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泛黃的書卷,踏入宋詞的世界,仿若穿越千年的時光,在歷史的回廊中,與那些才情四溢的詞人共赴一場詩意的邀約。
晨光初現,驟雨初歇,柳永詞中的“楊柳岸,曉風殘月”宛如一幅凄美而又空靈的水墨畫,在眼前徐徐展開。詞人一襲長衫,佇立在楊柳岸旁,看著悠悠遠去的江水,心中滿是離別的哀愁。那說不完的千言萬語,被滾滾長江帶走;那絲絲縷縷的曉風,撩動著瀟瀟疏柳,也撥弄著他的心弦。這畫面,將他凄苦惆悵、孤獨憂傷的情感展現得淋漓盡致,也在宋詞的長河中,留下了一抹令人心碎的詩意,蒙上了一層孤清寂寞的情感。
午后的庭院,靜謐而閑適,李清照筆下的“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將一位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少女描繪得惟妙惟肖。春日里,少女蕩著秋千,額前的汗珠晶瑩,薄薄的羅衣被涔涔香汗滲透著,散發著青春活力。詞中的一字一句,都跳動著青春的脈搏,洋溢著生活的詩意,讓人不禁沉醉在那段純真的歲月里。
黃昏時分,殘陽如血,辛棄疾的“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瞬間將人拉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營帳中,將軍醉意朦朧,卻仍撥動燈火,仔細端詳著手中的寶劍,恍惚間,往昔沙場點兵、金戈鐵馬的場景踏夢而來。詞人的豪情壯志、愛國情懷,在宋詞的天空中綻放出耀眼的光芒,賦予了那段歷史別樣的詩意。
夜幕低垂,繁星點點,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在這靜謐的夜空中回蕩。中秋佳節,月圓人不圓,詞人舉杯對月,酒中既有對親人的深情思念,又有對人生的豁達感悟。在他的詞里,有淚、有笑、有無奈、有釋然,宛如一部人生的史詩,充滿了無盡的詩意與哲思。
宋詞,是古人用才情與心血釀制的一壇美酒,愈品愈醇,愈讀愈醉。在這一方文字天地里,我們領略了人生百態,感受了兒女情長,體悟了家國情懷。以至于后人在喧囂塵世中,得以在宋詞中尋得一方心靈的凈土,沉醉于那永不落幕的詩意之中。
●點評
宋詞是我國古代文學的瑰寶,小作者選取四位詞人代表,展現了宋詞的輝煌成就,可謂構思新穎,匠心獨運。在傳情達意方面,宋詞較之唐詩元曲來說更為出類拔萃,猶如一杯陳釀,芳香四溢。小作者用生花的妙筆,把宋詞描述得生動優美,極富詩情畫意。
【作者系廣東中山市永寧中學曉笛文學社學生,指導老師:甘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