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是藏區牧民的糧食作物之一,青稞種植屬于我國西北地區農業生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提高農戶經濟收入,解決日常糧食問題。隨著青棵種植面積持續擴大,部分地區采用農機設備進行田間生產作業。例如,采取青棵機械化收獲技術,但可能由于機械設備配置不合適、操作不規范等原因造成較大損失,機械收獲損失問題值得關注。文章在強調青稞機械化收獲技術重要性的基礎上,剖析機械收獲損失的原因,探討減損技術,旨在提高青棵機械化收獲水平,促進青稞栽培產業可持續發展。
一、青棵機械化收獲的重要性
青海地區海拔較高,空氣潔凈,當地種植的青稞品質良好,市場接受度高,具有廣闊發展前景。青稞營養價值豐富,利用途徑多樣化。例如,可加工為保健食品。隨著青稞價格走高,有效增加農戶經濟收益,調動農戶積極性,促使青棵種植規模擴大。以人工生產為主的傳統模式難以適應大面積青稞種植要求,亟需推廣機械化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實現標準化生產。隨著市場需求的提升以及青稞種植技術持續完善,未來青棵種植面積仍有擴大趨勢,需要根據當地農業生產條件優化生產方式,在青稞生產領域推廣機械化技術。針對人工收獲青棵效率低的問題,有必要推廣青稞機械化收獲技術,發揮先進農機設備生產力優勢,提高青稞收獲機械化水平,以較少的人力資源投人及時完成青稞收獲任務,如此才能夠順應當地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現狀,促進青棵產業可持續發展,提高青棵種植產業綜合效益。在青稞機械化技術推廣應用時了解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機械設備,優化應用方式,充分發揮青棵機械化收獲技術的應用價值。
二、青稞機械化收獲損失率高的原因
1、青稞品種不合適
根據青海各地區氣候、降水等條件選擇青稞品種,使青稞適應栽培地塊自然環境,同時青稞品種應適宜機械化作業。部分地區青棵選種未遵循因地制宜原則,導致機械普及率偏低,機械收獲過程中青稞損失率較大。青稞機械化收獲損失率偏高還與青稞農藝性狀有關,若采用不適應聯合式收割的易落穗、易落粒品種,將提高收獲損失率。未根據青稞品種生長特性進行分段式收獲,也容易引起收獲損失率偏高的情況。
2、青稞收獲時間不合理
青稞收獲損失率與收獲時間有關,若盲自進行機械收獲,將導致青稞收獲損失率高,主要體現在如下2方面。
(1)在雨季、大風天氣收獲,存在嚴重的青稞脫粒現象;
(2)部分農戶在青棵完全進人完熟期時收獲,目的在于省去晾曬工序,但此階段穗頭已發黑,收獲機械運行時存在擾動,出現嚴重的落穗、落粒現象。
3、青棵種植地塊小且散
部分青棵栽培地塊面積較小、零散分布,采用機械化收獲技術時,收獲機械需要頻繁轉彎和調頭,機械設備碰觸相鄰地塊未成熟的青稞,導致落穗、落粒,或由于空間限制迫使機械設備碾過周邊地塊才可調頭,也將造成較大損失。
三、青棵機械化收獲損失測試
半米法和手掌法是兩種常用的青稞機械化收獲損失測試方法,要點如下:
1、青棵機械化收獲損失測試方法之半米法
沿收割機行進方向規劃取樣區域,寬度為收割機作業幅寬,長度為 0 . 5 m ,測試此區域的青稞機械化收獲損失率,經過機械收割后,清理測試區域內覆蓋于表面的糠草,收集籽粒,測算損失率。
