我國傳統繪畫元素,能夠在豐富作品藝術形式的同時,更好地展現我國的民族文化和藝術特色。我國現代著名畫家潘天壽就在創作中添加了很多傳統繪畫元素。他在創作中國畫時將傳統繪畫元素作為主要內容,結合獨特的構圖與技法,使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畫藝術被更多的人了解。要想在新疆當代工筆人物畫教學中很好地融人傳統繪畫元素,需要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并遵循其規律原則,這樣才能在最終完成的工筆人物畫中結合傳統繪畫元素充分體現人文精神和裝飾性價值,在滿足創作者審美需求的同時體現教學意義。
(一)傳統色彩的運用
傳統的中國畫顏料一般分成礦物顏料與植物顏料兩大類,就畫面風格而言,可以分為重彩和淡彩。因此在新疆當代工筆人物畫教學中,針對不同的題材和風格,色彩運用所需遵循的要點各不相同。要想在新疆當代工筆人物畫創作中融入傳統繪畫元素并突出其裝飾性,則可以在教學中針對不同的題材選擇合適的顏色進行嘗試(圖1)。
傳統工筆人物畫中的色彩不單單是黑色、白色、灰色三種。在經過整體框架梳理后,合理的顏色布局會使中國畫的韻味很好地體現出來,同時,畫作的主要特征想要得到很好的體現,就需要使最基礎的點、線、面相結合并協調處理用色進行反復試驗,從而將色彩的層次與節奏呈現出來。經過教學總結得出,新疆工筆人物畫創作時不僅可以借鑒我國傳統繪畫的色彩表現形式,還可以在自由使用畫面色彩的同時,注意對裝飾性色彩的均衡處理,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畫面效果。
(二)傳統圖案的應用
傳統圖案是經過長期發展和積累形成的,內涵豐富,形式多樣。在新疆當代工筆人物畫教學中,需要對傳統文化的內涵進行挖掘,同時考慮畫面的整體布局、內容以及圖案的個性與共性等,之后再有意識、有選擇地融入傳統圖案。另外,在新疆當代工筆人物畫教學中應用傳統圖案要注意與我國傳統繪畫的聯系,同時要充分展現傳統圖案的實際內涵,這樣才能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以此激發學生興趣并加深印象,鞏固課程中的重點、難點。
三、新疆當代工筆人物畫中的裝飾性美學
在新疆當代工筆人物畫創作中,我們不像西洋畫一樣刻意強調物象的體積感和光影效果,而是注重用二維的方式對物象進行帶有中式審美的平面表達,這是因為從歷史發展的長河來看,我國傳統繪畫中的裝飾性語言更具有代表性并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無論是在博物館或美術館中看到的不同樣式的美術作品,還是在雜志和畫冊上看到的繪畫作品等,都以不同的手段將我國傳統繪畫元素展現在大眾眼前,使其以本身獨有的美學意蘊在潛移默化中滋潤著不同的群體。在造型層面,我國傳統工筆人物畫主要注重傳神表達,選擇以單線條來塑造結構,對人物形象和特征進行概括,因此當下教學中的造型訓練也應遵循此原理。在課堂實踐過程中,需要求作品中人物的塑造以傳神達意為目標,在確保基本造型準確的同時,以主觀思維進行夸張等藝術化處理,使畫面中的物象具有靈動性,整體外觀與造型體現較強的裝飾性,并更好地體現審美要求。
經過長時間的實踐,我們在色彩教學層面強調以主觀搭配為先,不去過分考慮光影,同時利用色彩構成原理,對色彩的冷暖、對比關系等進行歸納,突出作品獨特的美學造型感和色彩裝飾性。新疆當代工筆人物畫因地域文化的特點而色彩豐富,但其實畫面中的色彩并非越多越好,在教學中可以要求作品在色彩小稿時期明確主色調,再輔以配色,使色彩層次更加分明,清晰簡潔。與中國傳統工筆人物畫相比,新疆當代工筆人物畫不僅實現了古代設色理念的傳承和延續,還汲取了西方繪畫的一些色彩理念,從而將一種新的裝飾性審美觀念呈現在日益完善的作品中。
在平時的實踐教學中,通過對新疆生活環境和人文風貌等方面資料的收集,學生會了解新疆人民所具有的文化個性與民族習俗,從而在新疆工筆人物畫作品中呈現出不一樣的繪畫風格。在新時代背景下,新疆的自然風光和社會、生活場景日益成為畫家們熱衷的藝術選題,與此同時,新疆工筆人物畫在色彩方面的差異化表現更為顯著,但也不乏明艷濃郁和清素雅致兼有的色彩風格,這同樣體現其裝飾性美感。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實現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基于這樣的經濟變化,我國繪畫作品在構圖語言和材料技法方面逐漸產生了變化,新疆當代工筆人物畫自然也不例外。因此,需要要求學生的創作思維根據不同的繪畫內容、材料技法、構圖形式發生轉變,并經過一定的專項訓練,使學生的思想變得更加活躍,而非以往的單一固化(圖2)。另外,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創新思維,更加注重畫面構圖形式的多元表現,強調物象造型的主觀性與材料技法形式的多樣性以及畫面色彩氛圍的和諧化等,這是在國家經濟蓬勃發展的形勢下探索新疆當代工筆人物畫裝飾性美學的長期任務與不懈追求的目標。
