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永根出生于中國香港的一個殷實家庭。在年少時,他目睹祖國的貧窮落后,就立下了為振興中華而努力的遠大志向。20世紀50年代,盧永根毅然放棄了香港的優越生活,回到內地,投身于祖國的農業教育和科研事業。他進入華南農學院,開啟了在農業領域的深耕之旅。
盧永根深入田間地頭,與農民一起勞作,了解實際生產中的問題和需求。無論是烈日炎炎還是風雨交加,都能看到他在稻田中忙碌的身影。他仔細觀察每一株水稻的生長情況,記錄數據、分析問題,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經過多年的努力,他成功地選育出多個高產優質的水稻新品種,為提高我國水稻產量和品質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教學工作中,盧永根不僅傳授專業知識,更教導學生要將個人的成長與國家的需求緊密結合起來。在他的言傳身教下,一批又一批優秀的農業人才茁壯成長,他們奔赴祖國各地,成為了農業領域的中堅力量。
2017年3月,87歲高齡的盧永根與夫人決定將800多萬元的積蓄捐給華南農業大學,設立教育基金,用于獎勵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獎勵農學院忠誠于教學科研的教師及資助農學院邀請農業領域國內外著名科學家來校講座。
◆素材解讀
盧永根用實際行動彰顯了對祖國和人民的使命擔當。在工作方面,他攻堅克難、孜孜不倦地探索追求,為我國農業作出巨大貢獻;生活方面,他樸素低調,將積蓄捐贈給教育事業,用實際行動影響了一批又一批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