2、青稞機械化收獲損失測試方法之巴掌法
青稞機械收獲后,在收獲區域內規劃一個巴掌大的區域進行取樣和測算,以成人手掌大小為準選取區域,面積按
計算,手掌按住地塊,收集落粒,測算損失率。
四、青稞機械化收獲減損技術
機械收獲能夠減輕農戶勞動強度、提高收獲效率,盡快在最佳收獲期完成青稞收獲任務。但青稞機械化收獲損失問題長期困擾青稞產業發展,亟需推廣減損技術,通過多種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青稞機械化收獲的損失率。
1、精選青稞品種
農藝與農機相結合的方式能夠降低機械收獲損失率,優先選擇適宜機械化操作、農藝性狀良好且適應栽培地塊自然環境的青稞品種,結合品種特性搭配機械化收獲技術,減小收獲過程中的損失。優先選擇符合以上要求且推廣單位主推的優質青稞品種,加之科學的田間栽培管理技術,達到青稞增產增效栽培效果。
2、合理挑選青稞收獲時間
提前收獲,籽粒含水率高,脫粒效果差,秸稈攜帶部分籽粒,造成較大損失;延遲收獲,莖稈、穗的穩定性差,籽粒含水率降低,機械設備運行過程中容易出現落穗、落?,F象。青稞蠟熟期末至晚熟期初是最佳收獲時期,此階段青稞秸稈富有韌性,籽粒變黃、變硬,具備機械化收獲條件,在此階段及時收獲能夠保證青稞品質以及減少機械收獲導致的青棵損失。青海各地區的自然環境不同,農戶選擇的青稞品種存在差異,農業技術人員需要考慮實際生產條件,與農戶做好溝通和技術指導,確定合適的機械化收獲時間。雨季、冰雹均會導致青稞機械化收獲損失率偏高,因此青稞機械化收獲需要避開惡劣天氣。不同青稞生產目的的適宜收獲時間有所區別,也是挑選收獲時間所需考慮的突出因素。例如,以收獲糧食、收獲種子為目的的青稞,分別在蠟熟中期、完熟期進行收獲。
3、做好青稞收割前期準備
(1)青棵收割機械調試
根據青稞收割條件選擇收割機械,全面檢查,防止設備帶病作業。例如,檢查皮帶是否過松或過緊;檢查連接裝置是否保持穩定;檢查割臺刀片是否鋒利;檢查機油、液壓油等發動機中的油液是否低于正常范圍。細致保養青稞收割機械,添加或更換機油、冷卻液等易耗品,維護或更換易損部件,清理附著污染物的零部件。隨著青稞收割機械運行時間的延長,部分零部件容易老化,需要在調試階段準備足量零部件作為備用,確保在設備局部發生故障后可以及時進行處理,盡快恢復正常作業狀態。
(2)青稞收割機械試運行
青稞收割機械調試結束后,挑選具有代表性的地塊試運行,檢查設備運行狀態,判斷是否滿足青稞機械化收獲要求。試割距離約 5 0 m ,試割的檢查項目主要為:檢查鏈條皮帶松緊程度是否合適;收割機械運行是否穩定;損失率、含雜率等指標是否在合理范圍內;篩子開度、風扇風量等裝置運行參數是否達標。根據試運行情況確定青稞收獲機械存在的問題,進行維護,直至試割質量達到規定要求為止。
(3)青稞地塊收割路線規劃
根據青棵栽培地塊分布位置、面積等條件制定收割機行走路線。若栽培地塊面積小、零散分布,規劃收割路線時需要考慮到設備調頭和卸糧的便捷性,機械設備收割到地頭,開辟出一條相對寬敞的機耕道,逐步擴寬收割機械運行范圍,以便繼續收割剩余地塊的青稞。青稞機械化收割路線盡可能保持順直,減少設備轉彎、調頭次數,以免周邊地塊青稞被收割機械碾壓。收割范圍全面,不遺漏任何一塊邊角區域。減少設備空轉時間,提高收割效率。
(4)青稞收獲機參數設計
青稞收獲機械慢速運行,放慢收割速度,提高設備運行成本;快速運行,容易遺漏田間部分青稞,導致損失量增加。建議割臺轉速為前進速度的1.2~1.5倍,設定速度后平穩收割,不盲目調整割臺轉速。青稞機械化收割的作業寬幅為割臺寬幅的 9 0 % 。
