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精品出版和優質服務賦能青少年的閱讀成長,是每位出版人都在思考和實踐的問題。

閱讀使人求真、向善、尚美,閱讀照亮了人類文明的進程、搭建了社會進步的階梯。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人類文明的王冠之上,最為嬌嫩也最為美麗的那顆珍珠,就是他們的精神世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閱讀特別是青少年閱讀的重要性,在致首屆全民閱讀大會的賀信中,向全社會發出“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號召,提出“希望孩子們養成閱讀習慣,快樂閱讀,健康成長”。2023年5月,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實施方案》,決定開展青少年讀書行動,引導青少年“積極融入全民閱讀”。2025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再次強調要“深人實施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
出版社作為閱讀內容的重要供給者、科學文化知識和思想智慧的傳播者,肩負著傳承人類先進文明成果的歷史使命,對推進青少年閱讀向縱深發展,培育時代新人,建成社會主義教育強國、文化強國發揮著關鍵作用。如何以精品出版和優質服務賦能青少年的閱讀成長,是每位出版人都在思考和實踐的問題。我將結合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簡稱“人教社”)近年來的探索,談幾點看法。
一是豐富優質內容供給,以精品出版涵養青少年的閱讀品位。有真正的好書可讀,是青少年讀好書的前提。精品出版物承載著人類知識和文明的精華,可以使青少年在增長見識、修養心性的同時,涵養他們的閱讀品位,定好未來閱讀的基調。近年來,人教社聚焦青少年成長所需,為他們提供了更多、更優的閱讀選擇?!肚嗌倌晁氖方逃盗凶x本》《課本中的紅色印記》和“學黨史、樹理想”學生叢書等少兒主題出版物,不僅注重思想品德教育、體現黨和國家意志、弘揚主流價值觀,還能夠引導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樹立崇高理想?!翱鞓纷x書吧”“名著閱讀課程化”“課文作家作品”叢書等經典閱讀資源,借鑒分級閱讀成果,為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精選適合的閱讀篇目,引導青少年積淀文化底蘊、增強文化自信?!白哌M科學大門”“科學家帶我去探索”“逐夢”等系列科普圖書,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展現前沿科技、大國重器、科學家精神、古代科技成就,引導青少年探索科學奧秘、提升科學素養。入選2024年度中國好書的《中華民族一家親童謠繪本》則對孩童樹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較高價值。
二是積極開展閱讀推廣,以多樣化活動增進青少年的閱讀興趣。出版社出好書只是第一步,引導、推動閱讀,發揮閱讀的作用更為重要。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要“把發行工作的重心放在讀書運動上,想盡種種辦法讓不讀書的讀書,少讀書的多讀書,讀了書的善于讀書”。為了將優質好書送到青少年面前,讓他們充分感受讀書的樂趣,產生自主閱讀的愿望,人教社組織開展了多元化、立體化的閱讀指導和推廣服務,形成了一批高辨識度、知名度、美譽度的品牌活動。我們舉辦閱讀教育論壇,讓名家、作家走進校園;推進主題閱讀進校園,讓紅色經典深人人心;開展“典耀中華—“人教杯’誦讀活動”,讓青少年在抑揚頓挫的誦讀聲中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韻味;開啟“人教好書·尋找‘悅’讀者”活動,深化與讀者互動交流;建設“人教閱讀專區”,為更多青少年創造更好的閱讀體驗。
2023年,“三沙人教閱讀專區”在我國最南端的新華書店 一三沙鳳凰新華永興書屋設立,點亮了海島居民的“精神家園”。新疆海拔最高的國門小學—達布達爾鄉小學也建有人教閱讀專區,瑯瑯書聲在帕米爾高原上回蕩。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下,更多青少年與好書相遇,與好書同行。
