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9年,姚子青出生于廣東平遠縣(xiān)的一個農戶。雖然家中不富裕(fúyu),姚子青的父母仍想盡辦法供(gong)他讀書。
1926年,姚子青考入黃埔(pù)軍校,并于1929年開始了從軍生涯(yá)。一二八事變*爆發后,姚子青激憤(jifén)地說:“如果日寇(kou)以后再敢來犯(fān),我也要像這次一樣把他們殺得膽寒(dānhán),讓他們再嘗嘗中國人民的鐵拳(tiquán)是什么滋味(ziwei)!\"
5年后,他在寶山用生命踐行(jianxing)了這一誓(shì)言。1937年8月13日,日軍妄(wāng)圖以上海北面的寶山為突破口入侵上海。
抗戰小詞典
*一二八事變:1932年1月28日,日本軍隊突襲(tuxí)上海閘(zh?。┍薄5谑怕奋妸^起抵抗(dikáng),給日軍以迎頭痛擊(tongji)。日軍先后4次更換(genghuān)主帥(shuāi),均告失敗(bāi),死傷(sishāng)近萬人。
1937年8月30日
時任第98師3營營長,年僅29歲的姚子青率(shuai)兵抵達寶山,縱然(zongrán)敵我懸殊(xuanshu),但肩負無數同胞(bao)國仇(chou)家恨(hén)的他只有一個信念一—死守(shóu)寶山。此時,他手中只有600多人。
9月3日
日軍在飛機、戰車和大炮的掩護(yānhu)下,強攻寶山。姚子青決定先發制(zhi)人。他派(pāi)出了一支突擊隊,將敵人攔截(lánjiē)在金家巷和寶山外圍之間,又命爆破手用野草覆蓋(fugāi)掩埋(yānmāi)好的地雷和手榴(liu)彈。日軍一進入埋伏圈(mái·fuquān),踩響地雷,就遭到了槍彈的狙(ju)擊。與此同時,隱蔽(yinbi)在工事里的士兵也亮出刺(ci)刀,與日軍展開近身搏(b○)殺,一舉擊殺日軍200多人。
9月5日
天剛拂曉(fuxiāo),日軍就用重炮對寶山城墻進行狂(kuáng)轟濫(lān)炸。隨著缺口的打開,日本步兵如潮(cháo)水般涌(yong)入,守軍奮力迎戰。為了頂住攻擊,4名連長犧牲了3名,9名排長戰死了6名。
傍晚時分,日軍再次發起攻擊。姚子青一邊用沖鋒槍向敵人猛烈開火,一邊命炮手用僅剩的2發炮彈對準日軍指揮官射擊。日軍指揮官應聲重傷倒地,日軍再次退去。
這一天,姚子青營擊退了敵人10多次攻擊,全營只剩下100多人
9月1日
戰斗一開始,日軍就集中軍艦30艘、飛機20余架、坦克近30輛、步兵2000余人,向姚子青所在的營地發動猛烈(ménglié)進攻。在飛機的連續轟炸(hongzhá)下,寶山城的城墻多次被炸塌(t?。?,但又被守軍迅速修復(xiufu)。姚子青采取靈活的戰術,多次打退(tui)日軍的進攻。
9月4日
惱羞成怒(nāoxiu-chéngnu)的日軍集中了30多艘軍艦,炮轟寶山城。步兵也在飛機和戰車的掩護下,進攻守軍營地。城中工事損毀(sunhui)嚴重,犧牲(xisheng)將士100多人
姚子青接上級命令,撤(ché)回城內??蛇@時,進城的唯一通道已被炸毀。姚子青毫不猶豫(youyu)地跳進齊脖(bó)深的護城河水中,帶領官兵和百姓手拉手、肩并肩,筑(zhu)起一條“血肉棧(zhān)道”,讓人員和武器得以安全通過
9月7日
清晨,日軍從城墻缺口破城而入,姚子青率領官兵與敵人展開巷戰。到最后,全營只剩下20多人。姚子青身中數彈,其中腹(fu)部被彈片炸開了一個大口子,最終倒在了血泊(po)中。除被派遣(qiān)去送信的一名士兵和幾名前兩天因重傷被送往后方醫院(yiyuān)的戰士,其余官兵全部陣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