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編輯工作專業性較強,要求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包括政治素養、新聞素養、知識素養、技能素養、職業道德等。融媒體時代新聞編輯工作面臨挑戰,需要新聞編輯提升自身職業素養,創作更多滿足社會公眾需求的新聞報道,持續保持競爭優勢,更好履行新聞報道使命職責。
一、融媒體時代新聞編輯職業新特征
(一)編輯角色更為多元
傳統媒體時代,新聞編輯是信息的輸出者,通過對新聞事件進行加工、整理,形成可閱讀的文字,向社會公眾傳播訊息。然而,在融媒體時代,社會公眾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加豐富。新聞編輯想要保持競爭優勢,需要深度挖掘新聞內核,發表觀點鮮明的評論,讓新聞報道更有吸引力。同時,融媒體時代新聞編輯不再是單向的信息輸出者,而是需要與讀者開展交流互動的內容運營者。因此,新聞編輯需要妥善處理讀者留言與評論,與讀者形成緊密關系,不斷壯大受眾隊伍,提高新聞傳播范疇與效率。
(二)編輯能力更加多樣
以往新聞編輯工作主要以文本采編為主,但進入融媒體時代,新聞編輯不僅要具備文本處理能力,還要擅于運用PS、AE等軟件,將文本內容與圖片、音頻、視頻結合。新聞編輯只有具備對素材的綜合編輯能力,形成更加生動、豐富的內容,才能打造出更具可讀性的新聞報道。同時,融媒體時代新聞編輯還要掌握不同平臺的信息推送規則,才能讓新聞報道得到更多曝光。
(三)編輯視角更為敏銳
融媒體時代要求編輯具備更為敏銳的洞察力,能夠利用大數據分析社會熱點,并順應熱點發展趨勢編輯新聞,更好地與受眾形成共鳴。新聞在與讀者產生共鳴之后,讀者能夠有效參與新聞傳播,利用分享、評論、轉發等方式,形成幾何倍的新聞傳播速率[。比如,日前關于“《哪吒2》票房即將超過百億”的報道鋪天蓋地。如果此類報道能形成更為明確的觀點,并且引發討論就有可能收獲更多關注。如標題可設置為“《哪吒2》爆火,這些行為千萬別做”“《哪吒2》全球登頂,有人漲停有人愁”等。這些具有懸念性的標題,更容易引發讀者探究《哪吒2》進一步深思,思考《哪吒2》背后的相關群體,不僅實現內容拓展,也能提升傳播熱度。
二、當前傳統新聞編輯面臨的挑戰
(一)職業技能要求更高
融媒體時代對新聞編輯職業技能提出更高要求,要求其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文字功底,還需要具備圖片、音頻、視頻制作等諸多專業技能。但是,從傳統新聞編輯的現實情況來看,一些新聞編輯在圖片、音頻、視頻編輯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比如,圖片制作過程中的色彩搭配不專業,配圖中色彩運用不理想,視頻制作過程中剪輯不熟練,與背景音樂配合時出現卡頓現象等。
(二)內容時度效要求更高
融媒體時代新聞源頭多,對新聞報道時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新聞編輯不僅要和自媒體“拼速度”,還需保證新聞報道的客觀性、準確性,使新聞采編難度增加。新聞編輯不僅要及時獲取新聞源,還需快速完成新聞的加工整理,提升新聞報道可讀性。在繁重的工作任務下,一些新聞編輯疲于完成任務,影響新聞報道質量把控,導致部分報道出現“反轉”現象,讓新聞報道的權威性遭受質疑[2]。
(三)侵權風險增大
融媒體時代,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深度融合,新聞版權問題復雜,而現行法律法規對版權的界定仍在不斷完善,侵權現象時有發生。一些新聞編輯人員版權意識淡薄,為獲取更多流量,不排除存在主觀侵犯他人版權的行為。由于融媒體時代網絡新聞數量龐大,部分新聞編輯抱有僥幸心理,認為自身的侵權行為不易被察覺,更加劇新聞侵權現象[3。除此之外,融媒體時代侵犯隱私權的現象也時有發生,一些新聞報道涉及個人隱私,甚至少數不良媒體采取侵犯隱私的方式獲取新聞,有悖新聞編輯職業素養。
三、新聞編輯職業素養提升策略
(一)提升多媒體制作技術與應用能力
