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避險情緒上升,主因美國關稅政策反復和海外超長債利率上行等擾動,美國資產一度股債匯三殺,或對A股情緒產生間接影響。與此同時,我國監管層多次發聲表達對股市風險偏好的呵護,后續社保、保險、年金等中長期資金有望繼續流入,與A股“穩中有漲”形成良性循環。結構上,4月初以來的修復行情中,A股小微盤的交易擁擠度有明顯提升,需關注籌碼擁擠帶來的波動率放大的影響。
以下幾個方面是近期市場關注的重點:
1)海外方面,美國關稅政策反復和海外超長債利率上行等擾動,全球避險情緒再度上升。美國關稅政策方面,5月23日,特朗普表示美國與歐盟的談判“毫無進展”,建議從6月1日開始對來自歐盟的商品征收50%的關稅,當日美歐股市相繼大跌,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仍是壓制風險偏好的重要因素。海外債市方面,穆迪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日債和美債拍賣結果不及預期、美國眾議院通過特朗普“美麗大法案”等擾動不斷,投資者對海外發達經濟體債務可持續性擔憂情緒抬升,風險資產普遍回調。
2)A股風險溢價已回到關稅沖擊前水平,風險偏好進一步改善需基本面預期的支撐。本周A股滬深300指數風險溢價(1/市盈率-中國10年國債收益率)回落至6.2%,已回到關稅沖擊前水平,反映關稅對市場情緒的沖擊已基本修復,后續風險偏好進一步改善需要經濟基本面的驗證或宏觀政策的持續發力。從4月經濟數據看,搶轉口支撐4月出口高增,但國內地產銷售和二手房價格仍偏弱,新增信貸也低于市場預期,反映出內需不足仍是主要制約。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四穩”目標以來,各部委接連出臺穩就業穩經濟政策措施,包括降準降息、穩樓市、穩股市、穩外貿、支持民營經濟等,多地政府也出臺了生育支持政策和促消費政策,我們認為增量政策的落地將有利于提振內需、改善居民信心,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對沖外部環境變化的不確定性。
3)5月以來增量資金入市邊際放緩,前期部分抱團小微盤資金的止盈情緒有所升溫。A股風險溢價修復至關稅沖擊前位置后,增量資金入市邊際放緩:5月權益類基金發行規模較4月份回落;4月ETF凈申購金額1835億元,5月至今轉為凈贖回537億元;近兩周融資資金凈買入金額亦出現放緩等。近期A股市場成交縮量下,主題概念快速輪動,萬得微盤股指數和中證2000成交額占全A比重本周最高達到2.7%和33.3%,分別位于2021年以來99.2%和99.8%分位,指向4月初以來的修復行情中,小微盤的交易擁擠度有明顯提升,需關注籌碼擁擠后,前期獲利盤資金流出的影響。
4)監管發聲穩股市穩預期,類平準基金支撐股市底部區間。5月19日,證監會副主席李明在深交所2025全球投資者大會指出,今年以來,社保、保險、年金等中長期資金累計凈買入A股超過2000億元,反映出中長期資金加速流入與股市穩中有漲的良性循環正在形成。險資入市方面,金融監管總局表示,最近將做第三批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改革試點600億元的批復,加上前兩批試點資金,規模合計2220億元。根據我們前期測算,2022年以來保險資金持有A股占比整體處于上升通道中,今年一季度持有A股流通市值比重環比增加3.57個百分點。展望后市,“國家隊”、保險資金、社保等中長期資金入市將有力支撐底部區間,助力A股穩中有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