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發明一件東西需要提前進行調研,以確定它是否具有發展前景。
可在現實中,有時候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剛發明出來的東西就面臨著被淘汰的命運。
客運飛艇
1784年,法國的羅伯特兄弟制造了第一艘飛艇。
1929年8月8日,由德國設計制造的格拉夫·齊柏林號飛艇進行了環球飛行。從美國出發,經過德國、蘇聯、中國、日本,于8月26日回到洛杉磯市,整個航程歷時20多天。
1936年3月,由德國設計制造的興登堡號飛艇建造完成。它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飛艇。1936年3月4日,興登堡號飛艇正式開始客運業務,航線主要是從德國的法蘭克福到美國新澤西州的萊克赫斯特海軍基地,并前往巴西的里約熱內盧。
這個時候,很多人都以為客運飛艇將迎來大發展,乘坐飛艇旅行將成為流行風尚,飛艇制造公司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場。
然而,僅僅在一年以后,1937年5月6日,興登堡號飛艇發生災難,32秒就被燒毀,36人遇難,使人們對飛艇的安全性產生了懷疑。
更重要的是,各種速度更快的客運飛機的出現,使得飛艇這種慢騰騰的大家伙很快就被全面淘汰。

戰馬
戰馬存在的歷史非常久遠。古時候,擁有一支精銳的騎兵部隊,就意味著能夠掌握戰爭的主動權,可以利用速度和靈活性,隨時襲擾和攻擊敵人。并不是什么馬都可以當戰馬的,好的戰馬往往具有體形粗壯、承載力強、皮實耐病等特性。
為了培育良好的馬種,從1953年開始,位于我國甘肅的山丹馬場就引入了頓河馬,與本土馬進行雜交。經過將近30年的選育,1984年7月,山丹馬通過了鑒定,正式定名。山丹馬體格結實、適應性和持久力強,適應山區馱用。
不過可惜的是,這樣一種優秀的戰馬也抵不住軍事科技的進步。1985年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積極開展摩托化(指搭乘汽車等交通工具進行機動)改革。到如今,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實現了全面機械化。騎兵作為一個兵種,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我軍僅象征性保留了若干騎兵部隊。山丹馬也沒有了用武之地。
其實,不僅我國,世界各國已經基本淘汰了騎兵。那些著名的馬種,如蒙古馬、阿拉伯馬等都已經不再參與戰事。


銥星
1987年,美國摩托羅拉公司提出了一個非常宏大的設想:讓人們在地球的任何地方,甚至包括南極、北極、珠穆朗瑪峰頂,都可以保持電話聯系。
為了實現這個設想,這家公司在地球上空設計了7條衛星軌道,計劃在每條軌道上發射11顆通信衛星,一共77顆。這樣一來,衛星信號就可以在任何時間覆蓋地球上的任何地點,讓人們可以隨時進行電話聯系。因為元素銥 (yi)的序號是77,所以這些衛星被稱為銥星。
摩托羅拉公司雄心勃勃地認為,銥星的軌道低、信號傳輸速度快,而且每部銥星電話都可以直接與衛星連接,一定會大受歡迎。所以,他們投資成立了銥星公司,在1997年、1998年一口氣發射了66顆衛星 (因為后來發現只要6條軌道、66顆衛星即可覆蓋地球表面)。
然而,理想很瘋狂,現實卻很殘酷。銥星電話個頭大、價格高、操作復雜、信號差,而幾乎同期出現的手機(采用地面基站進行信號傳輸)輕薄、便宜、好用。銥星電話最多的時候,在全世界才發展了5萬個用戶。2000年3月,銥星公司宣告破產。




為了研發這種世界上最大的民航客機一空中客車A380,歐洲空中客車公司花費了250億美元,他們希望能通過A380大賺一筆。最早在1988年,空客公司就開始了大型客機的相關研究。2005年,第一架空客A380試飛。2007年,這款明星飛機開始正式交付。它的首次商業運營,座位進行了拍賣,最高價格賣到了10萬美元。我國的航空公司也買了5架A380。
空中客車公司原本構想的未來客運方式是這樣的:A380將長途旅行的乘客集中送到大型城市,之后大家再換乘小型飛機前往最終目的地。然而,隨著航空科技的快速進步,這款飛機的理念其實從剛上市就落伍了。很多比它小的客機(比如空客A350、波音787)也能進行長途飛行,成本更加低廉,而且更加靈活便捷。
所以,空客A380掙扎了多年之后,只能在2021年黯然宣布徹底停產。據統計,該機型一共生產了251架,每一架都在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