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動物們想要在激烈的生存之戰中獲得一席之地,必須要有安身立命的本領才行。有些動物展現出令人驚嘆的“身手”,堪比武林高手。
功法·輕功水上漂
獵豹身體的每個部位都是為了追求更快的速度而生。
NO.1修長的體型與四肢:讓獵豹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加速;
NO.2脊柱柔軟且有彈性:讓獵豹在奔跑時身體能夠像彈簧一樣伸縮,增加步幅,提升速度;
NO.3小小頭骨和大大鼻孔:這樣的生理結構有利于獵豹在高速奔跑的同時,吸入更多的新鮮氧氣,以應對體內能量的快速消耗;
NO.4不能回收的爪:獵豹好似穿上了釘鞋,大大增加了奔跑時的抓地性;
NO.5強有力的心臟、巨大的肝、高彈性的動脈:高強度器官加快了獵豹的新陳代謝,使得獵豹奔跑時的心率達到每分鐘240次,確保肌肉獲得足夠的氧氣;
N0.6“全步”跑動方式:獵豹每次跳躍都能使身體騰空,在短時間內覆蓋更大的距離。
閃電俠·獵豹
安身立命:踏雪無痕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獵豹深暗此道,其奔跑最快的速度可達112千米/小時,位居動物界奔跑速度第一名。
身法·凌波微步
在保持高速運動之外,獵豹還有極快地加速和減速,以及減速轉身的能力。
水下拳皇·雀尾螳螂蝦
安身立命:大力金剛拳與火眼金睛要是沒點本事,怎么能對得起雀尾螳螂蝦的兇殘性格!雀尾螳螂蝦分布于太平洋與印度洋的熱帶海域,身長約15厘米,色彩綺麗。誰要是不小心誤入它的領地,可能就要領教一下它的致命拳法了。
功法·火眼金晴
人類的視覺依賴三種視錐細胞來感知光的顏色和強度,而螳螂蝦卻擁有驚人的12種光感受器—8種用于可見光,4種用于紫外線。
復雜的視覺系統賦予了螳螂蝦超乎尋常的圖像識別速度。人類大腦需要通過三種視錐細胞的信號混合來感知顏色,而螳螂蝦的12種光感受器直接將信號傳遞至大腦,通過激活模式識別顏色。這種簡化的處理方式使它們能夠極速辨別色彩,大大提升了發現獵物的效率,使伏擊變得更加精準致命。
功法·大力金剛拳
大力金剛拳也是雀尾螳螂蝦的成名絕技,它的“刺拳”快如閃電,動若雷霆。平時,這對致命武器收在胸前,一旦出擊,拳速高達23米/秒,比子彈還快,能輕松擊碎螃蟹殼,連水族箱玻璃也難抵其一拳之威。
這驚人的力量來自雀尾螳螂蝦自身精妙的“彈簧”裝置。它的攻擊臂有個馬鞍形的甲殼質結構,能儲存肌肉能量。攻擊臂位于“馬鞍”下方的肌肉,擠壓時,把彈簧收緊,攻擊時,彈簧松開,“刺拳”祭出毀滅的一拳,爆發出肌肉本身100倍的力量!
天山童姥·燈塔水母
安身立命:返老還童
燈塔水母身長不過5毫米,但它的能力卻無人不羨慕一返老還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永遠也不會死亡
秘籍·燈塔水母的返老還童術
水母的生命周期包含兩種截然不同的形態:水蟪體和水母體。
水蟪體是水母的“童年”,像小珊瑚一樣附著在巖石或海藻上,通過出芽或分枝悄悄“復制”自己;
水母體則是水母成年“傘”形態,水母可以自由地漂浮在海洋中,通過有性繁殖延續生命的奇跡。
1.成熟的水母體釋放出精子和卵子。
精子和卵子在水中結合,形成受精卵。
3.受精卵發育成浮浪幼蟲。
4.浮浪幼蟲沉落到海底,固著生長,發育成水體
5.水媳體通過出芽或分枝繁殖,產生新的水母體。
對于大部分水母來說成熟的水母體就是它們生命的最終形態,在完成繁衍后走向死亡。
燈塔水母卻與眾不同,當水母體成熟后,會跳過死亡階段,回到幼時的水蟪體,如此往復。
科學來講,燈塔水母的“返老還童”其實是美麗的誤會!它們從成熟的水母體變回水媳體的過程,更像是一種無性繁殖的“分身術”——雖然克隆出來的新生命和原來的DNA一致,但實際上已經是一個全新的生命了。
口技大師·華麗琴鳥
安身立命:口吐蓮花
嘿!要來澳大利亞的叢林里看一場口技表演嗎?生活在此處的華麗琴鳥擁有著動物王國中“最精致、最復雜、最美麗”的聲音,能夠模仿30多種其他鳥類的鳴叫聲,甚至能重疊著唱出兩種不同鳥類的歌聲。
秘籍·華麗琴鳥發聲術
鳴管是鳥類的發聲器官,位于氣管下端與支氣管交界處。
鳴膜是鳴管中的關鍵結構,當氣流通過時振動發聲。
鳴骨是鳴管內部的骨狀結構,鳴骨下方有氣室,可以調節通過鳴管氣體的氣流和壓力,以改變發出的聲音的音調和頻率。
鳴肌是鳴管周圍的肌肉,受神經支配,鳥類婉轉多變的聲音是由鳴肌控制的。
鳥類的發聲原理:氣流進入鳥類氣囊與肺部,流經鳴管時,使鳴膜受到振動而發出聲音,鳴膜在鳴肌的控制下,產生不同的諧波(共鳴),就能創造出各式各樣的鳴叫聲
華麗琴鳥特殊的口技本領來自于:
1.特殊的生理結構
鳥類的歌唱能力主要取決于發達的鳴肌,華麗琴鳥擁有3對鳴肌,使其擁有較強的聲音模仿能力。
2.勤能補拙
不同年齡段的華麗琴鳥的歌唱曲目是不同的,年幼的個體明顯曲目唱得少,這些效鳴多樣性并不是天生的,都是后天學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