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工商職業學院,重慶400052)
關鍵詞:數字媒體藝術;智能家居;照明設計;交互設計本文引用格式:.數字媒體藝術賦能智慧家居照明設計探究[J].藝術科技,2025,38(4):235-237.中圖分類號:TP37;TU113.6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5)04-0235-03
0引言
在常規的家居照明設計中,技術是最重要的因素,關系到照明設計的效果。而在智慧家居照明設計中,由于用戶的需求發生了很大變化,因此技術因素不再是唯一的要求。智慧家居照明設計強調以用戶的需求和體驗為中心,結合用戶的需求和體驗設計更舒適、更人性化、更個性化的照明環境。這就需要應用數字媒體藝術。利用數字媒體藝術能夠將照明設計由“技術唯一”轉變為“技術與藝術結合”,能夠很好地滿足用戶需求。
圖形學的應用,讓數字媒體藝術創作者能夠獲得圖形生成以及圖形處理能力,從而確保創作者能夠營造出與真實場景幾近相同的場景以及人物形象;圖像處理技術則讓創作者實現了對數字圖像更為優質的優化處理與合成,并將創作者所需要的特效添加其中,從而讓作品的視覺效果更加完美;應用動畫制作技術,創作者能夠實現對三維動畫的精準表現;應用VR、AR技術,創作者能讓自己所創作的作品突破空間限制,觀眾借助視聽設備便可以身臨其境地浸染在虛擬時空當中;應用AI技術,創作者的構思空間被大大豐富,其可以借助AI技術完善自身的藝術構思。
1數字媒體藝術概述
數字媒體藝術是一門融合數字技術與藝術創作的新興學科,以數字技術和現代傳媒技術為基石,將理性的技術思維與感性的藝術思維有機融合,創造出獨特的藝術形式。與傳統藝術表現形式不同的是,數字媒體藝術無論是在創作層面還是在表現層面,均建立在現代數字技術上,有較為寬泛的范疇。
從技術應用的角度加以審視可以發現,數字媒體藝術涵蓋了電子計算機圖形學、圖像處理技術、動畫制作技術、VR技術、AR技術、AI技術等技術類型。這些技術為數字媒體藝術創作提供了不同的價值與功用。例如:電子計算機
2智慧家居照明設計概述
智慧家居照明設計建立在智能化技術的基礎上,依托傳感技術、通信技術以及控制技術等,實現對照明設備的智能化控制[1]。相比傳統的照明系統,智能照明系統無須人工干預,可實現對環境光線變化情況的即時感知,從而實現對照明亮度、色彩以及開閉狀態的智能化控制[2]。在環境光線變暗時,該系統可以自行啟動照明,并根據環境光線的昏暗程度對亮度加以調適。該系統在檢測到室內人員離去時,便會自行關閉照明設備,以此達到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的目的[3-4]。用戶可以借助提前安裝在手機上的 App ,實現對室內照明設備的遠程控制。用戶在歸家途中,可以通過 App 發出信號指令來遙控家中的照明設備;用戶離家忘記將照明設備關閉時,亦可以通過 App 指令發出關閉的信號[5]。
3數字媒體藝術在智慧家居照明設計中的應用策略
為更好地在智慧家居照明設計中應用數字媒體藝術,可應用多模態交互設計,應用動態光影與色彩的創意表達,將數字藝術圖案與照明燈具進行融合設計。
3.1應用多模態交互設計
從技術發展方向來看,多模態交互技術代表著人機交互的前沿,并已被引入智慧家居照明設計領域,能為用戶帶來前所未有的照明控制體驗[6]。
在智慧家居照明控制領域引入語音交互技術,將改變以往用戶依賴人工操作照明設備的局面。依托相應的語言助手,如“小愛同學”“天貓精靈”等,用戶只要在確保電源和網絡連接的前提下,無須手動,就能夠借助語言控制的方式實現對照明設備的便捷化操作。例如,用戶在廚房備餐過程中,發現室內光線變得昏暗,便可以向語言助手發出“廚房開燈”的語音指令,照明系統在接收到指令之后便會啟動,如此用戶不用放下手中的活計就能簡單便捷地滿足自身的照明訴求。從當下的語音交互技術研發情況來看,其已實現對不同語言的識別以及對日常生活語言的深度理解,極大地增強了用戶的體驗感[7]。
在智慧家居照明控制領域引入手勢交互技術,能讓智慧家居照明控制的科技感更為突出。此種技術能夠借助攝像頭有效捕捉用戶手勢,從而讓用戶通過改變手勢實現對照明設備的有效控制[8]。同時,用戶可以自行選擇手勢,如舉手、揮手等,不同的動作會觸發不同的控制命令。借助這種技術,用戶無須直接接觸照明設備就能直接滿足自身的照明訴求。此外,此種技術可以與語音交互技術相結合,從而讓人機交互的效率變得更加高效與便捷[9]。
