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也是中日韓關系的未來。
5月22日,由中國外文局、山東大學、中國駐韓國大使館指導,中國外文局亞太傳播中心(人民中國雜志社、中國報道雜志社)等共同主辦的2024“熊貓杯”韓國青年感知中國征文大賽頒獎儀式暨“面向未來”中日韓交流活動在山東威海舉行。
“中韓兩國關系行穩致遠,離不開兩國青年相互理解、相互認同、相互支持。”中國駐韓國大使戴兵表示。
山東大學副校長曹現強將青年比作東亞地區合作和發展的主力軍。他強調,加強中日韓三國青年間的交流與合作,能讓青年們了解彼此的文化,建立深厚的友誼,更好地應對共同挑戰,實現互利共贏。
“青年是未來的主人翁,其認知與價值觀對東北亞的未來至關重要。青年間的互相理解與好感,將成為東北亞和平穩定與共同繁榮的堅實基礎。”中日韓合作秘書處(TCS)秘書長李熙燮說道。
日本與韓國既是中國的重要鄰邦,也是共建區域未來的天然合作伙伴。同時,中日韓三國同根同源,共享綿延千年的東亞文明基因。在這片文明交融的熱土上,青年交流猶如一座跨越國界的彩虹橋,正為三國友好合作注入源源不斷的生機與活力。
“當前國際風云變幻,促進中日韓三國民心相通更顯珍貴。”中國外文局副局長劉大為表示,希望中日韓青年以文明基因凝聚共識,夯實民意根基,堅持文明互鑒,賡續東亞共同文脈,為增進三國民心相通打好青年的基礎。同時,以務實合作應對變局,破解時代難題,希望通過廣大青年朋友的努力,為中日韓三國各領域務實合作開創更加廣闊的前景。期待越來越多的三國青年朋友,成為“中日韓友好交往故事”的創作者、親歷者、記錄者和傳播者,吸收歷史滋養,觀照多彩現實,共同描繪東亞的美好未來。
戴兵對中韓青年提出了三點寄語:一是要樹立對中韓關系的正確認識,二是要堅定對中韓關系發展的信心,三是要推動中韓互利合作取得更大發展。
曹現強則呼吁,中日韓三國青年擔負起促進三國未來合作發展的重任,繼往開來,傳承友好,為維護東亞地區的持久和平、繁榮穩定作出貢獻,開創“合作共贏、和合共生、文明共興”的美好未來。
“希望青年朋友們以相互尊重、包容異見的姿態凝聚共識,共同挖掘面向未來的合作潛能?!崩钗踣票硎尽?/p>
今年4月,2025—2026年中日韓文化交流年開幕式在日本東京舉行,為三國深化人文交流注入強勁動力。中日韓三國如何攜手前行,共創東亞美好未來?
“中日韓合作秘書處每年會通過三國國民投票選出‘韓中日年度漢字’。今年,在眾多候選漢字中,‘未來’一詞以高票當選?!崩钗踣普f,漢字“未來”的當選恰恰承載著三國國民攜手應對東北亞復雜挑戰、共赴和平繁榮未來的共同心愿。
中日韓三國雖同舟共濟,但前行之路仍不免遭遇風浪的考驗。“日中韓三國本應因地理相近、文化相親而緊密相連,然而長期以來卻陷入連正常對話都難以開展的困境。在當前國際形勢下,三國亟須深入探討如何維護東亞的和平穩定與發展——沒有東亞的和平,經濟發展與國民幸福便無從談起。”日中友好會館會長宮本雄二說道。
山東大學東北亞學院院長劉昌明也認為,當前中日韓青年交流正面臨內外部雙重挑戰。外部層面,地緣博弈加劇、區域安全議題泛政治化導致學術合作政策環境的復雜性、不確定性增加;內部層面,中日韓三國教育管理體制、學分認證、學術評估等制度差異,增加了學生流動成本。
對此,劉昌明呼吁中日韓各方要凝聚共識,強化社會協同,優化政府制度的頂層設計與制度供給;重視技術的賦能作用,建設中日韓青年數字協作平臺;完善制度與平臺建設,培育出更多具備全球勝任力的人才,為東亞可持續發展及全球治理提供動力。
宮本雄二進一步強調,當下中日韓三國應以全球視角審視當務之急,認為“我們共有的東亞文化底蘊,必將孕育出飽含傳統價值觀的新型三國關系”。
