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孫雪晴執行:黃婉容
“廣青融媒”紅領巾小記者:溫蕭菡、劉芷寧、林宸、張雅琪
指導老師:肖萍、何恩希
在廣州西關蜿蜒的騎樓街巷中,“鐺、鐺、鐺”的打銅聲如時光的淬火,鍛造著百年非遺的魂魄。這項始于清朝乾隆年間的技藝,因十三行貿易而興,集蘇州匠人的精巧形制與廣州工匠的實干精神于一體,在清末西關形成千匠打銅的盛景。紫銅在匠人手中歷經退火、鍛打、刻,化作溫潤的銅壺、精巧的湯鍋、典雅的銅鐘,每一道錘印都刻著嶺南商貿的繁華舊影。西關打銅工藝在2013年被廣東省文化廳公布為第五批省級非遺項目。
本期,請同學們跟隨“廣青融媒”紅領巾小記者,一同在叮叮當當的錘聲里,與西關打銅工藝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蘇廣偉面對面,讀懂西關打銅藏在金屬光澤里的匠心密碼。

主講人:蘇廣偉
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西關打銅)代表性傳承人。其工作室“天程銅藝”被列為省級非遺保護單位,其作品《黃銅單柄扁身湯煲》《紫銅單柄扁身湯煲》被廣州市國家檔案局永久收藏
\"拙樸之美” 獨樹一幟
西關打銅的根,得從清朝乾隆年間說起。那時,十三行商船從南洋帶回破損銅器,可廣州會打銅的人太少,于是商會從蘇州請來師傅,讓廣州匠人學藝,這才有了“蘇州樣,廣州匠”的說法。清末西關兩千多名銅工匠叮當聲響徹街巷,銅器遠銷南洋,成為廣作工藝的代表
西關銅器以材質多元、品類豐富著稱,涵蓋青銅、黃銅、紫銅三大體系,衍生出日用品、工藝品、樂器、供器等諸多門類。在恩寧路街上,銅盆、銅碗、銅壺銅筷、銅鏡、銅鐘琳瑯滿目。銅器以紫銅為貴,高純度紫銅經干錘百煉后表面泛著溫潤如玉的光澤,自帶歲月沉淀的厚重感
打銅之妙,全在“材美工巧”四字。與“打鐵趁熱”不同,打銅講究“待涼而作”,銅料冷卻后上手,全憑耳聽錘音、手觸震顫,在數萬次捶打中塑型。手工敲制的銅器,壺把弧度貼合手掌,提梁講究“不壓手”,每道錘印都是匠人與金屬的對話,藏著機器無法復制的溫度
西關銅藝更以“拙樸之美”獨樹一幟。區別于北派銅藝,西關匠人僅憑一把鐵錘將銅板鍛打成器,壺嘴、提梁等部件均一體成型,接口處不打磨,保留原始肌理,盡顯“拙樸之美”,以厚重堅固、經久耐用而享譽四方
當我兒子蘇英敏在抖音直播打銅,年輕觀眾說“非遺真帶勁”,這讓我明白,傳承不是死守,是要讓更多人看見:這錘聲里,有老西關的魂。
小記者探秘
“叮一”小錘子落在銅盤上的聲音,像敲開了時光的裂縫,在天程銅鋪,“廣青融媒”紅領巾小記者們親身體驗了西關打銅技藝。當老手藝遇見新目光,當匠心接上時代的脈搏,那些傳承了百年的叮當聲終將在歲月里敲出更動人的回響。
林宸:當“蘇州樣”遇見“廣州匠
我原以為蘇爺爺是一位不茍言笑的非遺宗師,沒想到他是一位風趣幽默、且平易近人的老人家。蘇爺爺興致勃勃地給我們講述了“蘇州樣,廣州匠”的來歷?!爱斈臧?,蘇州師傅負責設計樣子,廣州匠人就一錘一錘地把圖紙上那些精妙的設計敲出來,手藝精湛到連十三行的外商都專門點名要西關造’呢!”他小心翼翼地從展柜里捧出一口清末銅鐘,說這是仿照鄰居爺爺的藏品做的,“當年大少爺們把銅鐘拿在手里,長衫一甩,就是西關最靚的仔。”他繪聲繪色地講述,逗得我們都開懷大笑,也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原來非遺可以如此鮮活生動,充滿趣味

張雅琪:第一錘下去,聽見匠心的回響
體驗敲打銅片,是我最期待的環節!蘇爺爺先挑選了一塊泛著青光的銅片毛坯,動作嫻熟地做起示范。輪到我嘗試時,我小心翼翼地拿起錘子,在銅盤邊緣輕輕敲打,內心既緊張又好奇。在銅片邊緣落下第一錘 —“當”的一聲悶響,震得我的虎口發麻,銅片上只留下個淺白的印子。在蘇爺爺的耐心指導下,我們逐漸找到了敲打節奏,銅盤表面漸漸浮現出細密的凹痕。
最后,蘇爺爺還親手在這個銅盤上刻上我們的名字,真是太有意義了!采訪結束時,蘇爺爺還送我們

小銅工藝品一拇指大的銅葫蘆,希望我們把西關打銅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原來打銅的魅力,就藏在這錘子與銅"片相碰時的震顫里一那是匠人與器物的私語,是老手藝在時光里的心跳。
溫蕭菡:在銅壺底看見傳承的另一種可能
“非遺不能活在真空里。”蘇爺爺決心改良西關銅器。經過反復琢磨和無數次試驗,他最終巧妙地在銅壺底部嵌入鐵皮,經過測試表明,這一巧妙之舉使得改良銅壺的導熱效率比普通燒水壺提升 3 0 % 。這個創新的突破,不僅保留了銅壺的古雅,更讓它在現代廚房“活”了起來!那壺底的不銹鐵焊點在燈光下閃著的微光,讓我明白傳承不是把老物件供起來,而是讓它們在現代生活里繼續“冒熱氣”

劉芷寧:銅器的傳承密碼,藏著老西關的魂
機器沖壓又快又規整,手工敲打銅器圖什么?我帶著疑問走進天程銅鋪,蘇爺爺遞來機器水壺與手工紫銅壺各一個,讓我們觀察其紋理、重量等方面的不同。我發現前者平滑冰冷、輕飄無質感,后者錘紋粗、沉甸甸的。蘇爺爺說:“這些紋路是人與銅的對話。他又捧出馬蹄形南派湯鍋,娓娓道來:“當年水上人家靠這弧度省柴保溫,熱氣在壺內循環,做飯燒水一舉兩得。我明白了手工打銅圖的是讓器物有溫度、藏巧思,其中所蘊含的,正是老西關的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