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樹因為生長較慢,所以壽命極長,被廣泛流傳為植物界中的活化石。銀杏樹雖具有經濟以及藥用的價值,但是受到樹種、土壤條件、管控等多種因素的限制,導致銀杏樹的生長質量還存在一些問題,黃化病的發生情況也越來越嚴峻,使得銀杏樹的生態功能逐漸下降?;诖耍疚木豌y杏樹黃化病的病理成因及防治進行了分析,以期能夠為銀杏樹健壯生長提供堅實的保障。
一、銀杏樹黃化病發生情況
晉城市位于山西省東南部,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受大陸性季風影響,四季分明,且春季干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秋高氣爽,冬季寒冷干燥。當地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合銀杏樹的生長,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能夠耐寒、耐旱,同時對土壤的要求不高,這使得銀杏樹在半干旱氣候條件下,仍然能夠生長得非常茂盛。在銀杏樹的管控和種植過程中,黃化病的發生情況直接影響著銀杏樹的健康,黃化病的癥狀主要表現為銀杏樹葉片變黃并逐漸脫落,這不僅影響了樹木的經濟價值,還可能導致樹木的生長發育受阻,甚至死亡。近年來,晉城市針對種植的銀杏樹長勢不良現象,進行了現場實地調查,發現部分銀杏存在頂部枯死現象,且逐年發生,造成部分樹木成為斷頭樹,還有部分銀香存在枝葉稀疏、葉片較小和黃化現象,且每年開花結果,對營養消耗較大,造成植株生長不良。如今,黃化病問題越來越嚴峻,銀杏樹的生態功能受到較大影響,還需要相關人員加強對黃化病的防治工作,以便可以提高銀杏樹的生長質量。
二、銀杏樹黃化病的病理成因
1、樹種特性
銀杏樹的根系為肉質根,具有較高的含水量和較低的木質化程度,這種特性使得銀杏樹在水分充足的環境中生長良好,但同時也使得銀杏樹對水分變化較為敏感。雖然銀杏樹喜濕,適應于濕潤的生長環境,但是銀杏樹又怕澇,不耐過度濕潤或積水的環境,當土壤排水不良,導致根部長時間浸泡在水中時,銀杏樹的肉質根容易受損,其結構和功能都會受到影響,過度的水分會導致根系缺氧,破壞根細胞的呼吸功能,進而引起根系腐爛和其他病理變化。這種情況下,銀杏樹無法正常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養分,進而引發葉片黃化和脫落,形成黃化病。
2、氣象條件
在5一6月期間,銀杏樹的生長達到旺盛狀態,這段時間內的氣象條件對銀杏樹的生長和病害發生具有重要影響。而晉城市7一9月雨水比較多,7月份的降水量達到 1 2 0 m m 以上,這是往年平均降水量的6倍,這使得銀杏樹根系長時間處于潮濕狀態,導致根系缺氧,樹木無法有效吸收和輸送必要的營養元素。另外,在濕潤的條件下,土壤中的厭氧菌活動增強,這些微生物可能會產生有害的代謝產物,對銀杏樹的根系造成直接傷害,再加上頻繁的雨水沖刷可能會導致土壤中的養分流失,對銀杏樹的營養供應產生負面影響,尤其是在微量元素,如鐵、錳等的供應不足時,會顯著影響葉綠素的合成,導致葉片黃化。
3、土壤條件
黏性土壤會對銀杏樹生長造成諸多的不利影響。黏性土壤的特性主要表現為排水性能極差,這使得土壤中的水分容易滯留,銀杏樹其根系在長期潮濕的環境中容易發生缺氧和腐爛,根系的缺氧會嚴重影響其吸收水分和養分的能力,進而導致樹木生長不良,葉片出現黃化現象,而根系的腐爛則會進一步削弱樹木的抗逆性,使其更易受到病害的侵襲。
