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水。是水賦予了我生命的第二性。
在北方,尤其是西北,因常年干旱少雨的緣故,鮮有像江南那種隨處可見的曲流小溪甚或池塘湖泊。大概是“物以稀為貴”罷,生長在我們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都深切地愛著水。這一點,從人們對雨的態度便可了然。在北方,雨是莊稼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是孩童們滋養心靈的汨汨甘霖。招待客人的大人們倘若遇著一場雨,那便是老天“洗塵”,萬事大吉。而“撐著油紙傘”,與心愛的人徘徊在“寂寥的雨巷”,也成了戀愛中的青年男女最浪漫的想象。
幼時的我,要是在野外碰上一處因下雨形成的臨時水池,便歡欣鼓舞,恨不得跳進去撲騰兩下,好讓自己全身心地浸潤在這片天賜的流蘇之中。但真正把我推向與水相互交融之境的,是游泳,以及引導我游泳的爸爸。
“虎子去學游泳吧,學會了就能和爸爸一起去水庫游泳了,正好還能減減肥!”他笑著和我說,溫柔且堅定,像是替我做著重大抉擇的人生導師一樣。我就這樣被爸爸連哄帶騙甚至強壓著送進了游泳館。這是我與水的第一次正式“交鋒”。這一年,我十歲。
喜歡水是一回事,把身體或者生命交給水卻是另一回事。一開始因為害怕,我連手臂和腿腳都伸不直,呼吸也沒有規律,所以經常嗆水。好在我遇到一名認真負責的好教練。他耐心地指導和訓練我的動作,讓我慢慢增強對水的感知力和控制力,最關鍵的是逐步引導我走出對游泳池的恐懼心理。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我驚奇地發現,作為一個從沒下過水的北方旱鴨子,自己竟然莫名地有著良好的水性,只是礙于心理原因,一時間放不開手腳。在教練科學且悉心的指導下,我不僅很快學會了游泳,還掌握了諸多實用的游泳技巧,泳技也有了大幅提升,起碼在游泳池這方小天地內,我是可以來去自如的了。
正當我沉醉在以游泳為消遣的喜悅當中時,爸爸卻不顧全家人反對,執意要把初學者的我帶去一處野水庫游泳。一是他覺得泳池里的水放了很多消毒劑,對身體不利,而那處水庫是我們當地游泳協會的“駐泳地”,不僅水質好,而且爸爸還是其中的會員,對周邊情況也比較熟悉。二是他覺得我一個并非以游泳為業的人,不應該僅僅滿足于泳池內的歡愉,便“不忘初心”地把我從游泳館帶到了水庫,轉移了陣地。
如果說第一次面對泳池時我是害怕,那么,這次面對水庫時就絕對稱得上是恐懼了。水庫的野水不同于泳池里的水,它深邃、幽黑,像是一匹潛伏在水下的野獸,隨時都有把我這條剛從魚缸撲騰翻越到江湖中來的魚兒一口吞掉的可能。最初我十分抗拒,一看見那幽黑模糊的湖水,心里就不由得哆嗦。雖不情愿,但又拗不過爸爸,只好壯著膽子跟著游。我身體緊縮,艱難地向下探去,一觸及那冰涼的黑水,肌膚瞬間就如被寒氣包裹入侵一般,凍得我難以舒張開來。爸爸看我游得這么困難,便在一旁鼓勵道:
“別怕,使勁游!活動開了就不冷啦!我跟在你后面護著你呢。”
我咬緊牙關,使勁地把身體拉扯開,手用力地向前撥水,后腿也相配合著往后蹬,掙扎著,用盡全身力氣驅散包裹著我的寒流,奮力地向前游去。因為害怕溺水,我盡力堅持著不停下來,拼命地活動身體,讓身體能暖和起來。在游的過程中,我時不時地回頭看一眼爸爸,確認他是否還跟著我。他也確實一直緊緊看護著我,預防我出現任何意外。知道他一直都在,我也才慢慢安下心來,無所顧忌地游著,游著。而這一游,就是十年。
這期間,不管是泳池還是水庫,只要市區內能找到的可以游泳的地方,基本上都去了個遍。從膽怯、害怕、畏懼,到適應、從容、喜愛,從一開始的如墜深淵,到后來的如魚得水,游著游著,我竟悄悄地喜歡上了這項運動,抑或有游泳相伴的生命形態。而我,最喜歡的游泳陣地,也從安全的泳池變成了最具挑戰性的水庫。在這一艱難的轉變過程中,爸爸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爸爸是個熱愛生活,做起事來專注持久的人。平日里不管工作有多忙,他都會抽出時間進行戶外運動,而游泳,便是他的心頭好。為此他還專門加入我們當地的戶外野泳協會,一有時間就趕去水庫游泳。