(5)青棵收割機拔禾輪調節
① 高度調節。青稞收割機拔禾輪高度 5~1 5 c m ,具體根據青稞植株高度和留茬高度要求靈活調整。若部分地塊青稞高度起伏較大,根據田間實際情況適當加大撥禾輪高度,但最多為2 5 c m ,否則將由于過度加高導致撥禾輪撞擊穗頭,出現嚴重的落穗、脫?,F象。同時,不宜過度降低撥禾輪高度,原因在于低位運行時容易夾帶泥土,加劇撥禾輪損傷。 ② 前后位置調節。以撥禾輪橫桿位于作物2/3處為準控制前后位置,若靠后將降低青棵機械收獲效率,若靠前將導致撥禾輪運行過程中頻繁打落穗頭。
(6)青稞收割機關鍵部件調整
① 脫粒部件的調整,根據收獲時間、青稞濕度等條件調整軸流滾筒凹板間隙,防止因此項參數不合理導致脫粒不干凈或籽粒破損。以青稞含水量較高、較低兩種情況為例,分別將軸流滾筒凹板間隙調節至 6~7 m m, 4~5 m m 。 ② 清選裝置的調整,喂人量不宜過大,否則提高堵塞概率,容易由于機械化收獲導致青稞籽粒損失量加大;風機的風量和風速需合適,過強的風力將導致籽粒被吹走,造成較大損失;根據青稞收割機械運行狀態及時調整清選系統,避免堵塞,尤其要防止石頭堵塞濾網,否則將顯著增加青稞機械化收獲過程中的損失。
4、倒伏青稞收割
受大風、強降雨等惡劣天氣影響,部分青稞植株在收獲季節容易倒伏,需要根據植株倒伏情況調整撥禾輪彈齒,通過此調整方式達到扶禾的效果,以便順暢收割。彈齒角度調節幅度主要與青稞倒伏角有關,主要考慮如下幾種情況:倒伏角
,下調撥禾輪高度和轉速,前移撥禾輪位置,采取逆向收割作業模式;倒伏角
,為保證扶禾效果,建議將彈齒角度后傾
。若青稞秸稈含水率偏高或青稞含雜率偏高,要以清理雜質為目的調整收割機械,重點在于加大篩子開度以及加大清選系統風量。
5、整合地塊及適配小型收割機械
針對青棵栽培地塊面積小、零散分布的特點,優化地塊布局,做好地塊整合工作,重點整合面積在
以內的小型地塊,按照“化零為整\"的思路整合為面積
的地塊,整合策略的應用價值在于改善田間機械作業條件,減少青稞收獲機械在大面積地塊作業時的調頭次數,提高運行效率,減少因機械運行導致的周邊地塊青稞損失現象。利用適應能力強的機械設備進行青稞收獲也是減少損失的重要途徑。例如,狹窄地塊可采用轉彎半徑可調的收割設備,或根據青稞栽培地塊面積選擇轉彎半徑在 2 m 以內的小型收割機,提升機械作業靈活性。傳統機械在小型狹窄地塊的收割效率為
,若根據栽培地塊條件調整為更具靈活性的小型聯合收割機,可增加收割面積100~
。
五、提高青稞機械化收獲水平的策略
1、研發功能多樣化、性能可靠的青稞收獲機械
技術人員根據青稞栽培規模、種植面積和收獲要求研發適用性良好的青稞收獲機械,為農戶提供更多選擇,以便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大型、中型或小型的青棵收獲機械。機械設備研發時需要引入先進技術,完善機械設備功能,提升運行穩定性。
(1)青棵超低草谷比脫粒技術
組織試驗,確定脫粒裝置對不同青稞品種的最佳喂入量,確定作業參數,使收獲機械維持高效率運行狀態。圍繞結構參數、運動參數等方面研究青稞脫粒裝置,確定合適的滾筒類型,做好結構調整、參數優化等工作,研發超低草谷比脫粒裝置,利用先進裝置降低青棵損失率、破碎率。
(2)青稞芒-莖分離技術
