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堂派出所位于著名的浣花風景區內,轄區面積4.65平方公里,共有草堂路社區、送仙橋社區、芳鄰路社區、青華路社區、琴臺路社區5個社區,實有人口7.5萬人。轄區業態分布具有醫療機構多、文博場館多、城市公園多、重點部位多的特點,聞名全國的杜甫草堂、青羊宮都在轄區內。現有民警40人、輔警52人,為一級公安派出所。
近年來,草堂派出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按照“黨建 + 服務”這條主線,立足打造“格桑花開”“灼灼杜鵑”“清水芙蓉”“清香合歡”“紅韻海棠”這“五朵金花”黨建品牌,做實“三員、三聯、三隊、三合、三近”五項警務,筑牢夯實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不斷提升了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格桑花開”做實“三員”文博警務
派出所轄區有送仙橋藝術城、西市古玩城、錦繡工坊、百花潭古玩藝術品市場這四家古玩市場,商鋪600余家,從業人員1000余人,是西南地區最集中的古玩集散交易地。隨著古玩行情見漲,藝術城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和游客。針對送仙橋古玩藝術城、錦繡工坊古玩藝術城的實際情況,派出所以黨建為紐帶,設立“格桑花開”警務工作站,積極開展社情民意收集、隱患排查、糾紛調處、文物販賣線索排查等工作。
建立商家信息員隊伍。為有效解決派出所民警與全國各地商家從業人員之間語言不通、習慣不同、溝通困難等一系列難題,草堂派出所優選商家從業人員作為信息員,協助社區民警在轄區開展法治宣傳、治安防范及清查工作,努力提高商家的法律意識和安全防范意識,積極爭取各方力量的支持。
建立專家品鑒員隊伍。依托轄區文博場館多的優勢,聘請了四川省博物院、四川省詩書畫院及四家藝術城的專家組建立了古玩、書畫專家團隊,協助民警開展糾紛調解工作,解決矛盾。來自江蘇的王先生在送仙橋藝術城花費8萬元購買了一幅字畫送給父親作生日禮物,后因價值認定與店方產生糾紛。在詩書畫院專家的參與下,糾紛得以圓滿解決。2020年以來,專家品鑒員隊伍成功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479件,滿意率達99.7% 。
建立人民調解員隊伍。吸納藝術城積極分子、物業管理人員、商家從業人員成立人民調解員隊伍,形成調解合力。在此基礎上,社區民警新推出“三杯茶”調解法,“以茶為媒”搭建與百姓的溝通橋梁,泡好“親民、解憂、暖心”三杯茶,讓糾紛在茶香中化解。
‘清水芙蓉”做實“三聯”護醫警務
派出所轄區有四川省人民醫院等醫療機構10家,其中以四川省人民醫院的體量最大,院區面積近3.6萬平方米,院內有醫護、工勤人員7000余人,每日掛號問診的病人和進出醫院的流動人員多達20000人次,住院病人近3000人。“針對實際情況,派出所建立‘四川省人民醫院清水芙蓉警務工作站’,并將警務站打造成了治安情報信息收集、糾紛調處、法律宣傳、服務群眾的陣地。”在草堂派出所工作16年的派出所所長羅元介紹說。
實施黨建聯建。“警務藍”攜手“天使白”開展了“藍白相映”黨建聯建,加強日民警在醫院警務工作站進行矛盾糾紛調解常交流,定時舉辦交流會,就醫院治安管理、風險隱患進行座談交流,針對醫院內的各類小糾紛發揚“楓橋經驗”的優勢,實行民事糾紛“就地接、就地調、就地了”。

