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介紹了土茯苓治療楊梅瘡(梅毒)的故事。李時珍指出,在楊梅瘡流行之際,用輕粉等藥物治療雖然有一定療效,但時不時會復發,而且對人體的毒性也很大,使患者出現肢體拘攣、全身潰爛等,后來有人發現了土茯苓有效,并廣泛應用,逐漸土茯苓成為治療楊梅瘡的要藥。它的發現也是因一個人得了梅毒,多方治療無效,自己便隱居在山野間以度殘年,喝著山間泉水,采食野果,生吃土茯苓,幾個月后,病居然好了,領悟到土茯苓具有治療梅毒的功效。
自此后他潛心學醫,把這個治療方法傳給世人,后來成為當地的名醫,救濟世人。由此可見,土茯苓治療梅毒的效果是非常顯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