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是新時代新征程檢察履職辦案的基本價值追求。
2025年,檢察機關如何依法履行法律監督職責,在法治軌道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檢察改革,健全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制度機制,自覺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為法治擔當,是擺在每一位檢察人面前的必答題。
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檢察長童建明對記者表示,檢察機關將豐富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內涵,一體落實實體、程序、效果要求,推動構建科學完備的高質效辦案規范體系,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問:檢察機關如何豐富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內涵?
童建明:2024年,檢察機關堅持從政治上著眼、在法治上著力,聚焦法律監督主責主業,做實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持續推動破題深化,堅持嚴格依法辦案、公正司法,在實踐推進、機制創新、規范建設等方面積極探索,有力維護高水平安全、服務高質量發展、加強民生司法保障。
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切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既是基本價值追求,也是重要工作抓手。只有融入檢察履職辦案全過程各環節,才能真正做實。
在今年1月召開的全國檢察長會議上,最高檢黨組明確提出豐富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內涵,聚焦做到檢察辦案質量、效率、效果有機統一于公平正義,一體落實實體、程序、效果要求。
在實體上,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通過落實“三個善于”提高辦案質量:即善于從紛繁復雜的法律事實中準確把握實質法律關系,扭住案件的關鍵環節和本質問題;善于從具體法律條文中深刻領悟法治精神,既要符合法律條文的規定,還要符合法律條文背后的基本價值和理念;善于在法理情的有機統一中實現公平正義,努力在法律框架內尋求公平正義“最大公約數”。
在程序上,嚴守辦案期限、嚴把辦案程序,做到辦案規范高效。充分發揮程序保障作用,進一步優化檢察履職辦案程序,保障訴訟各方依法行使訴訟權利、履行訴訟義務,依法監督糾正程序性違法行為,讓公平正義“更好”實現;同時注重提升辦案效率,持續推進案件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確保程序不違法、不空轉、不拖沓,讓公平正義“更快”實現。
在效果上,注重統籌法理情,做實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有機統一。將定分止爭、化解矛盾作為一條重要標準,把實質性化解矛盾糾紛貫穿履職辦案始終,推動實現案結事了人和,讓公平正義以看得到、能感受到的方式實現,讓公正司法與老百姓心中的那桿“秤”同頻共振。
豐富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內涵,既要在理念上進行闡釋,也要在實踐中推動發展,關鍵是扭住“辦案”這一檢察履職的基本方式和載體,推動構建科學完備的高質效辦案規范體系。
最高檢黨組強調,在準確把握履職辦案特點和規律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分類構建檢察機關高質效辦案的規范體系。當前,檢察機關各業務條線正立足實際,研究明確涵蓋本條線主要業務門類、業務領域的高質效辦案規范。比如,著力構建刑事指控體系,完善高質效辦理逮捕案件規范,修訂起訴案件質量規范和不起訴案件質量規范,完善檢察公益訴訟重點辦案環節和重點領域立案規范、辦案指引,等等。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明確提出“落實和完善司法責任制”,這對檢察機關深化做實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提供了重要遵循。
最高檢黨組部署“以落實和完善司法責任制為主線,健全高質效辦案制度機制”,持續健全檢察機關公正司法體制機制,把落實和完善司法責任制貫穿始終,促進做實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比如,2024年最高檢修訂出臺《關于人民檢察院全面準確落實司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人民檢察院司法責任追究條例》,全鏈條完善司法責任歸屬、認定、追究工作機制;制定實施《關于加快推進新時代檢察業務管理現代化的意見》,一體抓好檢察業務管理、案件管理、質量管理;加強檢察權運行制約監督,著力健全上級檢察院對下級檢察院司法辦案工作的領導監督、司法辦案重點環節的內部把關,以及反向審視、檢察聽證、檢務公開等內外部制約監督機制。
問:對于拐賣婦女兒童、電信網絡詐騙等嚴重侵害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犯罪,檢察機關將怎樣依法嚴懲?
童建明:對于拐賣婦女兒童、電信網絡詐騙等犯罪,人民群眾反映強烈、深惡痛絕。2024年,全國檢察機關起訴拐賣婦女兒童犯罪1200余人,電信網絡詐騙犯罪7萬余人。最高檢指導貴州檢察機關對余華英拐賣兒童案依法提起公訴;會同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制定《關于辦理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聯合公安部督辦涉緬北電信網絡詐騙等重大案件,指導浙江檢察機關對緬甸明家犯罪集團及關聯犯罪集團成員39人提起公訴。下一步,檢察機關將會同有關部門持續加大打擊力度。
針對拐賣婦女兒童犯罪,檢察機關將始終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協同推進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專項行動,扎實履行批捕、起訴等職能,掛牌督辦重大案件,依法核準追訴積案舊案。協同推進打擊拐賣犯罪與關聯犯罪,依法嚴懲收買及相關故意傷害、非法拘禁、虐待等犯罪。加強與民政、婦聯等部門協作配合,攜手做好被拐賣婦女兒童的救助、安置等工作。充分發揮12309檢察服務大廳“婦女兒童權益保障”專用接待窗口作用,將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工作做在平常、抓在經常。
針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檢察機關將深入落實《關于辦理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協同打擊治理涉緬北等地區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堅決維護我國公民合法權益。堅持全鏈條懲治,既嚴厲打擊電詐犯罪集團的組織者、領導者、幕后“金主”、骨干分子,又依法懲治提供技術服務、犯罪場所等幫助的關聯犯罪。堅持把追贓挽損貫穿辦案始終,協同有關部門最大限度挽回人民群眾財產損失。
依法懲治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犯罪,必須做到標本兼治、更重治本。檢察機關將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通過法治宣講、公開聽證、旁聽庭審等多種形式,常態化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持續深化以案釋法、以案促治,大力營造全民反拐、全民反詐的濃厚氛圍。堅持“抓前端、治未病”,結合辦案制發檢察建議,督促相關單位防范風險、堵塞漏洞,促進源頭治理、綜合治理,切實做好履職辦案“后半篇文章”。
問:檢察機關將如何通過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服務發展新質生產力?
