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育部部長琳達·麥克馬洪(LindaMcMahon)于2025年3月3日發表演講,宣布了美國教育部的“最終使命”:迅速且負責地落實特朗普總統關閉教育部這一頗具爭議的設想。她稱這一舉措將有助于“讓美國教育體系再次偉大”,并指出“數百萬美國青少年被困在教育質量低下的學校中”。
政府的解決方案是裁減聯邦官僚機構、減少監管限制、放開教育資金使用權限,以激發各州創新活力。正如教育部部長麥克馬洪所說,這些改變將使“我們的學生和教師能夠創新并蓬勃發展”。事實上,她演講的核心主題正是創新,強調“變革催生創新并能取得成果”,呼吁為美國教育的未來構建一個“積極愿景”。
無論公眾對特朗普政府關閉教育部的舉措持何種態度,麥克馬洪關于“教育亟需創新”的觀點無疑是正確的。然而,這一愿景中缺失了關鍵一環:人工智能(AI)對教育轉型的推動作用。通過為每位學生配備世界級的導師,人工智能有潛力徹底改變學習方式。
當前,可汗學院推出的創新型AI學習工具Khanymigo已能輔助學生學習,而先進的AI模型甚至可通過音視頻進行實時互動,創造個性化的對話式輔導體驗。未來的創新將進一步優化AI導師系統,使其能進一步理解學生的目標、學習偏好以及優劣勢,以提供更精準的支持。
然而,僅靠削減官僚機構并不足以推動這些變革性工具的快速普及。歷史經驗表明,許多領域的新技術應用都進展緩慢,其阻力來自對變革的抗拒、對打破現狀的恐懼、高昂的成本、培訓的缺失以及對隱私泄露的擔憂。例如,蓋茨基金會曾斥資1億美元致力于將數據驅動分析引入教育領域,但也因類似原因無果而終。
兩黨的政策制定者都不愿采取大膽行動。左翼陣營擔憂AI偏見、安全性及其對教師的影響。教師工會與立法者的抵觸情緒強烈。加利福尼亞州于2024年通過了一項法案,禁止用AI取代社區大學的教職員工,美國全國教育協會也警示AI可能會破壞師生關系。右翼陣營的許多立法者傾向于采取不干預的態度,任由市場主導技術的應用,盡管單靠市場機制難以快速推動教育變革。這種缺乏緊迫感的態度或將使美國學生在AI時代掉隊。
特朗普總統“將教育政策主導權移交各州”的目標,與“全國性加速AI教育應用”的承諾并不矛盾。無論由誰主導教育政策,核心任務應是確保AI應用獲得持續關注與投入。
聯邦政府可以發揮關鍵作用:通過資金支持和政策激勵推動AI應用,同時允許各州自行決定技術的落地方式。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等機構可資助相關研究試點項目,而專項撥款可協助各州開發符合當地需求的AI輔導系統。
關鍵在于維護各州的自主權。各州可自行決定AI的應用方向一是優先在數學和閱讀領域部署AI導師,還是在科學和歷史學科中推廣AI工具;是選擇將AI融入課堂教學,還是將其作為課外輔導的資源。聯邦政府的角色是提供資金并構建市場激勵機制,以推動AI賦能的輔導工具的開發,并確保所有學生,無論來自哪個州,都能使用這些強大的學習工具。
破除繁文縟節僅是第一步,對AI進行投資才能真正“讓美國教育再次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