4、害蟲防治不及時
造成銀杏黃葉的害蟲主要是茶黃薊馬,屬纓翅目薊馬科,4—9月均可為害,7月中下旬達高峰。茶黃薊馬以初齡、二齡若蟲為害,以蛹在土壤中越冬。銼吸式口器,主要為害苗木、成齡樹的新梢、葉片,常聚集在葉片背面吸食汁液,吸食后葉片出現銀白色小斑點,逐漸連片成黃褐色病斑,葉片變厚,褶縮不平或葉片向正面輕微卷縮,嚴重時,葉片干枯破碎,導致早期落葉。另外,地下害蟲咬傷苗木樹皮也易造成黃葉。
5、地上植被過密及管護不當
首先,地上植被種植過密,許多地方傾向于種植大量的被植物,但這往往會忽視銀杏樹的生長需求,這是因為過度密集的植被加劇了土壤的競爭壓力,使得土壤中的養分被大量消耗,銀杏樹在這樣的環境下難以獲取足夠的營養,出現生長不良的情況,最終表現為葉片黃化。其次,澆水矛盾問題,銀杏周圍種植的地被植物通常有較高的水分需求,這些植物需要定期澆水以維持其生長,但是銀杏樹的根系不耐水濕,需要較少的水分,在水分過多的條件下容易發生根系腐爛和缺氧。因此,澆水過程就面臨著既要滿足地被植物的水分需求,又要避免水分過多對銀杏樹根系的傷害的問題,這種不匹配的澆水管控方式導致了銀杏樹根系的不良生長環境,進而促發了黃化病的發生。
6、施肥不合理
由于缺肥或施肥不合理造成葉片黃化焦枯。缺肥,如缺氮:葉色枯黃,無光澤且葉小。缺磷:老葉變成黃綠相間的花葉狀,葉面呈紫色或紅色斑。缺鉀:輕則新生枝條基部或中部葉片變黃,停長早,葉尖或葉緣呈現褐色枯斑。重則葉緣由外向內枯焦。缺鈣:葉片邊緣褐綠或呈現褐色壞死斑點。缺鎂:基部葉片褪綠脫落,頂梢留有幾片薄小的淡綠色或黃褐色葉片。缺硫:幼葉先失綠變黃,而后葉肉漸黃,嚴重時葉片基部常發生紅棕色焦斑。缺錳:初期葉緣失綠變黃綠色,繼而全葉變黃綠色,葉緣出現褐色斑。缺硼:新生葉小,萎縮黃化,老葉邊緣變褐色、卷曲。缺銅:植株瘦弱,葉片失綠變黃、畸形,干枯脫落。缺鉬:葉小色淡,先端枯焦。缺鋅:葉小,葉脈間失綠。另外,施肥不合理,如施肥過多,或不施有機肥只施氮肥,導致黃化。
三、銀杏樹黃化病綜合防治策略
1、改良土壤
改良土壤的目的是通過優化土壤條件來預防和減輕銀杏樹黃化病的發生,同時還可以為銀杏樹的生長營造一個良好的土壤環境,促進其根系的發育與樹體的生長。針對晉城市土壤黏性較重的問題,應使用摻沙、腐殖土或珍珠巖等材料對地表至3 0 c m 內的種植土層進行適當改良,摻入這些材料可以有效增強土壤的空氣滲透性,改善根系的生長環境,從而降低由于缺氧引起的根系損傷,減少黃化病的發生,在具體操作中應確保新加入的材料與原有土壤充分混合,使改良后的土壤表面與原土痕表面平齊,這有助于維持地表的水分平衡,避免水分積聚。還可以在土壤中添加有機物和改良劑。比如,腐熟的堆肥、稻草、木屑等,能夠增加土壤的肥力和微生物活性,提高土壤的養分供應能力和水分保持能力,石灰可以調節土壤的酸堿度,創造適合銀杏樹生長的土壤環境,特別是在粘土含量高的土壤中,摻入有機質和改良劑可以顯著改善土壤的疏松程度和水運動特性,減少根系腐爛的風險。為了保障土壤環境的健康,相關技術人員還需要定期監測土壤的物理特性,并及時調整改良方法,確保土壤環境能夠更好的滿足銀杏樹的生長要求。
2、設置透氣管