實行糾紛聯調。派出所聯合省醫院組建專家調解團隊,做好“就地解決”,維護醫院正常醫療工作秩序。家住雙流的季先生在某醫院進行了手術,術后季先生認為手術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與醫院發生糾紛。后在派出所以及省醫院專家的聯合調解下,該糾紛得到圓滿解決。
開展服務聯動。派出所將居住證、戶籍、出入境、證明出具及車駕管業務辦理延伸至警務站,為醫護工作者、患者及患者家屬提供方便。自警務站成立以來,實現了區域總警情三年下降 3 2 . 7 % 以上,醫患糾紛下降 45 % 。
“灼灼杜鵑”做實“三隊”景區警務
草堂派出所轄區歷史文化深厚,旅游資源豐富,不僅有傳承干年的旅游勝地杜甫草堂和青羊宮,還有成都市最大的城市公園浣花溪公園以及巴金《家》中的百花潭公園。轄區每年接待的游客過百萬,警務工作趨向“假日化”。


隨著景區的外來游客、境外游客及流動人口逐步增加,加之環境整治、地鐵建設以及行政區劃調整,草堂派出所轄區社會矛盾呈現復雜化、多元化等特點,警務工作也日益向“假日化”發展。隨著游客的大量涌人,尋人找物、旅游糾紛等“小微”警情占據了多數。為優化景區警務,護航旅游發展,派出所以黨建為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成立了“杜甫草堂灼灼杜鵑旅游警務工作站”,主要負責巡邏防范、維護景區治安、化解涉旅矛盾糾紛、接受游客報警求助以及近距離為游客服務。
打造“螢火蟲”護衛隊。針對轄區公園附近夜間鍛煉群眾眾多的實際情況,草堂派出所聯合浣花溪附近的夜跑團38名夜跑成員成立了“螢火蟲”夜跑護衛隊。夜跑團成員包括公司職員、醫生、公務員、企事業單位員工。派出所還為隊員制作了專屬的標識。自成立以來,“螢火蟲”夜跑護衛隊共上報各類情報信息102條,為維護轄區平安贏得了工作主動權。
建立“尋香道”聯盟隊伍。派出所發動浣花溪公園、百花潭公園、文化公園從業志愿者、安保人員73人組建了“尋香道聯盟”。“尋香道聯盟”在民警的帶領下穿梭在轄區的每一個公園,開展巡邏防控宣傳工作,堅持“警保聯動、全天值守”,實現“警隨客走、客在警在”,用警燈閃爍護航景區平安。2023年4月,從外地來蓉的李女士帶著母親和弟弟來杜甫草堂游玩時,年僅7歲的弟弟走散,李女士找了一圈未果后報警。在警務站民警的幫助下,走散的弟弟很快被順利找回。
打造雙語調解隊伍。為解決景區涉外游客糾紛語言不通問題,派出所選拔英語水平較好的人民調解員和景區游客服務中心的英語講解員,推出“雙語調解服務”,讓雙語調解走進了景區。
旅游警務工作站自成立以來,共接受游客 咨詢求助235人次,共處理涉旅糾紛67起,累 計為游客找回各類遺失財物價值近10萬元,為 家屬找到失散人員12人。
“清香合歡”做實“三近”社區警務
青華社區位于浣花風景區,面積0.8平方公里,東靠草堂北路,南鄰杜甫草堂,西至二環路,北接清江東路,有住戶8251戶,居民20539人。小區院落大多修建于2000年左右,主要為單位住房和宿舍,人員復雜且流動性較大。派出所黨支部始終注重堅守為人民服務的初心,積極推動為群眾辦實事,積極探索“三近模式”,不斷增強了轄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就近出警護平安。轄區5個警務室按照“1+3 + N ”模式,配備民警、輔警及綜治巡邏隊員、網格員。打破過去警力“大輪班”值班模式,社區民警就近接處警,管理實有人口,收集社情民意,組織安全防范,維護社區秩序,服務轄區群眾,實現了由“下社區”向“在社區”的轉變。同時,派出所堅持囤警街面、顯性用警、科學布警,切實提高見警率、管事率,強力震懾街面犯罪,讓警燈閃爍成為群眾心中溫暖的光。
