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交旅融合理念的發展,服務區與其所在地方經濟發展等關系越來越密切,在服務區與周邊建立專用通道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該研究提出一種服務區綜合評價模型,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分析影響高速公路服務區“開口子”工程布局規劃的因素,對服務區“開口子”布局進行系統研究,以此來指導服務區“開口子”工程實施。研究結果表明:綜合評價模型可以很好地選出適合“開口子”的服務區,據此來實施服務區“開口子”可以強化綜合交通網絡有機銜接,完善公路網絡結構功能,可以為其他地方開展服務區“開口子”工作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服務區“開口子”;布局方案;影響因素分析;綜合評價模型中圖分類號U491.8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8949(2025)08-0037-03
0 引言
服務區是高速公路重要的服務設施,是停車休息、加油、餐飲、購物的主要場所,在公眾出行服務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服務區“開口子”[指在服務區設置收費出入口,車輛既可以通過服務區收費出入口進入或駛出高速公路,也能從高速公路主線和地方道路側進/出服務區[2,并相互流通。近年來,全國各地掀起了在服務區“開口子”的熱潮,多個地方紛紛通過服務區“開口子”工程,加強高速公路與地方的聯系,優化提升高速公路出入口布局,擴大高速公路服務覆蓋面,推進重要景區和鄉鎮便捷通高速。如重慶的包茂高速板溪服務區、河北的太行山高速邢邯段沙河服務區、貴州的滬昆高速清勝段龍宮服務區、福建的甬莞高速寧德林厝服務區等,均設置了ETC車道,允許ETC小客車直接駛出高速進入景區。與此同時,甘肅省[3和福建省還批量規劃實施了多個服務區“開口子”工程,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引領示范作用。服務區“開口子”可以完善高速公路路網結構功能,充分發揮高速公路在城鄉之間的“輻射帶動”作用[4,同時提升高速公路供給能力,因此越來越受到各地方的歡迎。
1工作意義
高速公路服務區是人流、車流、信息流等聚集地,也是民生服務窗口。按照相關行業規劃文件的要求,加快推進服務區“開口子”工程實施是落實“加密高速公路出入口、拓展服務區經營業態”重點任務的重要舉措之一,是推動高速公路服務區與普通公路互聯、與鄰近鄉村相通,全面拓展高速公路輻射范圍和服務功能,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出行需求,助力打造開放式服務區,推動服務區與關聯產業深度融合,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是助力落實建設新時代交通強國宏偉目標,提升高速公路服務質量和發展效益的務實舉措。為更好實施服務區“開口子”工程,需在規劃階段充分做好工程點位、總體規模、實施計劃等的研究論證,處理好近期與遠期、存量與增量、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等方面的關系,切實發揮交通運輸的支撐引領作用。
2 工作概述
在高速公路服務區“開口子”的點位規劃布局工作中,該研究采用了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層層遞進的方式。首先是確定服務區“開口子”總體布局原則,綜合考慮各項影響因素構建高速公路服務區綜合評價模型,通過綜合評價模型計算得出綜合評分值并排序,接著按照總體原則以及各工程的布局原則,依據各項工程對服務國省級經濟開發區、市縣鎮出行及開發、交通樞紐及旅游景區等功能區的符合性,綜合考慮基礎設施供給、運營服務提升、產業融合發展、綠色公路建設、相關主管部門和附近群眾出行等各項需求,經過實地調研調整后得到最終的布局方案。
3 布局規劃原則
(1)服務重要節點原則
優先考慮位于經濟開發區、旅游景區、重點鄉鎮等重要節點周邊,能較好地起到“引車上路”“增收引流”作用的服務區增設出入口,打通服務區與地區之間的聯系通道,拓展服務區功能,促進與地區經濟的聯動發展。
(2)特色服務區優先考慮原則
服務區“開口子”工程應重點配合完善地方特色服務區的配套設施建設,打造開放式服務區,深入聯動服務區與地方文旅產業,拓展服務區經營業態,為高速公路服務區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并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3)匹配交通需求原則
應優先考慮選擇所在高速公路主線交通量較高、鄰近互通收費站距離較遠或鄰近互通收費站常態化擁堵的服務區;考慮便捷周邊居民出行,能較大程度改善運營服務質量,實施“開口子”工程的必要性相對較強的服務區。
(4)建設條件成熟原則
