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8日下午,在如潮掌聲中,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正式通過《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
站在繼往開來的歷史關口,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勝利召開,新時代新征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沖鋒號角響徹神州大地。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矢志不渝、勇毅前行,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辟中國式現代化廣闊前景,將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不斷推向前進。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我們面臨的形勢環境之復雜前所未有,肩負的改革發展任務之艱巨前所未有,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向我們提出更加艱深的考題。
繼往開來的關鍵時刻,如何團結帶領14億多中國人民迎難而上、接續奮斗,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人民期盼中國共產黨人的選擇,時代矚目中國共產黨人的答卷。
這次三中全會研究什么議題、作出什么決定、采取什么舉措、釋放什么信號,在黨的二十大閉幕之后,習近平總書記就進行著深入思考。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國大踏步趕上時代,靠的是改革開放。”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靠的也是改革開放。”
“新時代新征程上,要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開放。”
登高望遠、撥云見日,習近平總書記的判斷清醒而堅定。
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方為人間正道,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才能更上層樓——
凝聚人心、匯聚力量,實現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迫切需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迫切需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迫切需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應對重大風險挑戰、推動黨和國家事業行穩致遠,迫切需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2023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先后召開會議,作出一項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重大決策——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重點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并作出決定。
同時,成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文件起草組,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擔任文件起草組組長。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主題,為何確定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習近平總書記一語道破要旨:“就是要向國內國際釋放我們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旗幟的強烈信號。”
改革大旗高高舉起,時代大潮勢不可擋。
2023年12月8日,北京中南海。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文件起草組第一次全體會議。
面對在場的70多名文件起草組同志,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求:“希望大家以對黨忠誠、高度負責的精神,同心協力、扎實工作,完成黨中央交給的全會文件起草任務。”
此后的200多個日日夜夜,文件起草工作緊鑼密鼓,起草組成員全力以赴拿出一份能夠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凝聚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磅礴力量的改革文件。
文件起草工作啟動之初,大家就在深入思考:各領域面臨的主要問題究竟是什么?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解決哪些體制機制問題、深層次矛盾和問題?
2023年11月底,黨中央下發通知,就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議題在黨內一定范圍征求意見。同時,通過一定方式征求部分黨外人士意見和建議。
不久,帶著對黨情國情世情的調研思考,凝結著各方面的智慧,111份意見和建議從四面八方匯集而來。
調研先行,意在筆先。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摸清家底、找準問題,做到靶向發力、精準求解。
平疇沃野、碧水繞田。2024年3月19日,正值春耕備耕時節,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區謝家鋪鎮糧食生產萬畝綜合示范片區,仔細察看農情,同種糧大戶、農技人員等親切交流……
沉下來、鉆進去,在改革開放偉大實踐里尋找答案——習近平總書記身體力行、率先垂范。
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文件起草組持續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研究思考如何將總書記思想、黨中央意圖、新時代要求通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落實到位。
同時,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和黨中央安排,文件起草組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在調研中進一步深入思考、消化吸收,匯聚各方面智慧,形成更集中的改革聚焦點。
2024年5月7日,《決定》征求意見稿下發,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
幾上幾下、反復修改。7個多月時間里,文件起草組對決定稿認真推敲、細致打磨,過程稿多達38次。從重大論斷、重大舉措,到文字表述、遣詞用句,力爭務實嚴謹、精準到位。經過認真研究這些意見和建議,能吸收的盡量吸收,作出221處修改。
決定起草的過程,是謀劃改革、推動改革的過程,也是鼓舞人心、昂揚斗志的過程。
“通過!”
2024年7月18日下午,人民大會堂。習近平總書記話音甫落,會場響起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
這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續篇,也是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決定》深入分析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科學謀劃了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在新征程上高高舉起改革開放偉大旗幟。
2萬余字的文件,勾畫百年大黨風華正茂、堅毅篤行的改革藍圖,見證中華兒女勇往直前、拼搏奮斗的鏗鏘足音。
堅持目標導向,貫穿和體現中國式現代化主題——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決定》明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為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突出改革重點,抓住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
經濟體制改革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牽引。《決定》13個部分的分論中,涉及經濟領域的就有6個部分,足見其分量之重。《決定》把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擺在突出位置,抓住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牽引和帶動其他改革。
堅持人民至上,從人民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出發謀劃和推進改革——
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進什么。《決定》提出的一系列改革舉措,是發展所需,更是民心所向,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注重系統集成,各方面改革相互配合、協同高效——
作為一份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具有全局性和長遠性指導作用的政治文件,《決定》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出發提出改革舉措,謀劃具有基礎性和牽引作用的重大舉措,加強各項改革舉措的協調配套,加強相關領域相近改革舉措的整合。
強化政治保障,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
又踏層峰辟新天,更揚云帆立潮頭。
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不斷將《決定》的“大寫意”轉化為“工筆畫”“施工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一定能蹄疾步穩,中國式現代化一定能闊步向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定展現出更加光明的前景!
(摘編自2024年7月23日《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