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偵探小說或懸疑電影中,一開始總會出現一些讓人摸不著頭腦的事物,比如神秘的腳印、奇怪的信件、失蹤的物品……這些元素緊緊地抓住我們的好奇心,讓我們迫不及待地想要繼續讀下去或看下去,直至揭開謎底。而在寫作中,這種能緊緊抓住讀者的好奇心、吸引讀者繼續閱讀的手法,我們稱其為懸念法。巧設懸念不僅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引導讀者不斷地思考,還可以讓故事情節變得跌宕起伏,增強吸引力。
一、設置懸念的方法
1.標題設懸。標題是文章的眼睛,一個充滿懸念的標題總能一下子抓住讀者的眼球。如都德的《最后一課》便在標題處設置了懸念,讀者不禁會問:為什么是最后一課?最后一課究竟發生了什么?通過這個懸念,緊緊地抓住了讀者的注意力,為文章營造出一種悲壯的氛圍。
2.開頭設懸。
(1)疑問式開頭:即在開頭直接提出問題,引發讀者思考。比如寫關于“友誼”的作文,可以這樣開頭:“我和他曾經是最好的朋友,可為什么如今卻形同陌路?”這個問題會讓讀者好奇你們之間究竟發生了什么,從而渴望尋找答案。
(2)反常式開頭:即描述一些不符合常理的現象,制造懸念。如一同學在寫“神秘的夜晚”時是這樣開頭的:“那個夜晚,格外安靜,安靜得有些詭異。突然,一陣奇怪的聲音打破了寂靜,那聲音仿佛來自另一個世界……”通過描寫安靜的環境和奇怪的聲音,營造出神秘的氛圍,設置懸念。
(3)倒敘式開頭:即先交代事情的結果,再回過頭來敘述事情的起因和經過。如寫一次難忘的旅行,可以這樣開頭:“那次旅行,是我最難忘的經歷,以至于現在想起來,我的心還會隱隱作痛。你一定想不到,在那次看似美好的旅行中,發生了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這樣開頭,通過揭示旅行的結果——難忘且心痛,引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3.文中設懸。即在情節發展處設置懸念,使故事一波三折。可以在關鍵時刻停頓,也可以插入一些意外的情節。如以“探險”為話題寫作,一同學是這樣構思的:當小探險家們即將找到寶藏的時候,突然遇到了一場暴風雨,山洞開始坍塌,他們被困在里面。這個時候,讀者會擔心他們的安危,想知道他們能不能順利脫險。這樣進行情節設置,可增強故事的可讀性。
4.結尾設懸。結尾設置懸念,可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如運用省略號、提問、暗示等手法。其中,省略號結尾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結尾設懸法,通過省略關鍵信息,讓讀者自己想象故事的結局;提問式結尾則是在文章結尾提出一個問題,引發讀者的思考;暗示式結尾是通過一些帶有暗示性的語言或情節,讓讀者猜測故事的后續發展。
5.人物設懸。有時,也可對人物的身份、經歷、性格特點等進行隱藏或暗示,激發讀者的好奇心。比如寫一個神秘的陌生人,他總是戴著一頂大大的帽子,遮住了半張臉,行為舉止十分怪異。這樣寫會讓讀者感到好奇,從而吸引其去揭開人物的神秘面紗。
二、設置懸念的要點
1.懸念要合理:設置的懸念必須符合生活邏輯及遵循故事的發展脈絡,不能讓讀者覺得莫名其妙。行文時,既要埋下伏筆,又要讓讀者有跡可循,就像偵探小說中的線索,既不能太明顯,又要讓細心的讀者發現。
2.懸念要適度:懸念不能設置得過于復雜或過于簡單。過于復雜的懸念會讓讀者感到困惑,失去閱讀興趣;過于簡單的懸念則無法吸引讀者的注意力。要像放風箏一樣,既要讓風箏飛得高,又要讓線始終在手中。
3.解開懸念要自然:在文章的結尾或適當的地方要合理地解開懸念,讓讀者的疑惑得到解答。解開懸念的過程要自然流暢,不能生硬牽強,否則會讓讀者感到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