銀杏樹對濕氣極為敏感,針對不良的生長環境可以通過設置透氣管的方式來改善土壤通氣條件,增強根系健康。透氣管通過其開放的端口為土壤提供額外的空氣,促進氧氣的滲入,抑制因缺氧而引起的根系問題。因此,可以在樹池的四周增設透氣管,以此來幫助空氣流入土壤,避免水分滯留在根系周圍,從而有效降低了根腐病和黃化病的發生概率。長時間的使用中,透氣管可能會因為土壤中的淤泥、植物根系生長或其他雜物而出現堵塞現象,如果不及時清理,透氣管將失去通氣的功能,根系仍然會面臨缺氧的問題。為了確保透氣管的正常運行,需要安排專業的維護人員對透氣管進行檢查,比如每月進行1次全面的檢查,觀察透氣管的狀況以及周圍土壤的排水情況,以確保透氣管的功能正常,對于發現的堵塞物,應及時清理,保持透氣管的通氣性,這樣可以確保銀香樹根系能夠獲取到穩定的氧氣供應。另外,隨著各種新材料的出現,透氣管也可以根據銀杏樹的實際需求和土壤條件采用不同的尺寸和材料,如使用透水性好的塑料管或其他材料,增強其耐用性和透氣性,這種管道的設置應考慮到周圍樹根的生長,避免損傷根系,同時保持適當的深度和位置,以確保其最佳效果,還可以在透氣管的出口處布置一些透水性好的顆粒物或砂石,這樣可以防止大顆粒土壤堵塞管道,并進一步提高空氣的流通性。
3、地面植被整理
地面植被生長產生的競爭,以及澆水矛盾對銀杏樹的生長也造成了不良的影響,為了減少黃化病的發生,應開展地面植被的整理工作,主要是對銀杏周圍地上植被種植過密的路段進行適當的疏剪和整理,一般需要將銀杏周圍
內的地被植物去除,確保銀杏樹根系能夠自由呼吸和生長,而且清除過多的地被植物也可以減少病蟲害的傳播媒介,降低銀杏樹感染病害的概率,還可以改善土壤通風條件,防正水分在根部積聚,減少根系缺氧和腐爛的風險。除了地面植被的整理,銀杏樹樹體也需要進行適當的修剪,主要是改善樹冠的形態,增強樹體的通風性和透光性,從而進一步促進新枝的生長和提高樹木的整體活力。正確的修剪方法包括去除枯枝、病枝和交叉枝,這些枝條不僅影響樹冠的美觀,還會消耗大量的養分和水分,通過定期修剪,可以有效地疏解樹體內部的緊張狀態,減少內部擁擠,使光線能夠更好地滲透到樹冠內部,提高整體光合作用效率,而修剪還可以刺激銀杏樹的分枝生長,形成更加豐滿和均衡的樹冠架構,提高其抗風能力和穩定生長。在修剪過程中,應注意保持樹形的自然對稱,避免過度修剪造成營養損失和生長抑制,特別是對于已經受損或生病的枝條,應及時清除,以減少病害在樹體內的進一步傳播,修剪后還應及時對傷口進行封口處理,以防正病菌侵入,加速傷口愈合。
4、銀杏樹水分管控措施
針對銀杏樹喜濕不耐澇的樹種特性,還需要做好水分管控工作。為了避免降水造成的積水,可以挖掘中溝和圍溝,其中中溝存在于銀杏樹的種植區域中央,用于貫穿其生長的所有土地,圍溝則是圍繞銀杏樹的底部,為樹木提供了一個可靠的水分排泄途徑,當雨澇來臨時,這些溝渠能夠及時地將多余的水分導向樹外的排水系統,避免根系因過多的水分而室息,防止銀杏樹由于水分過剩而引起的黃化病的發生,而且中溝和圍溝的設計還考慮到了干旱時期的需求,通過合理的溝渠施工,可以確保干旱時期的灌溉水能夠快速且均勻地被輸送到銀杏樹的根部,滿足其生長對水分的需求,保證其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而在降雨后,還需要及時清理溝渠中的積水,如果溝渠不暢,雨水可能會聚集在根系附近,導致根系缺氧和腐爛,進而導致銀杏樹黃化病的發生,通過雨后及時清理和維護溝渠,可以有效地提高樹勢,增強樹木的抗病能力,使其能夠更好地抵抗黃化病的侵襲。但是需注意,在干旱時期,還需要進行定期且適量的澆水工作,澆水過程中應避免過度灌溉,而是通過觀察土壤的濕潤狀況和天氣預報,合理安排灌溉計劃,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水分過度施用的可能,而且合理的灌溉還可以優化土壤的肥力狀況,有助于銀杏樹吸收更多必要的營養元素,改善樹木的整體健康。