新聞編輯需要順應融媒體時代發展,不斷提升自身綜合能力,如圖片設計、音頻錄制、視頻剪輯等,并利用這些技能包裝新聞報道,以此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以南京情懷燈會新聞報道為例,中國電信和南京媒體聯合策劃,利用“ 5 G+A I ”技術支持用戶使用手機拍攝特定彩燈,就能觀賞到彩燈“活”起來的景象。這就需要新聞編輯對特定彩燈進行視頻制作,考驗新聞編輯綜合技術應用能力。同時,為了提高新聞編輯相關業務水平,新聞機構需要組織開展相應培訓活動,聘請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指導培訓,快速彌補新聞編輯自身的短板[④。同時,新聞機構還可以設立獎金補貼,將新聞編輯制作技術納入績效考核,以此激發新聞編輯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升新聞報道質量。此外,新聞機構還要鼓勵編輯學習不同新媒體平臺的算法規則,探索在不同新媒體平臺發布資訊的方式,并根據新聞報道的瀏覽量、點贊量、轉發量、評論量進行考核,設置單篇新聞資訊傳播獎勵機制,以此督促新聞編輯更好地掌握平臺規則,使新聞報道得到更多曝光。
(二)提高新媒體編輯團隊協同配合能力
融媒體時代新聞機構面臨更多競爭與挑戰,為提升新聞機構的市場競爭力,首要是提升新聞時效性。新聞機構需要設立輪班制度,確保在重大新聞事件發生時,值班編輯能夠快速完成新聞報道。同時,為不斷提高團隊配合能力,新聞機構需要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明確團隊成員分工職責,充分發揮不同團隊成員的優勢和特長,并利用團隊激勵機制,讓新聞機構內不同團隊形成良性競爭,以此提升新聞采編質量與效率[5。此外,新聞機構還要嘗試下放權力,以便在重大新聞發生時縮短匯報流程,并凸顯不同團隊在新聞報道中的特色,防止新聞報道千篇一律。
(三)加強新聞編輯法律及職業操守
融媒體時代存在一些新聞亂象,“博流量”現象時有發生。為規范新聞采編工作,新聞機構需要建立健全的內控制度,明確新聞編輯的版權保護職責,要求新聞編輯在引用時說明來源,嚴禁出現主觀侵權行為,并建立內部懲處機制,在發現侵權行為時,對相關責任編輯進行處罰,形成正確的融媒體新聞傳播態度。同時,新聞機構還要注重采編職業操守淬煉,嚴格依照法律法規開展新聞采編工作,對合法獲取的隱私信息,也需要進行脫敏后儲存、傳輸及使用,并且聘請專業技術人員構建完善的技術防御體系。此外,新聞機構還要意識到自身的責任與使命,積極開展新聞法治宣傳,不斷向外界傳輸版權及隱私保護原則,營造良好的新聞傳播環境。
四、結語
融媒體時代對新聞編輯提出更多要求,新聞編輯不僅要做好文本編寫工作,還要掌握多媒體制作、信息處理及社交媒體營銷等諸多技能。為此,新聞編輯需要通過強化新聞編輯制作技術與應用能力、提高新媒體編輯團隊協同配合能力、加強新聞編輯法律及隱私保護意識等措施,提升自身職業素養,使傳統新聞機構在融媒體時代依然具有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1]申彬彬.新聞編輯媒體素養培養路徑探析[J].中國報業,2024(07):126-127.
[2]許愿.新媒體環境下新聞編輯創新意識及融合能力的研究[J]新聞傳播,2024(16):130-132.
[3]吳靜燕.基于AIGC背景下新聞編輯的素養構建研究[J].中國傳媒科技,2024(07):54-57.
[4]任斌斌.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發展路徑[J].西部廣播電視,2024,45(03):205-208.
[5]齊家樂.新聞策展人:深融背景下新聞編輯的創新轉向[J].全媒體探索,2023(09):106-108.
(作者翁逸琴系湖北省武漢市華中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外國語文研究》編輯部編輯)
責任編輯:任雨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