近聽民意提質效。派出所積極構建基層治理“蛛網”體系,綜合指揮室為“蜘蛛大腦”發揮總協調作用,5個警務室為“蜘蛛網”,轄區社區黨員、樓棟長、門衛、保安環衛工人組建的“蒲公英”群眾信息員隊伍為“蜘蛛肢腳”,觸網滲透到轄區各個角落,形成全覆蓋、高效率的為民網格體系,確保把網格內群眾的“急難愁盼”等問題摸得清、收得上,同時想辦法、出實招、盡全力、解民憂、紓民困,為民辦實事。派出所針對轄區投訴量大、違法行為較難取證、易引發群體性輿情的電瓶車租賃、法律咨詢服務、古玩字畫銷售、職業證書獲取服務等新型業態模式的監管痛點與市場監管所進行雙所聯動。不久前,派出所與市場監管所對轄區一家警情多、投訴多的電瓶車租賃公司進行了聯合執法。2024年以來,草堂派出所與相關部門聯動執法11次,為群眾解決問題10余件。
貼近服務加速度。通過深化智慧警務應用配備的智慧警務一體機,支持戶政、交管、出入境等多個業務,可以滿足群眾“自助辦、快速辦”的需求。家住青華北一街的李大姐在青華社區生活了十幾年,2023年因為門樓牌變更需要向派出所提交申請,她聽說旁邊的青華路社區警務室就能辦理,便過來碰碰運氣。正在引導群眾辦理業務的社區民警閆勇了解情況后,現場指導李女士完成了相關申請的填寫。“我家距離派出所2公里,一去一回就得花上小半天時間。有這個警務室太方便了,只要提交申請,回家等結果就好了。”李大姐對開設在家門口的警務室贊不絕口。
“紅韻海棠”做實“三合”河道警務
草堂街道轄區河道總長度近10公里,有干河、南河、浣花溪、肖家河、蔣家堰等7條河渠。針對轄區河道管網多的特點,派出所黨支部聯合水務局、街道辦等黨組織打造了“詩圣黨建聯盟”,整合黨建資源形成全方位應對機制,建立“紅韻海棠河道警務室”,實現互通有無、資源共享、支部聯動的融合質效,讓警情預警更加高效、矛盾化解更加及時、服務群眾更加便利。
合執法之力順民意。為嚴厲打擊破壞生態資源違法行為,有效遏制非法捕撈等違法活動,派出所河道警務室聯合相關部門共同參與河道治理。2024年,草堂派出所抓獲非法捕漁嫌疑人11人,刑事處罰10人。同年,草堂派出所河道工作得到了四川省公安廳治安總隊全省通報表揚。目前草堂派出所河道警務職能已拓展到非法排污、垃圾監管、水上救護和生態宣傳等領域,范圍輻射轄區全部7條河渠、10公里河道,有效保護了“二十里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的勝景。
合救援之力護民安。草堂轄區河網眾多,落水、溺水事件時有發生,派出所成立“河道義警”,由社區工作人員、網格員、轄區居民組成,在派出所民警的帶領下,不定期對轄區所有的河道進行巡河以及進行法律宣傳。對于日常發生的落水事件,“河道義警”配合派出所以及消防隊進行救援。2024年11月20日上午10時59分,草堂派出所民警宋林與輔警冉建軍巡邏至浣花濱河路55號附2號處時,發現一女孩落水。輔警冉建軍不顧嚴寒跳入水中將女孩救起。再建軍跳水救人的事跡得到周邊群眾的交□稱贊。
合服務之力暖民心。派出所以“一杯水”為媒,聯合社區搭建起服務群眾的“彩虹橋”,切實打造出獨具轄區特色新“楓景”。派出所依托警務室聯合社區打造了春雨驛站,一臺飲水機、一個微波爐、一把椅子是驛站的標配,讓環衛工人、出租車司有乘涼、取暖、休息的地方。2022年,“深化落實河道警長制,精準助推河湖治理”一一草堂派出所河道警務室被評為“四川省2021年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工作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