5、施肥管控方法
銀杏樹的生長和健康需要得到充分的營養支持,適當的施肥不僅可以提高樹木的生長勢,還能增強其抵抗病害的能力,尤其是對常年開花結果的雌樹來說,做好施肥工作還能避免其營養消耗過多造成的生長不良問題。因此,相關技術人員應該依據不同土壤條件和季節特點,采取科學合理的施肥策略。一般來說,春秋兩季是銀杏生長的重要時期,對營養素的需求量較大,在這個時間內可以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可以快速有效地補充銀杏樹生長所需的氮、磷、鉀等大量元素,促進葉片的生長和光合作用的增強,提升整個樹體的活力和抗病能力,針對土壤黏度較大的路段,由于土壤通透性差,根系難以充分獲取養分,此時可以增施棒肥,即在樹干周圍插入特制的肥料棒,使養分緩慢釋放,滿足銀杏樹根系對營養的需求,避免大范圍施肥導致的養分流失,確保施肥效果的最大化。如土壤比較干旱且貧瘠,需要施用有機肥來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結構,包括廰肥、綠肥、土雜肥等多種類型,它們含有大量的有機物質和微量元素,可以顯著提升土壤的肥力,促進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改善土壤的保水性和通透性,有效緩解土壤干旱和貧瘠的問題。應根據土壤條件和銀杏樹的生長需要,合理設計有機肥的施用量和頻次,逐步提升土壤的肥力,促進銀杏樹的健康生長。
6、銀杏樹病蟲害防治措施
銀香樹黃化病會有多種病蟲害引起,比如病原真菌,受到病原真菌的影響,在每年的6月份會出現發病的征兆,7一9月是病原真菌大量侵害的重要時期,發病后銀杏樹葉的葉片邊緣開始變黃,并逐漸變成褐色,最終會向葉片中間蔓延,直至整個葉片干枯脫落。因此,在銀杏樹的養護管控中應重視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① 及時清理落葉并集中燒毀,減少病原菌的寄生; ② 噴施殺菌劑,銀杏樹發芽時噴施1遍多菌靈,保護樹體。在葉枯病發病初期,用 2 5 % 或 5 0 % 多菌靈500—800倍液或菌立克1000倍液或 70 % 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 5 0 % 退菌特800—1000倍液或 7 0 % 代森錳鋅600倍液或 7 7 % 可殺得800—1000倍液,6月上旬起隔15—20天噴1次,2—3次即可; ③ 藥劑殺蟲,根據茶黃薊馬發生規律噴藥防治。如3—5年生苗木百葉發生害蟲95頭以上,20年以上成齡大樹百葉發生害蟲105頭以上時即達防治指標。防治方法是在6月上中旬、7月中下旬、8月中旬噴藥。藥劑可以選用 4 0 % 氧化樂果,也可噴 8 0 % 敵敵畏, 4 0 % 甲胺磷、快殺靈、快殺蟲、大功臣等藥劑,同時能兼治其他莖葉害蟲。成齡大樹也可在發芽前將辛硫磷拌細土施于樹盤下,既可藥殺茶黃薊馬蛹,又可殺死其它地下害蟲。
綜上所述,銀杏樹黃化病的發生導致樹體健康受到較大影響,不利于其生態功能的發揮。因此,還需要明確該病的病理成因,在此基礎上探索更為高效的管控和養護模式,以提高銀杏樹的生長質量和抗逆能力。
(作者單位:048000園林綠化管護事務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