在智慧家居照明控制領域引入觸摸交互技術,能大大降低用戶對照明設備的操作難度。此種技術在智慧家居照明設計中通常借助觸摸屏等介質實現,用戶無須操作設備上的物理按鍵,而是借助觸摸屏的屏顯提示圖案或文字,實現對照明設備的直觀操控。此種技術能極大地降低用戶使用照明設備的門檻,原因在于觸摸屏的操作提示文字、語音或圖案均非常直觀,一目了然,即便是首次接觸的用戶,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對照明設備的操作[10]。
在智慧家居照明控制領域引入多模態交互技術,能讓用戶獲得前所未有的使用體驗,這表現為用戶可以根據個人的照明設備使用習慣完成操作。例如,在室內光線較為充足的情況下,用戶可以借助觸摸屏控制照明設備;在夜間工作或休息時,可以借助語言控制照明設備;在與親朋好友聚會時,可以借助手勢交互的方式控制燈光顏色變化,從而營造出歡樂的燈光氛圍。總體而言,借助多模態交互技術,智慧家居照明系統可以更精準地領會用戶的使用習慣與意圖,從而達到智能化、人本化的使用目的[11]。
3.2應用動態光影與色彩的創意表達
在智慧家居照明設計領域引入和應用數字媒體技術,將極大地改變傳統照明設備的功能,讓照明設備擁有更豐富的動態光影和色彩表達能力,從而營造出極具感染力的光影效果。具體而言,設計人員可依托算法以及控制系統設計,讓照明設備展現不同的動態光影效果,從而模擬自然光的變化。例如,在用戶準備小憩時,智慧家居照明設備能夠模擬夕陽西下的光影變化,從而幫助用戶更好地休息、放松[12]。
在營造藝術場景方面,智慧家居照明設備亦有獨到之處,如能夠依托動態光影變化,營造出星空、瀑布、草原、冰山等視覺效果,從而讓用戶足不出戶便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奇詭雄渾。例如,在臥室,用戶向智慧家居照明設備發出指令,設備便能夠營造出繁星點點的場景,從而讓用戶猶如身處宇宙之中,更好地放松身心。
在照明設計中,色彩是至關重要的要素。在數字媒體技術賦能下,用戶在使用智慧家居照明設備的過程中有了更多的照明色彩選擇,其完全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以及生活場景自行選擇照明色彩。例如,在與親朋好友聚會時,用戶可以向智慧家居照明設備發出明艷色調的指令,從而讓室內灑滿紅色的光照,以此營造歡快的情境;在書房品茗閱讀時,可以向智慧家居照明設備發出暖色調的指令,讓室內的光線變得柔和,從而適合用戶獨處;在與愛人約會時,則可以向智慧家居照明設備發出溫馨色調的指令,從而讓室內散發出濃郁的浪漫氣息[13]。
3.3將數字藝術圖案與照明燈具融合設計
從智慧家居照明設計的發展動向來看,數字藝術圖案與照明燈具實現融合設計是當前熱門的發展趨勢。這一融合設計能實現藝術性和功能性的有機結合,從而改變照明設備的單一使用功能,讓其成為帶有濃厚藝術氣息的裝飾,從而讓整個家居空間的藝術格調大幅提升。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可依托3D打印技術、激光雕刻技術等,將文化符號、幾何圖形等呈現于照明設備的表面,由此提升照明設備的藝術觀感。
具體而言,設計人員應結合照明燈具的外觀和整體結構,構思和遴選與之相匹配的數字藝術圖案,并借助3D打印技術讓所設計和遴選的圖案被置于燈具的表層。圖案的類型應與燈具的整體造型相吻合,避免出現燈具造型古樸而圖案夸張所帶來的設計割裂感。同時,設計人員需對打印出來的燈具表層的圖案紋理作細化處理,確保燈具在工作過程中能夠借助表層圖案的紋理變化實現對光線的散射或折射,從而營造出獨特的光影氛圍[14]
設計人員可以運用激光雕刻技術,在燈具表層鐫刻數字藝術圖案。不管是文字、紋理還是線條畫,激光雕刻技術均能夠纖毫畢現地展示出來。同時,設計人員在用激光雕刻圖案的過程中,要確保圖案的藝術風格與燈具本身的外觀造型相匹配。例如,在金屬材質制成的燈具上雕刻圖案時,設計人員應結合燈具本身的金屬質感,遴選抽象的藝術圖案樣式,以此凸顯燈具的現代藝術張力;在玻璃材質制成的燈具上雕刻圖案時,應考慮雕刻花卉圖案,以便在照明設備開啟之后,花卉圖案在光影的映襯之下,讓室內空間的整體格調顯得優雅。
