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9月23日在接見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時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探月工程成果凝結著我國幾代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從一個側面展示了我們這些年在科技上取得的顯著成就,充分展現了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
標志性成果 科技自立自強取得顯著成就
“不斷刷新的月球探索新高度,見證了中國人迎難而上、勇攀高峰的不停腳步。”受到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接見,嫦娥六號任務總設計師胡浩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20年來,探月工程從零起步,我們向先行者學習,但絕不是亦步亦趨效仿,而是敢于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堅持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一張藍圖繪到底,如期實現了目標。”
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藍圖繪夢”到“奮斗圓夢”,我國一代代航天人堅持自力更生、自主創新,推動航天事業實現歷史性、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長征五號系列運載火箭攻克247項關鍵技術,送“嫦娥”飛天,也有力支撐了一系列航天強國標志性工程的成功實施。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總指揮、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王玨備受激勵,深感繼續創新的緊迫。
“長征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研制團隊將牢記總書記囑托,把航天強國和科技強國建設的宏偉藍圖化作一步一個腳印的實干行動,用更多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和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成果,進一步提升我國探索宇宙空間的能力。”王玨說。
弘揚探月精神 進一步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一棒接著一棒,一環扣著一環!”20年探月逐夢,嫦娥六號任務地面應用系統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左維長期參與其中,眼下她正和同事一起對嫦娥六號月背樣品進行制備、分裝,“探月工程不僅把中國印記成功留在月球上,也讓中國開啟了月球研究新篇章。我們要繼續努力做好月球樣品科學研究,為建設航天強國、科技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再向深空探索 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佳木斯66米深空站、喀什35米天線組陣系統……探月工程深空探測網的最前端設備,不僅為嫦娥六號采樣返回任務實時“保駕護航”,未來更有望為更復雜的深空探測任務提供保障。
“我們歡迎中外科學家按照月球樣品管理辦法,積極申請,一道開展月球樣品研究。”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關鋒表示,將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繼續敞開胸懷,深入推進多種形式的航天國際交流合作,同各國分享發展成果、完善外空治理,讓航天科技成果更好造福人類。
(選自《光明日報》2024年9月25日,有刪節)
◆賞析
文章聚焦中國航天事業發展,通過講述嫦娥六號任務等標志性成果,展現了中國航天人自立自強的精神品質。從技術突破到精神傳承,再到國際合作,全面呈現了中國的航天成就及意義,體現了航天事業對國家發展的重大價值,字里行間充滿了民族自豪感。
◆思考
中國的航天事業在不斷的探索與發展中取得眾多成果,這對提升中國在全球科技領域的影響力有哪些重要作用?請結合文中的航天成就及國際合作相關內容,設想未來中國航天將如何進一步拓展國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