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好傳統油氣和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項目之外,投資虛擬電廠業務成為國際石油公司(IOC)重要戰略選擇。
轉型正朝著低碳化、電氣化方向前行。作為能源行業的重要參與者,國際石油公司(IOC)在做好現有主力油氣業務的基礎上越來越注重電力業務領域的開拓。就目前的表現看,投資虛擬電廠項目成為其重要戰略選擇。
虛擬電廠的主要功能是通過數字化、智能化平臺聚合包括“光伏、風電、儲能、電動汽車、可控負荷、需求響應”等在內的分布式能源,統籌優化,實現實時優化調度、調劑余缺和電力交易,為用戶提供類似傳統電廠的調峰、調頻、備用等輔助服務,同時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其核心價值在于平衡電力供需波動,緩解可再生能源間歇性問題帶來的電網穩定性沖擊以增強電網的靈活性;降低電力系統的投資成本,減少化石能源調峰依賴;促進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消納。
從油氣行業現階段的實踐看,在國際油價波動、碳稅政策收緊、ESG投資要求的驅動下,國際石油公司從化石能源向“油氣+綠氫+電力”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虛擬電廠成為連接油氣主業(如煉廠、加油站)與新能源業務的紐帶。國際石油公司發展投資發展虛擬電廠,是兼顧現階段發展需要與未來發展需要、搶占市場高地的重要戰略選擇。
國際石油公司發展虛擬電廠,目前主要通過以下幾種途徑。一是自建數字化平臺整合分布式資源,提供虛擬電廠運營服務。典型的案例有殼牌在荷蘭收購虛擬電廠公司項目,整合2萬戶家庭光伏+儲能,推出總容量超200MW的項目,通過動態電價和需求響應參與電力市場。二是發展合作與聯盟,與科技公司、電網企業合作開發相應項目。比如,道達爾能源與特斯拉合作開發法國虛擬電廠,聚合5萬戶家庭儲能系統;Equinor與西門子合作開發挪威海上風電+虛擬電廠協同項目。
數字化技術、區塊鏈技術,是支撐虛擬電廠項目的核心與關鍵技術。目前,國際石油公司在發展虛擬電廠的實踐中主要面臨以下挑戰與風險。一是技術與數據不兼容的壁壘。其表現在分布式資源異構性強,需兼容不同設備協議,具有一定的技術難度。二是政策與市場不確定性。各國電力市場規則差異比較大,需要在規則和政策方面統一。三是投資回報周期長。虛擬電廠需要達到一定規模化部署水平才能盈利,而前期基礎設施硬件投入高,需要必要的補貼,但目前存在的問題恰恰是補貼退坡。四是傳統油氣業務與電力業務的管理架構、人才儲備方面存在著不匹配。
我國在“雙碳”目標的驅動下,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裝機持續穩定增長。對標碳中和目標,未來新能源裝機規模依然有較長的增長期。由于新能源裝機規模越大,面臨的挑戰就越多,對穩定性供應的要求就越高,因此未來發展虛擬電廠的迫切性就越強,參與的主體會越來越多。為加快推進虛擬電廠發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局近期聯合發布了《加快推進虛擬電廠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鼓勵能源企業、能源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及其他各類企業積極投資虛擬電廠。石油石化行業將依托資源與技術優勢,通過虛擬電廠業務在能源轉型與能源革命征程中展現新的作為。
責任編輯:周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