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琴,人。1929年,他初中畢業后,從家鄉去往成都讀高中。
他自小體格(gé)健壯(jianzhuāng),進入高中后,在省、市各種運動會上拿到了不少短跑冠(guan)軍,被同學們稱為“飛毛腿”。1931年,樂以琴入選四川田徑(jing)代表隊,參加在南京舉辦的全國運動會
9月18日,四川代表隊在前往南京途(tu)中,收到了一封(féng)緊急電報:九一八事變爆(bao)發,全運會緊急取消(quxiāo)。
這個意外給了年少熱血的樂以琴很大的震撼(zhénhān),并改變了他的一生。原本,不出意外的話,他將來要么遵(zun)
抗戰小詞典
*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yi),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進行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抗日戰爭中規模(guimo)最大、最慘烈(cnlié)的一場戰役。中國軍隊投人70余萬人,傷亡(shāngwāng)25萬余人。這場戰役持續(chixu)了三個月,粉碎(fnsui)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使日軍被迫(pó)轉移(zhuānyi)戰略(lué)主攻方向。
從父輩(bei)的心愿去學醫(yi),要么順(shun)著自己的興趣去學生物學。然而,現在,他的心中燃起了一團熱烈的火。
1932年冬,樂以琴得知中央航空學校正在招收航校學員。正愁報國無門的他決定立刻報名,并如愿進入航校就讀。1934年12月,經歷了層層選拔和各類考核(kāohé)后,樂以琴以高分畢業
1937年8月13日,日軍進攻上海,淞(Song)滬(Hu)會戰*爆發。
8月15日,34架(jia)日軍飛機直撲(pu)杭州,樂以琴所在的空軍第四大隊受命(ming)起飛迎戰。在這次交戰中,第四大隊以零(ling)傷亡的優勢(youshi)擊落6架日軍飛機。其中,有4架是被樂以琴打下來的。事后,他還不解(jié)氣地說:“我打下一架日機后,怒火未息,摸(mo)摸自己腦袋還在,身上也沒有出血,想著反正已經夠本了,又向第二架、第三架日機追去,直打到第四架往下掉的時候,兩挺(ting)機槍里的子彈(dan)已打完,汽油也用完了,只好返(fān)回。”
8月27日,樂以琴又在上海西郊(jiao)擊落2架敵機。在空軍界(jie),擊落敵機超(chao)過5架(含5架)即為王牌飛行員。就這樣,樂以琴成為中國第一位王牌飛行員。
在不間斷(duān)的戰事中,時間來到了1937年12月。這時,中國空軍的大部分戰機已經無法使用,能上天作戰的飛機不足20架,戰力嚴重不足。
12月3日,30余架日軍飛機進犯(fan)南京。此時,樂以琴原來的戰機已不能起飛,但他臨危不亂,改駕另一架戰機迎戰,并引發2架日軍飛機對撞爆炸。
然而,在激戰中,樂以琴所駕戰機被擊中,他在跳傘時墜(zhui)亡,不幸犧牲。這一年,他只有23歲。
你如果有機會前往南京中山陵(ling)園,別忘了為他獻(xian)上一束(shu)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