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能靜下來,就如同扎根大地的樹。樹不怕風雨冰雪,任日曬雨淋,始終保持最本真的模樣。它沒有艷麗色彩,不求富貴,遠離喧囂,只有綠與香,這便是一種超脫的境界。當一個人眼中滿是樹的綠意,心里也被綠意填滿,沒有雜念,仿佛被花香圍繞,便能擁有童心,用純真的目光看世界。如此一來,塵世紛擾近不了身,庸俗之氣也無法沾染,靈魂愈發純凈,世界也變得簡單純粹了。
心靜如樹之人,心中無妄念,無邪思,更無貪婪的欲念。正如羅曼·羅蘭所言:“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被欲望蒙蔽雙眼的人,患得患失,內心難以澄澈,就像被陰霾籠罩的天空,無法呈現出湛藍的澄澈。他們背著沉重的包袱前行,精神難以獲得真正的輕松。而那些常與大自然親密接觸、與樹為伴的人,往往淳樸善良,率真可愛,心中始終存有善念。在生活中,他們看見老人蹣跚而行,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攙扶一把;村里哪家遭遇困難,他們定會主動幫忙;聽到小孩哭喊著尋找父母,他們會耐心地牽著孩子的小手四處找尋;走在路上,發現垃圾,會自然而然地彎腰撿起,放入垃圾桶;與陌生人目光交匯時,也會給予對方一個溫暖善意的眼神…… 秉持著善念,行走在人生的曲折小徑上,目之所及,皆是芳草繁茂、山花爛漫、蜂飛蝶舞的美好景象。
心靜如樹者,為人處世不妄為、不貪婪、不嗔怒、不癡迷,行事光明磊落,品行端正。他們做人有底氣、有正氣、有豪氣、有大氣,塵世的如煙瑣事皆能忘卻,心底無私,天地自然寬廣。他們不會因貧賤而糾結煩惱,也不會被富貴所羈絆束縛。仰頭無愧于天,俯身無愧于地。無論身處何種富貴境遇,都能始終保持低調謙恭的姿態,不嘩眾取寵,不追名逐利,給人的感覺永遠是如樹般的清新綠意,似潺潺流水般的寧靜自然。
心靜如樹,是一條遠離塵世誘惑的通途,是一種超脫世俗、遺世獨立的境界。無論命運如何坎坷波折,他們都能以平和的心態面對,將風雨視為洗禮,讓心靈在風雨中愈發澄澈。他們的表情總是平和安詳,靈魂始終恬淡寧靜。
心靜如樹,是一種心境,一種對生活的追求,更是一種難能可貴的高尚品行。列夫·托爾斯泰說:“心靈純潔的人,生活充滿甜蜜和喜悅。”心靜如樹之人,不僅外表給人以正直之感,其內心更是如茂密的樹林般綠意盎然,自然而然地散發著美好的韻味,這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大美。
世間的本質本就簡單,如同那連綿的山川、浩渺的湖泊、蔥郁的花草樹木、變幻的風雨雷電;生活原本也應簡單,干凈做人,踏實做事,讓心靈如樹般寧靜。當心有靜氣,風度自然高雅,品行自然端正,人性的光輝便能如高山流水般源遠流長,照亮自己,也溫暖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