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亮相
[文題亮相]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作。
山林清幽,流水潺潺,純粹意義上的景色是令人賞心悅目的,自古以來也吸引著無數文人雅士為之描摹。南朝文學家吳均在《與朱元思書》中以“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來表現富春江水的秀麗壯觀之美。
當這種自然生態的美進入人類的文化圈,便超越了感官性的享受和生理性的愉悅,賦予山水以情感態度與哲學內涵,譬如孔子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象征智者的胸襟;漢魏時期,王羲之“窮諸名山,泛滄?!?,以隱逸的心態寄情山水。
根據以上材料,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和人生體悟寫一篇山水游記。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導引]
材料列舉了吳均的《與朱元思書》,這篇文章不單單是寫宴游之景,更展現了作者在觀景之外的人生感悟。材料第二段列舉孔子、王羲之的事例說明在歷朝歷代,山川風景已經超越了感官的愉悅,而賦予了情感態度與哲學內涵。結合文題要求,同學們不僅要寫出游歷的景,還要寫出游歷的體驗和感悟。景是鋪墊,體驗和感悟則是核心內容。體驗和感悟應緊扣人與山水的和諧或與山水內在精神的契合。在寫作過程中,還需要注意按順序描寫,內容需生動有趣,不可記流水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