應結合服務區周邊地理位置環境與路網條件等因素,統籌考慮區域經濟產業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等發展規劃,并考慮服務區交通組織,選取工程建設條件切實可行、實施難度可控、交通組織流線順暢的服務區。
(5)協同集約發展原則
統籌規劃服務區所在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與服務區“開口子”工程,合理規劃布局服務區基礎設施與交通組織流線,推進服務區“開口子”工程與服務區所在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同步實施,集約利用土地資源。
4綜合評價模型
為保證服務區“開口子”工程實施點位布局方案的科學合理性,該研究依據布局原則,以高速公路服務區作為研究對象,構建了高速公路服務區綜合評價模型,定量分析表示各服務區實施“開口子”工程的必要性。
4.1 模型影響因素分析
綜合考慮影響服務區實施“開口子”工程的各項影響因素,模型選取了縣域經濟指標、服務區所在路段主線交通量、與鄰近收費站的距離、鄰近收費站出入口交通量及通行能力負荷作為定量影響因素;選取特色服務區建設、可服務的旅游景區及重點鄉鎮、服務區占地面積、服務區所在地地形地貌、周邊路網條件、工程實施難易程度等作為定性影響因素。并且為了消除各影響因素之間量綱和數量級差異帶來的影響,確保結果的可靠性,對各影響因素進行標準化處理。同時根據影響因素與高速公路服務區的關系將其分為內部影響因素和外部影響因素。具體分析如下。
(1)內部影響因素
1)服務區所在路段主線交通量:服務區所在路段主線的交通量將直接影響駛入服務區的車流量大小,進一步影響服務區“開口子”工程的實施效果,因此將服務區所在路段的主線交通量作為主要評價因素。
2)與鄰近收費站的距離:服務區“開口子”工程可推動高速公路服務區與普通公路互聯、與鄰近鄉村相通,解決服務區前后收費站距離遠,增設常規互通收費站工程條件差等問題,切實解決服務區周邊人民群眾的出行需求,進一步拓展服務區功能,完善高速公路網絡結構功能,因此,該研究將服務區與鄰近收費站的距離作為重要考慮因素。
3)鄰近收費站出入口交通量:在服務區增設出入口后,除了可吸引服務區周邊交通量外,還會分流鄰近收費站的交通量,鄰近收費站交通量的大小,將直接影響服務區出入口的交通量,因此需要重點考慮。
4)鄰近收費站出入口擁擠度:該項目在服務區增設出入口后,分流鄰近收費站交通量,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鄰近收費站擁堵情況,因此,考慮將鄰近收費站出入□擁擠度作為重要評價因素。
5)特色服務區建設:特色服務區指有條件展現某一方面或多方面亮點,具備一定的資源稟賦,如在建筑景觀、經營業態、地域文化、周邊資源等方面具有鮮明優勢或潛力,充分結合當地文化、特產、周邊旅游資源等,極具地方風格的特色服務區,在特色服務區“開口子”具有更好地吸引車流量、促進消費的作用。
(2)外部影響因素
1)縣域經濟指標:地方經濟的發展必然導致原材料、產品和人員的流動增多,從而增加高速公路交通流量,此外,地方經濟的發展將影響服務區外連接線的建設,進而影響“開口子”工程的實施效果。因此,該研究將服務區所在縣域經濟環境作為實施“開口子”工程的重要評價指標。
2)經濟開發區:國家級、省級開發區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對外開放的穩定器、創新發展的主引擎、區域協同的先鋒隊,良好的交通條件是其快速發展、充分發揮區域經濟引領帶動作用的基礎條件之一,因此在對該工程的布局研究中,將開發區作為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3)旅游景區:旅游景區是重要的交通集散點,大型旅游景區對于周邊區域路網的交通運行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在布局方案研究中,考慮將旅游景區作為重要影響因素之一進行詳細分析研究。考慮到景區等級劃分、知名度等直接影響景區的游客量,進而影響景區對周邊路網的車流吸引力,該研究重點分析4A級及以上等級景區。
4)重點鄉鎮: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鋪開,城市、城鎮與鄉村之間的交流需求持續增長,高速公路串聯鄉鎮,聯絡城市的銜接功能日益突出,其供給能力和服務水平決定了其對沿線地區經濟發展的輻射帶動效果。推動高速公路與普通公路互聯、與鄰近鄉村相通是該項目實施的重要意義,因此,考慮將該研究增設的高速公路出入口可服務的重點鄉鎮作為模型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5)工程建設條件:工程建設條件影響分析是項目實施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與工程實施難易程度、工程投資等息息相關,將直接影響工程實施效果,因此考慮將各服務區實施“開口子”工程的建設條件作為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4.2 評價模型構建
以模型中各影響因素指標的計算結果(做無量綱和標準化處理后)建立熵權法評價模型(重點是確定各影響因素的權重)。
(1)建立評價指標數據矩陣
統計各服務區的各項指標值,可得如下指標數據矩陣:

