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僅國內出版的圖書就有幾十萬種,如何在書海中選出圖書館所需要的書,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也是一份細水長流的工作。從接收新書書目到查重,再到判斷每一本圖書是否值得采購,最終確定采購的復本,形成書籍采購清單并向供應商報訂,每一個環節都需要選書人專業的考量。
選書人,在圖書館界有另一個稱呼,叫采訪工作者。這里的“采訪”不是新聞領域的采訪,而是指選書過程中很重要的采書、訪書環節。蘇州工業園區圖書館有一支專業選書團隊,此外還不定期地收集各行業的專家、高校教授的推薦書單
圖書館選書為人找書,為書找人
選書既是一項慢工細活,也是一項技術活。選書人需要閱讀大量的圖書,但并不是每本書都完整閱讀,選書要結合內容介紹、圖書自錄、作者知名度、書籍評價等要素。實際上,選書人會根據讀者喜好和圖書館內的館藏規劃調整選書方向。而不同的選書人看重的點也會不一樣,比如一本小說,作者的知名度、得獎與否相對來說就更重要;如果是一本計算機語言的圖書,就要看館內同類的圖書借閱量及館藏數量,這類圖書的出版社也會納入考量因素。此外,著作方式(是著、編還是編著)、價格、裝幀方式等也會影響選書人的最終決定。
約翰·克頓·丹納在《圖書館入門》中對于公共圖書館理想選書人進行了形象建構:“這個人共得是個書蟲,有豐富學養,能帶領孩子們閱讀好書。但他又決不能是個書呆子,不宜過于沉湎于書籍,要多出來走走,以免與底層老百姓脫節,無法了解低學歷人群的需求。”
蘇州工業園區圖書館的選書人團隊將這一概念具象化,他們從小就愛好閱讀,工作后更是成為書海中奮力遨游的書蟲。曾立群是這支團隊的負責人,也是蘇州“尋找城市選書人”活動的主創之一。她在圖書館工作了23年,從高校圖書館到城市圖書館,始終深耕館藏建設,因此有著豐富的選書經驗。
選書人大量的工作是在電腦前完成,因此對他們來說,選書最大的困難和挑戰就是用眼過度引發眼睛疲勞。而遇到書展,可以線下選書,就可以讓眼晴稍稍放松下。去年江蘇書展,圖書館的選書團隊到現場選書,收獲了不少印制精美的圖書。像藝術類以及少兒繪本這類書籍,光是根據網上的書目和圖片很難感受到書籍的質感,只有去現場看,才能夠真正了解到這些書是否適合采訪。
面面俱到,冷門也要收藏
20世紀50年代,圖書館界流傳著一句話:“為人找書,為書找人。”這句話被圖書館的選書人視為“職業信念”。圖書館面向不同年齡段的所有讀者,因此要求藏書相對要全,中圖法的22大類的書都要入藏,選書要兼顧通俗和專業。
目前,蘇州工業園區圖書館館藏170多萬冊書,而每年更新入藏大約7萬冊新書,覆蓋包括社區閱覽室、鄰里中心分館、24小時圖書館、共建單位在內的300多個服務點。如此巨大的選書量,對選書人來說,沒有捷徑可以參考,只能一頭扎進書的海洋里。
要如何選到讀者需要的書,這就要求選書人關注讀者借閱情況、社會熱點趨勢、地域特色等。比如,科技類圖書除了考慮到出版社、暢銷、通俗易懂之外,還會側重蘇州工業園區重點產業和區內高校專業設置。

“有些好書不一定是讀者當下一定會借閱的,但這些書有收藏價值,那么也會納入我們的書單。因為圖書館本身就有藏書的功能和社會教育、引導閱讀的職能。”比如,由于蘇州工業園區和新加坡的淵源,蘇州工業園區圖書館也會將與新加坡有關的圖書作為主題館藏;草鞋山考古遺址公園開放后,圖書館相應地增加了考古類的書籍以供讀者借閱;金雞湖畔當代美術館正在籌建,圖書館也會關注當代藝術書籍。“我們希望圖書館在書籍采購中花的每一分錢,對讀者來說都是需要的、有用的。”圖書館選書人表示。
是讀者,也是選書人
如果把選書人的概念再放大一些,每一位愛讀書的市民都可以成為城市選書人。選書的方法也很簡單,讀者點開“書香園區”小程序,單擊界面中部的“我要推薦”按鈕,就可以向圖書館推薦圖書進行采購再借閱。
2015年起,圖書館舉辦了線下“你選書,我買單”的活動,這是圖書館開放大眾選書人的初嘗試。自2022年起,蘇州工業園區圖書館與誠品蘇州聯合推出“尋找城市選書人”活動,再次把選書的主動權交給讀者。圖書館聯動誠品書店、鐘書閣、坐忘書房、鳳凰書城等特色書店,引進中信出版社、99讀書人、后浪等國內知名出版機構、作家、學者、行業精英,聯合蘇州電臺等文化媒體共同參與城市閱讀建設,搭建一個鏈接讀者和市民的閱讀平臺,串聯市民的詩意人文精神生活。活動以讀者體驗和書為核心,每年開展四次閱讀交互活動,以尋找城市選書人主題書展為主,配套現場活動引領閱讀,以閱讀we吧為載體在園區巡游推廣,同時打造線上線下多層交互的“各書己薦”閱讀交流平臺。2024年,“尋找城市選書人”活動參與人數高達15萬,選出了近10000冊書。
可以說,“尋找城市選書人”這個活動以書為媒,讓寫書人、做書人、選書人與讀者零距離交流,激發讀者的閱讀需求。在這里,選書人不僅是書籍的篩選者,更是閱讀推廣的重要力量。
對于想要進人選書行業的年輕人,在熱愛閱讀這個基本條件之外,還需要培養廣泛的閱讀興趣,不能只局限于個人感興趣的范圍,要有意識地關注社會的方方面面,才能為不同的對象選書。在工作之外,曾立群也為家人朋友選書,他們買書前都習慣性咨詢她,請她推薦一本合適的書,她也會做一番功課后給予買書的指導意見。選書,已不僅僅是一份工作,而是和她緊密相連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