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早期的探索起步,到如今形成具有影響力的品牌,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發展之路。
業界有言:“中國網絡文學實體出版,看。”浙江是網絡文學重鎮,也是中國第一個成立網絡文學作家協會的省份,中國網絡文學作家村就坐落于杭州。在網絡文學發展的時代浪潮中,(以下簡稱“浙文社”)的網絡文學板塊成績斐然、亮點頻現。從早期的探索起步,到如今形成具有影響力的品牌,浙文社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發展之路。
發展歷程:從萌芽到壯大
自2008年推出《迷宮蛛》開始,浙文社便開啟了網絡文學實體出版的征程,陸續出版了一系列廣受歡迎的作品,如《后宮·甄嬛傳》《羋月傳》《瀝川往事》《燕云臺》《劍來》等。這些作品的成功出版,不僅取得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更為浙文社在網絡文學領域積累了良好口碑,形成了品牌影響力。
憑借“網絡文學精品 + 影視聯動”的出版理念,浙版網文從一開始就獲得了讀者、業界的高度肯定。十多年來,浙文社打造出一條億元級的產品線。截至2024年底,僅《劍來》系列就已推出7輯,累計發行超240萬冊,總碼洋近2億元,總產品數超60種。《劍來》系列2024年全年發貨碼諸侯、天蠶土豆、蔣勝男等,為網絡文學板塊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版權支撐。
與此同時,浙文社還連續承辦了四屆網絡文學界影響力較高的賽事——兩岸青年網絡文學大賽,并于2024年底成功啟動第五屆大賽。通過該品牌活動的打造,我們先后集聚了一批兩岸網絡文學作家,在網絡文學出版、有聲劇開發、影視改編、文創產品打造、新媒體矩陣建設等相關產業鏈儲備了諸多資源。
重點圖書策劃:精品化與多元化
在網絡文學重點圖書策劃方面,浙文社始終堅持精品化與多元化的策略。一方面,注重挖掘具有深厚文化內涵和精彩故事架構的作品。以《劍來》為例,這部作品構建了一個宏大的仙俠世界,其豐富的文化底蘊、精彩的人物塑造和跌宕起伏的情節吸引了大量讀者。我們在策劃出版過程中,充分尊重原著的精神內核,通過精心的編輯加工和裝幀設計,將作品的魅力最大化呈現給讀者。

在《劍來》的編校過程中,編輯團隊率先打磨升級網絡連載版文本。由于首發于網絡,這部小說分段多、章節規模參差,于是,編輯先將原有的1000多章進行章節合并,段落重新編洋近4000萬元,成為與浙文社莫言作品系列并重的產品矩陣,是社里重要經濟支柱之一。
多年來,浙文社秉持著對優質內容的追求,不斷挖掘有潛力的網絡文學作品,逐漸在網絡文學出版市場占據一方天地。憑借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專業的出版眼光,浙文社匯聚了一批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家,如烽火戲排,重擬章節名及分冊小標題,對原有文本進行分冊處理。而面對數目繁多的書中人物、地名、門派、境界、精怪、兵器等,編輯團隊經常互相交流,對情節描寫前后對照,進行信息檢索和糾錯。通過出版千萬字體量的《劍來》小說,編輯團隊也積攢了大量的團隊協作經驗,為合力出版大體量的長篇網文作品奠定了基礎。
另一方面,浙文社積極拓展網文題材類別,實現多元化發展。除了傳統的仙俠、言情等熱門題材外同樣關注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作品,推出了《他從暖風來》《北斗星辰》《歡迎來到麥樂村》《蒼穹之盾》等立足當下、謳歌新時代中國人民拼搏奮斗和實踐創造的作品。這些作品聚焦時代熱點,為網絡文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浙文社也因此成為全國唯一一家連續三年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優秀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出版工程”的出版單位。