那次下水已經是秋天了。本來水就涼,再加上野外保暖措施不足,上岸被冷風一吹,凍得我直哆嗦。回家后便發燒了,只好請假在家休息。媽媽因為心疼我,埋怨爸爸在大冷天帶我去游泳,害得我生病。但我心里明白,爸爸也只是想讓我得到更多的體驗,更何況他一直在保護著我,根本就不會有生命危險。之后我就照例跟著他去游,從下水時的顫顫巍巍,到逐漸適應野水的環境手一伸,腿一蹬,頭一仰沉,嘴一呼吸,一套簡單的動作行云流水般從我身體劃出。
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對爸爸,對水,對生命,都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在我心里,水庫的水不再是幽黑、深邃的了,它開始變得清澈透亮,柔軟潔凈,并散發出一種攜帶泥土和青草芬芳氣息的清香,像是蘊含著生命精華的天使灑落人間的眼淚,賜予這方土地生命和靈性。正因為野水如此純凈,如此開闊,如此包容,每位徜徉其中的泳客才能自在地敞開心胸,與大自然坦誠相待,享受這神圣的洗禮與饋贈,讓疲憊的軀體和焦灼的靈魂獲得片刻休養。我和爸爸相伴游泳數載,對這里的水,這里的一草一木,乃至于對游泳本身,都產生了一種特別的眷戀。
爸爸總說,水是有靈魂、有靈性的。我注意了很久,他每次游泳,不管是什么時候,總是保持著非同一般的專注力,讓身體每個部位都和水維持著穩定的關系,這也使得他能在各種情況下應對自如。記得有一次游泳,天氣十分惡劣,黑云密布,狂風呼嘯,上空還不時劃過幾道亮眼的閃電,水面時時被激起兩三米高的浪頭,壓得人喘不過氣來。我頭一次見到這種可怕的情景,心里慌張無度,但仍盡力閃躲著,浪一過來,就立刻把頭扎到水里去。但因為克服不了內心的恐懼,還是難以招架這兇猛的局勢,一個不留神,便被迎面而來的浪頭打翻,在水里翻了個跟跑,鼻子也嗆了水,難受極了。我叫爸爸上岸,他不肯,說在這樣的浪潮里游泳才更刺激。勸不動他,只好自己先上岸了。
我在岸邊仔細觀察爸爸游泳時的狀態,發現他整個人在漆黑的水上如浪里白條一般,在浪潮間穿梭著,每次抬頭、入水,總能和浪頭保持完美的協調,伸臂和蹬腿的動作也有條不紊,絲毫不受浪潮的影響,甚至還能借浪頭撲過的勢頭,身體向前一順,后腿順而一蹬,向前游得更遠呢。
一開始我以為他是水平比較高,才能做到這般從容。后來在一次交流中,他才說:
“不是水平高低的問題,起碼不是主要原因,關鍵在于你是否專注,能不能和水保持同頻共振。你要放松下來,慢慢地感受水性,感受和水融為一體的感覺…”
爸爸的這番話,我花了四五年的時間,才感悟出一些道理。
游泳的樂趣,遠不止玩水這么簡單。在這數年間與水的親膚摩挲中,我逐漸感知到了自然的生命,人的生命。我們抑或深入綠野碧水之中,抑或自由地穿行在水中,抑或平靜地躺在鏡面般的水上,感受水從身上緩緩淌過的感覺。我們既感恩自然賜予的這片天地,也享受著這種天人合一的奇妙體驗。只有在與水的親近過程中,水的生命和人的生命,才能融為一體。兩個人的生命肌理因水而被煥活,人的到來,為這方天地增添了一份別樣的活力。
我曾不止一次地回憶起多年前和爸爸游泳的情形。那日,日薄西山,被夕陽浸染的天際在連綿群山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鮮艷。一群水鳥一大自然的精靈,在造物主的目送下返棲山林,幾個釣魚愛好者也在此時載歌而歸。我們游在水庫的正中央,看著這番和諧美好的畫面,兩顆相伴而行的靈魂即如置身于無人之境。此時的這片天地,就仿佛是整個世界一般。我們互相看著對方,在夕陽的余暉下,不由得相視而笑。
【作者簡介】王墨涵,男,漢族,2004年8月出生,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人,現就讀于蘇州大學。
責任編輯: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