文脈昌盛于傳承,文化繁榮于交流。青島出版集團長期致力于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和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未來,我們將繼續以文化為紐帶,深化與日韓各界的交流合作,讓更多的日韓民眾有機會親身體驗和深入了解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助力民間交往交流交融,增進彼此相知相近相親,共同推動中日韓文化交流向更深層次、更廣領域發展?!鼻鄭u出版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馬琪表示。

“熊貓杯”是中國外文局亞太傳播中心打造的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亞太地區青年交流品牌賽事,始于2014年日本賽區,已走過10年的歷程。該賽事于2022年增設韓國賽區,現已成為中韓青年交流的重要平臺。
戴兵回憶道,“熊貓杯”自開設韓國賽區以來,已成為中韓青年增進理解、深化友好的重要平臺。本屆征文大賽更是涌現出許多文字優美、情感真摯的優秀稿件,既講述了對中國的友好感情,也有對中韓關系的思考,令人感動,讓人深受啟發。
裴恩慧是本屆“熊貓杯”征文大賽特等獎的獲得者,她的獲獎作品《跨越30年,兩代人接續中國情緣》記錄了一個溫暖的傳承:她的父母于1992年中韓建交之際赴華留學、與中國結下緣分,而她在30年后又繼續追隨父母的腳步赴北京求學。
“我們兩代人的中國之旅將永不停歇,永遠都是‘現在進行時’?!迸岫骰壅f道。
“這些故事讓我們看到,韓國青年眼中的中國是多元的、生動的,既有科技與經濟的蓬勃活力,也有文化與自然的深厚魅力?!北緦么筚愒u審委員之一,山東大學東北亞學院教授、中日韓思想庫網絡研究基地(威海)主任李冬新表示,在評審過程中,她讀到了許多令人難忘的作品,每一篇都承載著作者對中國的觀察、思考與情感。而其中最可貴的是,韓國青年在跨文化的相遇相知中,架起了中韓兩國人民心靈相通的橋梁。
韓國亞洲經濟新聞集團旗下《亞洲日報》社長梁圭鉉表示,“熊貓杯”不僅是征文比賽,更是韓中日年輕一代增進理解、學習互鑒的平臺,是探索建立東北亞命運共同體的基石。
韓國順天鄉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趙華強調,“熊貓杯”如文化紐帶般聯結三國青年,打破國界與文化隔閡,讓我們心手相連。青年是三國文化交流的未來與希望,愿以此為契機,讓三國青年友誼如松柏常青,文化交流之花絢爛綻放。
今年“熊貓杯”韓國賽區首次實現邀請獲獎者訪華,并選擇了山東這片孕育了儒家思想、蘊含了東亞文明共同基因的土地進行參訪交流。
《論語》有云:“自古圣賢之言學也,咸以躬行實踐為先?!眲⒋鬄閺娬{,希望獲獎青年們在探尋同源共生的文化底蘊過程中,也能實地深入感受當代中國的發展脈動,將所見所聞化作增進理解的種子,播撒到更廣闊的天地中去。
據了解,2024“熊貓杯”韓國青年感知中國征文大賽于2024年4月18日在韓國首爾舉辦啟動儀式,大賽以“我與中國的故事”為主題,面向16—35歲的韓國青年征集作品,受到了韓國各界青年的廣泛關注和踴躍參與。經過評審,共選出20名獲獎者,并邀請5名特等獎獲獎者赴山東威海和青島進行為期5天的深度參訪,讓韓國青年有機會近距離觀察、切身感受真實的中國。
“這里的聲音與故事,必將成為創造中日韓美好未來的力量。”梁圭鉉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