2024年,浙文社啟動了“網絡文學名家名作工程”,陸續推出《斗破蒼穹》(30冊)《凡人修仙傳》(40冊)、《回到明朝當王爺》(10冊)等網文經典作品,進一步強化浙文社的浙版網文品牌。
內容與營銷亮點:品質與創新并重
在內容方面,浙文社嚴格把控質量,建立了完善的選題論證制度和編輯審核流程。從海量的網絡文學作品中篩選出具有出版價值的稿件,經過多輪編輯加工,確保作品的文學性、思想性和可讀性達到較高水平。同時,積極與作者溝通合作,為作者提供專業的創作指導和建議,助力作者提升作品質量。
在營銷方面,浙文社積極創新,探索多元化的營銷模式。借助抖音等新媒體渠道,開展直播帶貨、短視頻推廣等活動,擴大圖書的宣傳覆蓋面。例如在《劍來》的營銷過程中,通過與抖音知名博主“小瓜推書”“只有敬亭山”“拂水房房東”等合作,制作精彩的宣傳短視頻,吸引了大量讀者關注,有效提升了圖書及衍生產品的銷量。
而浙文社的抖音官方賬號在承接《劍來》系列產品的基礎上,同時裂變新的垂類賬號:落魄山分社,讓整個系列產品的發展呈現出“總量越來越大、社內份額越來越高”的雙佳局面。至2024年底,社內賬號銷量占比已達到總量的 5 0 % 以上,社自播賬號真正成為達人賬號矩陣的領頭羊,由此社內獲取的利潤也大幅上升。《劍來》系列產品的銷售目前已形成了一條完整的通路,讓出版社從原本單純的圖書生產商,轉變成多樣IP產品的制造者,同時加強了對渠道和人群的掌控,減少了對傳統渠道的依賴。
同時,浙文社還注重“出版 + ”融合模式,積極推動網文IP全鏈路運營。圍繞熱門網絡文學作品,開展周邊產品開發、影視改編等業務,實現產業鏈的延伸和拓展。以《劍來》周邊開發為例,陸續推出《劍來手賬》、新年禮盒、新春福筒等文創產品,與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朱炳仁·銅”“王星記”“方回春堂”等品牌強強聯合。其中,2024年版《劍來》手賬實現20天預售超3萬冊,創造300萬元碼洋的佳績。
困境與破局之路:匯聚資源、合作共進
在營銷方面,新媒體的發展雖然為圖書營銷帶來了新的機遇,但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信息傳播的快速與海量使得圖書營銷信息容易被淹沒,如何在眾多的信息中脫穎而出,吸引讀者的關注成為難題。同時,網絡文學營銷的渠道和方式雖然不斷創新,但效果評估和精準營銷仍存在不足,營銷成本不斷上升,而營銷效果充滿不確定性。
此外,網絡文學產業鏈各環節之間的協同合作還不夠緊密,版權分割現象嚴重,導致在IP開發過程中存在諸多障礙,影響了網絡文學品牌的整體發展。
浙文社也在積極探索網絡文學的破局之路。首先,在內容創作上,進一步加強與作者的深度合作,引導作者關注現實題材和傳統文化題材的創作。鼓勵作者將現實生活中的熱點問題和傳統文化元素融入作品中,提升作品的思想深度和文化內涵,以滿足讀者日益多樣化的閱讀需求。
其次,強化產業鏈協同合作。積極與影視、游戲、動漫等行業的企業開展合作,建立緊密的合作機制,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在IP開發過程中,加強版權管理和統籌規劃,確保各環節的順利推進,打造完整的網絡文學產業鏈生態。此外,注重文創產品的開發與推廣。隨著消費者對文化產品需求的不斷升級,文創產品市場潛力巨大,浙文社將充分挖掘網絡文學作品的文化內涵,開發具有特色的文創產品。
最后,加強人才培養和團隊建設。網絡文學的發展需要一支既懂出版又懂網絡文學市場的專業團隊。我們將加大對編輯、營銷等人員的培訓力度,提升他們的專業素養和創新能力。同時,積極引進具有互聯網思維和新媒體運營經驗的人才,為網絡文學品牌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我們堅信,通過不斷地創新與合作,堅持精品化、多元化的發展策略,加強內容創作、營銷推廣和產業鏈協同,一定能夠突破困境,打造具有更強影響力的網絡文學品牌,為網絡文學的繁榮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本文作者單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