四、新疆當代工筆人物畫中傳統繪畫元素裝飾性的提升
新疆當代工筆人物畫教學要求學生重點研究裝飾性語言的應用,意在發掘最符合現代人審美并帶有傳統繪畫元素韻味的裝飾性語言。在完成一幅作品的過程中,應該要求無論是線條的概括與提煉,還是畫面物象的造型方式,抑或主觀的設色方式和以實物為基礎的色彩搭配,都應著重培養學生對畫面裝飾性語言和我國傳統繪畫元素的美學感知能力。
結合創作實踐來看,我國傳統工筆人物畫的表現方式離不開畫家對自身生活經歷的感悟和成長過程中價值觀念的形成,而隨著西洋畫的傳人,我國畫家在創作的過程中開始更加注重融入裝飾性語言。裝飾性語言是不斷選代發展的,是畫家的內心情緒、思想認知和審美觀念的外在反映,因此在新疆當代工筆人物畫的創作過程中,我們不能為了使傳統繪畫元素達到裝飾性效果而直接去套用,而是要從藝術表達的角度出發,結合我國傳統繪畫元素的內涵,使其深人融合情感表達和主題刻畫。
傳統繪畫元素裝飾性的增強與新疆當代工筆人物畫不同材料、技法的綜合運用,使畫面展現出更加靈活的藝術特色和具有延展性的可能。在教學前期工作中,我們分析了很多工筆人物畫家,不難看出,隨著繪畫材料的不斷豐富,繪畫技法也在與時俱進,且二者在藝術特色的體現過程中,求同存異的現象越發明顯。在新疆當代工筆人物畫中采用一些特殊技法、材料,可以增強畫面的肌理效果,使其裝飾性更加強烈,而傳統繪畫元素的應用需要更加謹慎。例如,使用貼箔等技法會使畫面效果更加豐富、耀眼,但帶來的強烈視覺感受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觀者對傳統繪畫元素的美學感知,畢競材料與技法不僅是可觸的、有形的,還是可視的。對此,需根據畫面的具體內容來選擇適宜的繪畫材料,從而帶來特殊的審美表現。在這一過程中,畫家需要更加清醒與謹慎,不能讓材料或技法影響傳統繪畫元素的裝飾性,并在區別傳統繪畫元素和現代特殊材料技法的同時,盡可能考慮給觀者帶來的裝飾性美學感受和不同的藝術特色表達。當下,不少新疆工筆人物畫家在對顏料的使用上不僅拓展了顏料的使用范圍,還在自身認知與觀念的基礎上更加熱衷運用新技法,以展現更加新穎的藝術特色。
五、結語
我國傳統繪畫元素經過時光的打磨,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深刻內涵。不同地域的傳統繪畫元素均具有獨特性,并成為地域文明和人們精神世界的承載物。我國傳統繪畫元素擁有較高的文化與藝術價值,將其合理融人新疆當代工筆人物畫教學中可以較大幅度地提升作品表現力。本文主要闡述了傳統繪畫元素融入新疆當代工筆人物畫教學存在的問題、新疆當代工筆人物畫中傳統繪畫元素的應用以及新疆當代工筆人物畫中的裝飾性美學,探討了新疆當代工筆人物畫中傳統繪畫元素裝飾性的提升路徑。本文提倡在新疆當代工筆人物畫教學中有效融人中國傳統繪畫元素,推動二者的有效結合。另外,在創作工筆人物畫時應多加考究文化認知和美學感受,深入理解我國傳統繪畫元素的實質內涵,并加強傳統文化學習,以促進當代工筆人物畫的多元發展。
參考文獻:
[葦青.天馬行空:鄰振明的藝術人生[J].新疆藝術(漢文),2017(6):45-50.
[2]周昕.畫家的個性特征與風格形成[D].杭州:中國美術學院,2015.
[3]廉潔.論線性思維在當代工筆人物畫中的運用[D].沈陽:沈陽大學,2017.
[4]鄧維東,林木.從風情再現到精神表現:20世紀中國少數民族題材美術研究[J].美術,2001(10):30-31.
[5]陳歡.儒道美學思想對中國傳統繪畫的影響[J].大眾文藝,2021(13):35-36.
[6]劉巖松.中國工筆重彩人物畫裝飾性繪畫語言探究[D].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2020.
[7]尚輝.壯闊與崇高:新時期新疆題材美術創作的審美開拓[J]美術,2011(12):90-100.
[8]鄧西冰.淺析長安畫派對當今新疆山水畫寫生和創作的啟示[J].大眾文藝,2011(8):29.
[9]康書增.我眼中的新疆中國畫[J].美術觀察,2008(12):64-67.
作者簡介:
劉譯澤,講師。研究方向:美術(中國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