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破舊的老巷盡頭有一堵飽經風霜的石墻,石墻間的裂縫縱橫溝壑,布滿苔蘚,最吸引我的就是那小小縫隙里艱難求存的一棵小樹。
小樹沒有主干,仿佛風一吹就會被攔腰折斷。枝丫稀少,頂上零星長著幾片翠綠的、極小極小的葉子,因為營養不良而微微蜷曲著。但小樹的根系卻異常龐大。主根系粗壯蜿蜒,深深地扎進石縫中,只為了汲取更多的營養,其他根細細密密如同蜘蛛網般向石縫外延展。
幾個月后,我再經過這條小巷,竟發現小樹那細細密密如同蜘蛛網般的根系共同匯聚在另一個更大的石縫中。枝條變得密集,主干也粗了不少。枝頭上的葉子十分茂密,還有許多嫩綠的剛冒出頭的小葉子,正好奇地探著腦袋打量著這個世界,為那斑駁單調的石墻填涂了些許亮麗的色彩,為這條破舊的老巷增添了蓬勃的生命力。我想幾個月后,甚至幾年后,這棵小樹的根系突破重重阻礙,將扎滿這堵墻的每一個縫隙,它會汲取營養,努力地向上生長!
這一棵小小的墻角之樹,用它那艱難求存的過程告訴我,如果無法改變環境,與其自怨自艾,不如尋求突破,逆境求生。
老師小評
小作者不僅用詞精練,還擅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如“蜘蛛網般的根系”“好奇地探著腦袋”,生動展現小樹艱難求生的姿態。習作最后啟發讀者面對逆境時應如小樹一樣尋求突破、逆境求生,升華習作中心。
【作者系福建連江縣教師進修學校第二附屬小學五·3班學生,指導并置評:謝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