童建明: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檢察機關全面履行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職能,在辦理知識產權案件中同步審查是否涉及刑事犯罪、民事侵權、行政違法、公益損害,切實強化綜合司法保護。2024年,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侵犯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和商業秘密等犯罪2萬余人,辦理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4000余件,切實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檢察機關將進一步深化知識產權檢察綜合履職,護航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一是突出重點辦案領域。著力服務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培育壯大,積極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依法懲治侵犯商業秘密等犯罪,加強專利、計算機軟件、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技術類知識產權案件民事行政訴訟監督,積極探索知識產權保護檢察公益訴訟。常態化推進知識產權惡意訴訟專項監督,助力營造良好創新生態。加強科技創新主體合法權益司法保護,依法打擊妨礙科技創新相關犯罪,更好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二是完善協同配合機制。深化完善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版權局等協同保護機制,攜手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推動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雙向銜接,防止以罰代刑、當罰不罰。充分借助“外腦”智庫,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行政機關、行業協會等溝通聯系,完善技術調查官、特邀檢察官助理等專業輔助辦案機制。
三是加強履職能力建設。最高檢2020年設立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全國各省級檢察院均跟進落實,部分辦案數量較多的地市和基層檢察院也設立了知識產權檢察部門或辦案組織,以專業化建設促進高質效辦案。最高檢還建立知識產權檢察辦案聯系點制度,在全國檢察機關設立80個基層辦案聯系點,加強對下指導。持續建強專業隊伍,不斷提升知識產權案件辦理質效。
問:針對立案、偵查、審判、執行等訴訟活動,檢察機關將從哪些方面加強法律監督?
童建明: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專章部署“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圍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部署了系列改革任務。檢察機關自覺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既要敢于監督、善于監督,促進其他執法司法機關嚴格執法、公正司法;更要依法監督、規范監督,勇于自我監督,確保自身嚴格依法辦案、公正司法。
一是深入監督糾正執法司法突出問題。最高檢黨組提出,對執法司法環節存在的突出問題,無論發生在檢察機關還是其他執法司法機關,都要堅持眼睛向內,注重加強和改進法律監督工作。最高檢部署全國檢察機關全面加強對立案、偵查、審判、執行等活動法律監督,依法加大對執法不嚴、司法不公突出問題的監督糾正力度。
刑事立案和偵查活動監督方面,依法監督糾正偵查機關應當立案而不立案、不應當立案而立案、刑事“掛案”,以及偵查取證違法、偵查措施違法、強制措施違法等問題。落實和完善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機制,切實深化深層次、實質性違法問題監督。
刑事執行和監管活動監督方面,依法加強對監獄刑罰執行、獄政管理和看守所收押、出所等重點環節的監督,依法加強對“減假暫”的監督以及對罪犯交付執行、指定居所監視居住執行的監督。
民事檢察監督方面,著力加強對違規終本執行導致當事人權益不能及時實現、超標的超范圍查封扣押等案件的監督,依法持續推動完善虛假訴訟防范、發現和懲戒機制。
行政檢察監督方面,認真貫徹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人民檢察院行政檢察工作情況的報告》的審議意見,依法加大工作力度。
同時,檢察機關將認真落實黨中央部署要求,積極參與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監督糾正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司法問題。
二是著力加強對生效裁判的監督。加強對確有錯誤的刑事、民事、行政生效裁判的監督,也是檢察機關訴訟活動監督的一項重要工作。用好抗訴方式,進一步拓寬法律監督線索發現渠道,健全上下聯動抗訴機制,加強跟進監督和上級檢察院接續抗訴,既加大力度,更精準有效。最高檢、省級檢察院將加強對抗訴重大問題的研究和指導。規范民事、行政再審檢察建議辦理,持續深入落實好“兩高”印發的辦理民事、行政再審檢察建議案件的專門意見,進一步提升監督質量,發揮好同級監督的制度效能。
三是深化公益訴訟檢察工作。2024年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部署“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十周年。十年來,檢察機關認真落實黨中央部署,積極探索、依法推進檢察公益訴訟實踐,共立案辦理公益訴訟111萬余件,其中2024年立案辦理15萬余件。
下一步,檢察機關將聚焦“公益保護”,立足法律監督,持續抓好法定領域辦案,更加注重辦案質量。注重在審前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履職,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爭取最佳辦案效果。對發出公告或檢察建議后未落實公益保護責任的,依法提起訴訟,維護公共利益。最高檢、省級檢察院將持續帶頭辦理一批有示范引領意義的重大案件。配合推進檢察公益訴訟立法,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公益保護領域的原創性成果法制化。
四是依法加強和規范檢察偵查工作。檢察機關辦理直接受理偵查案件重在依法穩慎、務必搞準。其中,依法是前提,穩慎是原則,搞準是關鍵。檢察機關將進一步規范立案追訴標準,全流程細化辦案程序,重點查辦利用職權徇私枉法、非法拘禁、刑訊逼供、枉法裁判等司法工作人員相關職務犯罪案件,依法懲治司法腐敗、維護司法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