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的兩次報告,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石油人為祖國的能源發展貢獻力量。
在歷史的長河中,總有一些瞬間熠熠生輝,成為人們心中難以磨滅的記憶。
著名作家魏巍曾兩次為石油學院的師生做報告。1955年5月,他發表致北京石油地質學??碧疥爢T們的送別辭——《祝福走向生活的人們》,至今已70周年了。1983年5月,魏巍又親臨。那一段時光,不僅是學院發展歷程中的重要篇章,而且是無數石油人心中永恒的精神印記。筆者見證了這一段歷史,聆聽了魏巍的《與石油戰士談心》的大型報告,銘記至今。
為祖國找石油
長江大學石油學科源于1950年8月著名地球物理學家翁文波院士創辦的上海高級地球物理勘探培訓班。
1951年,上海地球物理勘探培訓班與錦州煉油專修班、石油管理總局直屬的北京材料管理訓練班合并組建北京石油工業專科學校,首任校長為留美歸來的溫可門教授。
北京石油工業??茖W校,是新中國最早成立的三所石油學校(北京石油工業專科學校、大連石油工業學校、西北石油工業學校)之一。當時,高探班招收的學生主要為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重慶大學的在校生,招收后這些學生改學石油專業。
新國中成立之初,國家對石油工業非常重視。1950級的招生廣告和1952級的錄取學生名單,都刊登在《人民日報》和《光明日報》上。
1955年5月,學校即將更名為石油工業部北京石油地質學校。1952級石油地質、野外地球物理專業146名學生即將畢業,1955屆為北京石油地質學校首屆中專畢業生。

學校決定給應屆畢業生召開一個“走向生活”的座談會。1955年5月,時年35歲的魏巍應邀為北京石油地質學校(現長江大學)第一屆畢業生送行。當時的雜志《中國青年》正在開展“什么是幸?!钡拇笥懻?,魏巍發表了《幸福的花為勇士而開》的長文。這篇文章在石油地質學校的師生中引起了強烈共鳴。魏巍先生與長江大學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石油情緣自此拉開序幕。
在為160多名畢業生送行時,魏巍發表了《祝福走向生活的人們》的講話。他勉勵畢業生到邊疆去、到西部去,為祖國找石油,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
魏巍深情地凝視著勘探隊員們出征,期待他們在工作中取得成果,讓石油塔在他們留下腳印的地方林立,更希望他們在艱苦的環境中成長。相信若干年后,當他們為祖國的建設做出貢獻時,人們不會忘記他們的付出,會為他們感到驕傲。
和石油戰士談心
時間一晃而過。
1983年5月,石油部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在江漢石油學院盛大召開,會期從5月16日持續至22日。會議意義非凡,旨在全面總結交流近年來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寶貴經驗,深入剖析石油院校當前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并探尋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同時積極探討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方向。
時任石油部教育司副司長陳鴻番全程主持會議,多次就加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發表重要講話。魏巍的到來,更為此次會議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魏巍以《班門弄斧雜談》為題,針對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發表了精彩講話。他在報告開篇,便給予廣大思想政治工作者高度的評價與鼓勵。他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門學問。它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蛘哒f,它是把科學和藝術融為一體的這么一門科學。同志們常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就是藝術,曉之以理就是科學。它既是藝術又是科學。搞好這門工作的人,當然就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專家。”隨后,他從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社會主義時期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以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三個方面,為參會代表帶來了一場深入淺出、發人深省的報告。
5月20日,魏巍為江漢石油學院全體師生員工舉辦了一場主題為《與石油戰士談心》的大型報告會。在報告會上,魏巍先生深情地回顧了28年前為江漢石油學院前身,即北京石油地質學校第一批畢業同學送行的難忘往事,講述了他與石油教育結下的深厚情誼。在報告中,他緊密圍繞當時學生們關心的現實問題,針對性地探討了五個重要話題:到石油學院是不是“路走對了,門進錯了”;好兒女志在四方,何必“死守長江一線”;論“道德和精神多少錢一斤”;論“馬克思能當飯吃嗎”;為人民服務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
這些話題,貼近學生的生活與思想實際。魏巍用通俗易懂卻又深刻有力的話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他的每一句話都飽含著對我國石油事業的熱愛和對青年學生的殷切期望,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學生們前行的道路。
報告臨近尾聲時,魏巍滿懷激情地為石油戰士們寫下了一首充滿豪情壯志的《石油戰士之歌》:“安身石油戰線,報效祖國母親。走遍海角天涯,為石油獻我青春!”
話音剛落,會場上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這掌聲中,既飽含著師生們對魏巍的崇敬,也彰顯了他們對投身石油事業的堅定決心。
緊接著,魏巍又分享了一首1955年為石油戰士們送行后創作、一直未曾發表的小詩——《我騎著紅馬》。“我騎著紅馬飛到新疆,我聽見滿山遍野都在歌唱。看山外并不見一個人影,也不見一個牧羊姑娘。莫非這是大戈壁的風沙,可風沙聲哪有這樣響亮?原來呵,這聲音來自地下,是石油卷起了洶涌波浪…我說:你不要把我們的年輕人冤枉!看那邊是誰邁著通通的腳步。他們啊,已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
他高聲朗讀著,現場掌聲雷動,歡呼聲此起彼伏。這首詩以獨特的視角,展現了石油戰士為祖國石油事業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以及石油對于祖國發展的重要意義。
魏巍的《與石油戰士談心》報告會,無疑是一堂生動且深刻的理想前途教育課,是一場震撼心靈的思想洗禮。這場報告會在師生的心中種下了理想的種子,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石油人投身石油事業不畏艱難險阻,為祖國的能源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段歷史,不僅見證了魏巍先生與石油教育半個世紀的深厚情緣,而且成為石油院校傳承精神、砥礪前行的強大動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