青稞秸稈可作為牲畜的飼料,因此根據青稞莖穗兼收的要求進行收獲機械研發工作,引入青棵芒-莖分離技術,利用帶有此類技術的機械設備收獲青棵能夠實現芒-莖分離,通過機械作業的方式獲取秸稈,完成粉碎打捆操作。此外,還可以在青稞收獲機械研發時引入抗倒伏技術,提升收獲機械對不同收獲環境的適應能力。
2、加強技術推廣和技術指導
針對部分地區青棵收獲機械普及率偏低的現狀,加大機械設備推廣力度,根據各地區青稞生產條件和生產要求推廣適用性良好的機械設備,提高機械化生產水平。
(1重視機械設備的重要性
技術人員高度重視青棵收獲機械設備推廣的重要性,深入田間地頭進行實地調研,了解農戶在青稞全流程生產管理中的困境,向農戶耐心講解青棵收獲機械在提高效率、減輕勞動強度等方面的優勢。實地演示,使農戶直觀了解青稞收獲機械的應用優勢,引導農戶逐步接受青稞收獲機械。
(2)建立健全售后服務體系
政府部門關注農戶購置青稞收獲機械的資金困境,出臺相關政策,給予財政補貼,減輕農戶購置青棵收獲機械的資金壓力。考慮到單個農戶購置青稞收獲機械壓力較大,鼓勵農民組建合作社,根據當地青栽培規模聯合購置大型收獲機械,共享資源,此舉既能夠發揮機械設備生產力優勢,又可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此外,針對農戶在使用青稞收獲機械時可能遇到諸多問題的現狀,建立健全售后服務體系,了解農戶對機械設備的應用情況,提供無微不至的技術指導和售后服務,減輕農戶使用青稞收獲機械的后顧之憂。定期組織培訓活動,使農戶逐步掌握青稞收獲機械的操作方法和基本維護技巧,規范操作,降低故障率,青稞收獲機械發生故障后及時處理,縮短故障持續時間。
3、實施青稞收獲機械購置補貼政策
資金不足是阻礙農戶購置青稞收獲機械的重要因素,政府設立專項資金,為農戶提供補貼,為農戶購置小型、中型、大型青稞收獲機械提供不同的補貼額度。在政府的支持下,降低農戶購置青稞收獲機械的初始投資成本,提升農戶購置熱情,根據自身需求采購青稞收獲機械。政府以保證公正和透明為前提實施青稞收獲機械購機補貼政策,明確補貼申請標準和申請流程,客觀審核農戶資質,對符合資質的農戶提供補貼政策。相關部門嚴格監管補貼資金,確保資金惠及于民,杜絕腐敗行為。政府加強宣傳也有利于提高青棵收獲機械化水平,幫助農戶了解青棵收獲機械的應用價值,使農戶認識到機械化收獲對青稞生產的重要性。例如,正確認識青棵收獲機械在提高效率、減輕勞動強度以及節約成本等方面的優勢,農戶對機械設備的投資回報持認可態度后,有利于強化農戶的購機信心。此外,還可通過貸款服務減輕農戶購置青稞收獲機械的資金壓力,提供低息貸款、融資租賃等服務供農戶選擇,使農戶順利購買青棵收獲機械,高效進行青稞生產活動。
綜上所述,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推廣青棵機械化收獲技術勢在必行,農業技術人員根據青棵栽培條件做好機械設備及配套技術的宣傳、指導等工作,同時重視機械化收獲導致青棵損失較大的問題,通過精選品種、優化機械設備等方式減少青稞損失。政府和相關機構正確引導農戶了解青棵收獲機械利用價值,提供政策支持,減輕農戶購機的資金壓力。隨著青稞機械化收獲減損技術的發展,將進一步提高青稞收獲的機械化水平,促進農業生產活動高效進行,提高農業生產經濟效益。
(作者單位:812399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農牧水利綜合服務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