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希望才感覺不到生活中的苦!
我把錢給了挑夫,他略微遲疑了一下,然后窘迫地用那雙因勞動而變得粗糙的手把錢接了過去。那個挑夫的臉宛如仲秋的落葉一般,一下子被害羞染紅了。

哥哥高考那年,我們一家去九華山祈福,祈求哥哥能考個好成績
正值夏季,天氣炎熱。山上一片郁郁蔥蔥,山路在綠樹掩映下若隱若現(xiàn)。在這崎嶇的山路上石階也陡峭異常:一個臺階高度大約30厘米。山路還彎彎曲曲、百步九折,整座山似乎沒有一段平坦的路。
快要到天臺寺了,“不到天臺,等于白來”。我們碰到了一個特別的挑夫。他的皮膚并不是很黑,肩膀上也沒有凹陷的磨痕。他的衣衫被汗水浸透,緊貼在微微顫抖的脊背上。扁擔(dān)深深勒進(jìn)肩膀,留下一道暗紅的印痕。雖然腿部肌肉發(fā)達(dá),卻不像其他挑夫那樣硬實。與眾不同的是,他沒向游客要錢。我們輕裝前行,卻仍被山路折磨得疲憊不堪。而挑夫扛著沉重的擔(dān)子,沿“之”字形的山路迂回而上,竟能抵達(dá)此處,實在令人驚嘆
爸爸看這挑夫與眾不同,便問:“您做這行多久了?”挑夫轉(zhuǎn)過頭說:“第一天。”他沙啞的聲音里帶著羞澀,然后望著天空長嘆一聲。扁擔(dān)在他的肩上左右搖晃,腳步不穩(wěn)卻倔強。我知道,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誰愿意去干這份又苦又累又艱辛的工作呢?
等那個挑夫重新挑起擔(dān)子向前走時,爸爸對我說:“那個大叔今天第一天挑,不好意思要錢。你去給他點錢吧!”我接過爸爸遞過來的100元錢,送到挑夫手里,他不好意思地收下,然后說了句謝謝,就步履瞞跚地爬向山頂。
下山的時候,夕陽的余暉穿過枝葉,斑駁地灑在挑夫們歸去的背影上,山間回蕩著他們爽朗的笑聲。我們每個人的肩上都有一副擔(dān)子,我的哥哥現(xiàn)在也在負(fù)重前行,希望他可以攀登上屬于自己的高峰,帶著對生活的熱望一—每一步跟跪,都向著光的方向。
(指導(dǎo)老師:黃蕓)
教師點評
小作者善于觀察生活,更懂得將心比心。樸實的敘述中流露出真摯的情感,讓讀者深深地感受到挑夫的艱辛:一根扁擔(dān)挑起家庭的重?fù)?dān),一雙肩膀扛起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