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沒有白費的努力。
醫高考總分:685畢業于內蒙古赤峰市林東一中2012年考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
今天是周日,本想在家養精蓄銳,卻被表弟的突然闖入打破了原本的安靜。表弟9月份就要進入初中,但寫作技能一直不如人意,不得已被送到我這里,想要尋求一些獨門秘籍。獨門秘籍倒是沒有,卻讓我想起了一段被塵封已久的記憶。
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寫日記
一開始寫日記的時候,每堅持一段時間,我都會回過頭來閱讀,卻發現自己的文筆始終沒有提高,記敘和思想深度方面始終在原地打轉。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我不斷尋找方法,也因此總結出了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理論。
首先,學會借鑒,增加自己的閱讀量,廣泛涉獵,從其他好的作品中汲取營養,學習記敘的不同方式和論述的不同思路。
其次,建立定時復盤的好習慣,每隔一段時間回顧自己的日記,思考同樣一件事可以如何更好地形容和表達,在文筆上是否有可以優化的地方,通過反思來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同時學會通過獨立思考來深化自己的思維深度。
寫日記一方面鍛煉了我的觀察力,讓我的文筆得以提升;另一方面也幫助我記錄下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最終通過量變產生質變,讓我的寫作跨越瓶頸,不斷提高。

獨立思考 勇于質疑
記憶是思考的殘留。哪怕再大的圖書館,如果它藏書豐富卻雜亂無章,其實際用處就反不如那些規模小卻條理井然的圖書館。同樣,如果一個人擁有大量的知識,卻未經過自己頭腦的獨立思考并加以吸收,而另一個人雖所知不多卻經過認真思考并加以吸收,那么后者擁有的知識就更有價值。所以,只有把所有的知識結合各方面來考查,把每一點知識相互比照之后,才能真正理解、掌握這些知識并為己所用;也只有學會通過細致的觀察看到深層次的問題,勇于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疑問,才能讓文字有深度,在千篇一律的記敘文字中獨具一格。
What、Why、When、Where、Who、How,組織我們對某件事物的全面認知,從現象看到本質。其次,要擁有一種較真的精神。當接觸到某種觀點時,我不會忙著肯定或否定,而是先自問:這個觀點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的?這個觀點的提出時間以及提起人是什么?有什么證據能證明這個觀點?問完以上問題后再來辯證地看待觀點,這樣就能有效避免“一葉障目”。最后,要學會刻意練習輸入和輸出。如啃一些有難度、有深度、有質量的書籍,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眼界和格局。
如何培養勤思考、愛質疑的好習慣呢?
胡適先生在《贈與今年的大學畢業生》中有一句贈語“功不唐捐”。“唐捐”就是白白丟了。我也想說:“功不唐捐”!沒有一點努力是會白白地丟了的。在我看不見想不到的時候,在我看不見想不到的方向,種下的種子早已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了。
首先,要掌握基礎的深度思考的方法論。思考方法論有很多,如5W1H原則:在思考一個問題時先問自己掌握深度的思考方法論,從現象看本質。
實踐出真知,從閱讀中提煉問題,在實踐中檢驗。
擁有“較真”精神,學會追問,問出好問題。
刻意練習輸入輸出,觀察生活,寫日記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