式中, x ( i , j ) ( 第 i 個服務區,第 j 項指標值。
(2)計算指標熵值
得到標準化矩陣。進一步可計算服務區 i 指標 j 的熵值 

式中,
, k 為常數且 k gt; 0 。當所有服務區某一項指標 j 均相同時,有
,同時
取得極大值 k l nn 。若令
則有
。
(3)確定離散系數與權重系數
離散系數定義如下:

式中,
——離散系數,同一指標在各個服務區之間的差異性越大,指標對于評價指標體系的重要度越高,其值越大。當所有服務區的一項指標j均相同時,其值為1。
權重系數定義如下:

式中,
(204 指標 j 的權重系數。
(4)計算綜合評價值

式中,
—各路段的綜合評價值; p —-1的冪指數,當指標為正向指標時, p 取 0 ,當指標為負向指標時,p 取1。
4.3布局方案
在具體點位篩選布局中,該研究首先依據高速公路服務區綜合評價模型得出的綜合評分值,初步篩選出評分排名前50的服務區,按照總體原則以及各工程的布局原則,進行第一輪的初步篩選;之后,再依據各項工程對服務國省級經濟開發區、市縣鎮出行及開發、交通樞紐及旅游景區等功能區的符合性,進行第二輪篩選;然后,再綜合考慮基礎設施供給、運營服務提升、產業融合發展、綠色公路建設等各項需求,進行定性分析,得到布局方案;最后,綜合考慮省市行業主管部門、建設單位、運營單位、地方群眾等各方意見,最終選定該研究所規劃的高速公路服務區“開口子”工程項目清單與布局方案。并考慮需求迫切程度、工程難度、地方投資意愿,結合服務區所在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等制訂實施計劃。
5下一階段工作
在完成服務區“開口子”點位布局的選定后,結合服務區所在高速公路不同方向的交通量、服務區不同分區的車流量、服務區周邊的工程條件等因素,對服務區“開口子”的位置和收費車道規模做工程可行性研究。該研究主要考慮在服務區一側設置一處雙向進出口通道,設置1入1出的
自助發卡/繳費混合進出口車道,在服務區和互通之間增加半副ETC門架收費站,同時,高速公路服務區“開口子”收費系統盡可能考慮納入相鄰常規收費站,如遇技術條件不可行、距離過遠、工程造價高等特殊情況,則考慮設置獨立收費站,在保證服務區“開口子”實施效果的同時盡量控制工程規模,避免資源浪費。
實施服務區“開口子”完成后,將助力進一步構建完善“功能完善、服務規范、特色鮮明、智慧低碳的現代化高速公路服務區體系,強化高速公路與重要開發區、旅游景區、重點鄉鎮的互通互聯,改善偏遠地區出行條件,方便服務區周邊居民更便捷上下高速,進一步滿足高品質、便捷化的出行需求,有效推動城鄉融合,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和共同富裕,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6 結語
高速公路服務區“開口子”工程需要做好與周邊產業園區、重點鄉鎮、旅游景區的結合,充分發揮高速公路的帶動作用,從以服務區為本位的“服務區+”模式轉向區域服務模式,在前期階段做好規劃布局研究,以實現“服務區”與“地域”的融合,進一步促進高速公路沿線產業的轉型升級發展,真正實現服務區“路衍經濟的建設開發,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肖英潔.高速公路開放式服務區布局規劃研究[D].重慶:重慶交通大學,2013.
[2]李齊麗,于斌,高嘉蔚,等.高速公路開放式服務區選址適宜性評價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22(S2):142-148.
[3]張麗娟,常承宗,魏孔友,等.高速公路服務區路衍經濟開發策略——以會寧服務區為例[J].運輸經理世界,2023(24):40-42.
[4]高建平.高速公路開放式服務區功能定位方法[J].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