設計人員可以運用數字投影儀,讓不同的藝術圖案投射到空間中,從而實現圖案的動態變化效果[15]。例如,在外觀為球形的燈具上,設計人員可以借助此種技術,讓照明設備開啟之后投射出星空的圖案,而且該圖案呈現出動態旋轉的態勢,如此便會讓身處室內的用戶仿佛身處浩瀚的宇宙,意識到個體在宇宙中的渺小,保持內心的安寧,讓身心得到舒緩、放松。
在數字藝術圖案的遴選與使用方面,設計人員應充分考慮到用戶的實際使用訴求以及個性化喜好,以便更好地為用戶營造出適宜的照明氛圍。例如,在設計兒童房的照明問題上,設計人員應結合兒童的喜好和熟悉卡通形象這一特點,將兒童喜聞樂見的各類卡通人物形象作為數字藝術圖案的設計藍本,以此營造出如夢如幻的卡通世界。而在設計書房的照明設備時,設計人員應營造出帶有濃郁文化氣息的照明氛圍,可以遴選書法、美術作品作為數字藝術圖案,并將之鐫刻于照明燈具的表面。
4結語
數字媒體藝術不僅拓展了照明設計在時間維度的表現張力,更通過用戶參與式的光環境塑造,重新定義了人、光、(上接第162頁)圍內實現更為廣泛的傳播與文化認同,推動地方文化在新時代的復興與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汪洋.試析湖湘文化的數字化轉譯與傳播[J」.文化學刊,2025(3):104-107.
[2]石鴻瑋,唐夕,劉致遠.湖南瑤錦文化數字化轉譯研究[J].西部皮革,2024,46(22):21-23.
空間三者的互動關系。未來研究需進一步探索數字光影藝術的倫理邊界、生態化設計路徑以及跨文化審美適配機制,推動智能照明系統在藝術表達與技術服務之間形成可持續的創新平衡。
參考文獻:
[1]邱繼焱.智能家居環境中照明系統的機械自動化控制[J].中國照明電器,2025(1):156-158.
[2]王新見.物聯網技術對照明智能控制領域的深刻影響[J].中國照明電器,2024(12):63-65.
[3]曹雪楓.智能家居照明系統的設計與用戶交互優化[J].中國照明電器,2024(12):94-96.
[4]鐘福.人性化家居照明設計[J].現代建筑電氣,2024,15(11):23-26.
[5]于承鑫,高珊,李奧.電氣工程自動化在智能家居照明系統中的應用[J].中國照明電器,2024(10):130-132.
[6]周海陽.物聯網技術集成照明與其他家居自動化系統研究[J].中國照明電器,2024(10):133-135.
[7]周曉燕.智能家居照明系統安全風險評估[J].中國照明電器,2024(6):105-107.
[8]謝海輝.獨居老人智能家居照明系統設計[D].秦皇島:燕山大學,2024.
[9]馮韻珊,裴悅舟.基于情境感知的家居智能照明產品系統設計策略研究[J].設計,2024,37(7):76-79.
[10]李越.智能家居照明系統的應用優勢與發展趨勢[J].光源與照明,2023(11):48-50.
[11]劉歡歡.智能家居無線控制照明系統的設計[J].智能物聯技術,2023,6(5):56-58.
[12]姜兆寧,劉達平.智能照明設計與應用[M].南京: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23:161.
[13]孫凱.智能化照明控制的應用和發展[J].光源與照明,2023(1):63-65.
[14]王少坤.智能照明系統應用研究[J].光源與照明,2022(9):45-47.
[15]孫家輝,吳濤.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統研究與設計[J].現代電子技術,2022,45(16):161-164.
[3]章儀琳,劉光榮,楊濤,等.“生態一紅色一村史”三位一體文旅品牌塑造研究:基于浙江省湖州市8個鄉村的調研[J].現代商貿工業,2025(8):31-33.
[4]任百娟.新媒體時代的旅游品牌塑造與推廣策略研究[J].旅游縱覽,2024(9):130-132.
[5]劉敬華,李翠輕.“非遺 + 文旅”融合視域下磁州窯品牌形象塑造與推廣策略研究[J].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4,37(2): 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