三是營造良好閱讀氛圍,以家校社共讀培育青少年的閱讀習慣。閱讀習慣的養成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段長期浸潤的旅程。家庭、學校和社會作為青少年成長的三大空間,在青少年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的培養過程中各有側重,且不可或缺。出版社要充分發揮橋梁作用,以精品閱讀資源和活動為媒介,推動形成學校、家庭、社區協同閱讀的良好生態,使青少年在耳濡目染中養成良好閱讀習慣,掌握科學閱讀方法,為培養終身閱讀者奠基。在推動家校社共讀的過程中,人教社充分關注到了親子閱讀的價值,配合統編小學語文教材,推出了親子讀物《和大人一起讀》系列圖書,旨在引領家長與孩子分享閱讀的快樂,在閱讀中傳遞愛與陪伴的溫暖力量。同時,攜手各地中小學、新華書店、明星書城等開展主題閱讀活動,點燃閱讀的“星星之火”,助力書香校園、書香社會建設。去年,人教社以“書韻”為主線組織了40余場全民閱讀活動。在與天津海光寺書店、東北角書店聯合舉辦的讀書分享活動中,邀請了書店附近社區的孩子和家長共同參與,孩子們手捧《神筆馬良》《小英雄雨來》等人教圖書,聲情并茂地朗誦自己喜愛的段落,爭先恐后地暢談所思所悟,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青少年閱讀呈現新變化,面臨新問題,出版社要積極應對時代之變,讓閱讀在新時代點亮每一個青少年的成長之路。
一是推動教育出版融合發展,構建線上線下協同閱讀的新樣態。技術變革催生了學習和閱讀方式的轉變,電子書、有聲書、廣播劇等新型閱讀方式已深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紙質閱讀與新媒介閱讀的融合格局逐漸形成。在“一屏萬卷”的數字閱讀時代,借助新型技術服務青少年閱讀已成為必然趨勢。數字閱讀能夠融合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呈現方式,給予閱讀者豐富的感官體驗,并提供海量的閱讀資源,但碎片化、淺表化、娛樂化的指尖閱讀,占據了孩子們寶貴的時間,孩子們讀后所得寥寥,收獲并不理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數字閱讀要和傳統閱讀結合起來,守住我們的內核和素養”。精品力作承載著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歷史記憶,在傳統閱讀中,觸摸紙張的紋理、輕嗅淡淡的墨香,能使我們更好地感受文字的溫度、語言的韻律和思想的厚重,獲得精神的滋養,這是閱讀魅力的集中展現。這就要求出版社一方面要擁抱并引領數字閱讀變革,探索精品數字出版的標準與規律,出版更多優質數字出版物,提升數字閱讀體驗,提高服務質量,優化學生數字閱讀的資源與情境;另一方面要清醒地看到,數字閱讀目前無法替代傳統閱讀,我們還要持續推廣傳統閱讀,引導學生深入閱讀精品紙質圖書,強化傳統閱讀在青少年閱讀中的主導地位,讓學生內心寧靜而充實,在深度閱讀中收獲知識與成長。要堅持以數字技術為舟、以經典閱讀為舵,構建虛實融合、線上線下協同閱讀的健康新生態。
二是關注特殊群體的閱讀權益,讓更多青少年感受到書香魅力。青少年在閱讀上的差距,將會決定其視野和趣味,影響他們未來的成長乃至道路的選擇。要特別關注農村地區、民族地區青少年及特殊兒童的閱讀權益。中國出版協會聯合多家出版社、學校開展的“百社千校萬里行”公益閱讀活動,就十分注重優質閱讀資源的共享,通過開設線上“百社好書漂流站”電子書專區,開展“我與作家隔空對話”等活動,借助AI技術實現城鄉學生跨時空共讀,使更多青少年從閱讀中受益。未來,還可以針對特殊青少年群體不同的閱讀需求,為他們量身打造更多優質閱讀資源、組織更為豐富的公益閱讀活動。人教社將與大家一起,讓書香跨越山海,填滿每個青少年最為珍貴的時光。
三是加強青少年出版和閱讀研究,科學引導青少年閱讀縱深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做好青少年讀物的出版,同樣需要研究的支撐。在青少年閱讀研究方面,我們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在此基礎上,還要進一步加強從教育出版的視角,審視青少年的閱讀問題,研究哪些選題是有趣的、獨特的,且有益于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如何貼近他們的知識結構、情感需求、審美傾向,將抽象主題具象化,將宏大敘事融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做到思想性、科學性、適宜性相統一。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方式,不斷挖掘青少年出版和閱讀的內在規律,探索青少年出版高質量發展的創新之路。
推動青少年閱讀是一項系統工程,既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協同發力,也需要出版社不斷優化內容生產、宣傳推廣、閱讀指導全流程,做到出版經典、傳播經典,引領青少年愛讀經典、會讀經典。讓我們共同努力,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進一步提升出版水平,講好中國故事,體現中國精神,打造更多面向青少年的優秀出版物,引導他們在閱讀中不斷汲取智慧和力量,修養心性和品格,成長為堪當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大任的棟梁之材。
(本文作者為人民教育出版社黨委書記、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