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文化遺產援建工作既是一項文物保護工程,也是不同國家學術、文化和文明碰撞、交流的舞臺。在多個海外援建項目實施中,我國積極探索“創新合作、協同實施”的合作交流機制,與相關國際組織、他國援建團隊、當地政府和群眾進行多邊合作交流,開展務實合作。
在對烏茲別克斯坦希瓦古城的修復過程中,中國援建工作隊最大限度保持古城文物古建的真實性、歷史性和完整性;在修復尼泊爾加德滿都谷地遺址中的九層神廟時,中國援建工作隊走訪當地老工匠、收集原物老照片,以現狀修繕加固為主,實現“修舊如舊”;應緬甸政府邀請,我國選派考古發掘、文物保護等多學科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工作隊赴緬甸開展他冰瑜寺遺址修復及考古勘探工作……
截至2024年,中國已與柬埔寨、烏茲別克斯坦、尼泊爾、緬甸、吉爾吉斯斯坦等許多國家合作開展了文化遺產修復項目,讓多個國家文化遺產的文明信息跨越時間長河不斷傳承,在文明交流互鑒中保護了人類文明精華。
(摘編自《光明日報》2025年1月2日)
◆素材解讀
1.展現中國實力與大國擔當。在海外文化遺產援建中,中國堅持踐行全球文明倡議,在全球范圍內樹立了文化遺產保護合作新典范,在展現實力的同時,不斷擴大著國際影響力,彰顯了胸懷天下、共促發展的大國擔當。
2.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耙换í毞挪皇谴?,百花齊放春滿園?!笔澜绺鲊幕z產是本國輝煌歷史、燦爛文化的載體,也是維護人類文明多樣性、推動文明平等交流、互學互鑒的寶貴資源。中國堅定維護世界文明多樣性,積極開展海外文化遺產援建,為保護人類文明精華作出了貢獻。
◆適用話題
傳承與發展 交流與互鑒 文化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