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加速變革、產業結構轉型的現實背景下,低空經濟以數字技術為底座,加速促進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已成為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方向。
重慶山地丘陵面積占比超九成,“巴掌田”“雞窩地”較多,農業自然資源稟賦不足。低空經濟依托先進的航空、通信、人工智能等技術,以無人機、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等為載體,帶動交通、物流、巡檢等多領域變革,與重慶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的重點方向、現實需求相符,在農業規模化發展受限的情況下,能夠融合空天信息、利用智能網聯等打造具有重慶辨識度的新型農業發展模式。
低空經濟助農的現實意義
有利于應對“空心村”勞動力不足的問題。隨著新型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村勞動力外流嚴重。近10年來,重慶農村常住人口呈下降趨勢,一些偏遠地區“人走房空”現象突出,農村勞動力普遍不足。發展低空經濟,引入無人機等低空設備,利用衛星定位等智能技術進行實時監控,能夠減少農戶勞動時間、實現精準作業,從而有效應對農村勞動力減少問題。
有利于推進農業新舊動能轉換。重慶農村資源資產稟賦較差,土地產出效益較低。農業生產采用無人機作業,通過精準賦能“耕種管收”農事服務,能夠實現標準化、精細化生產,帶動農業降本增效、提升生產效率,比如,航空植保統防統治效果較農民自防能提升10%~20%。此外,重慶鄉村點多面廣、偏遠地區交通不便,部分山區庫區區縣內部交通路網通行能力較低。在農產品短途運輸中運用無人機能夠應對地面交通不暢的問題,提高運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有利于推動“農文旅體康”融合發展。重慶山區庫區只有部分區縣旅游綜合收入超百億元,鄉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水平不高。發展低空經濟,能夠依托農村特色資源,通過創新“文化+航空”“旅游+航空”“體育+航空”“康養+航空”等業態融合模式,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形成旅游觀光、文體活動等低空旅游產業鏈。據統計,2024首屆重慶低空飛行消費周期間,重慶重點飛行活動區域吸引客流量近51萬人次,拉動低空飛行消費225.78萬元。
有利于以產業發展促就業增收。低空經濟在農業領域應用鏈條長,包括前端農用無人機研發制造、中端農事服務供給、后端配套保障等方面,不僅能夠依托產業鏈條在多部門、多領域創造就業崗位,還能通過催生跨界融合新業態創造新就業崗位,比如推動農用無人機飛手職業興起。以大疆為例,培訓時長約15天的農用無人機飛手培訓,學費平均為7000元左右,這意味著以相對較低的價格就能培育一批符合農業領域低空經濟場景應用需求的“新農人”。
有利于農業數據的價值挖掘與實際應用。重慶山地丘陵占比高,極端天氣較多,地質災害、自然災害易發頻發。低空無人機遙感改變了傳統遙感觀測手段,實現從“被動等待數據”到“主動獲取數據”,通過實時監測挖掘自然災害、作物病蟲害、森林火險、農田地形等關鍵信息,為農業防災減災、災后減損測損等提供數據支撐。比如,去年8月,云南省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的玉米、水稻遭遇澇災,該地區利用無人機獲取受災區域遙感影像數據,準確掌握水淹區域、作物倒伏程度、葉片受損程度等情況,迅速解決傳統定損受災區域信息不明的問題,從而降低農戶損失。
低空經濟助農的實踐路徑
構建系統完備的產業鏈條。支持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積極創建農業低空領域研發平臺,打造“低空+智慧山地農業”場景應用研究室,加快引育一批具有行業影響力的研發機構。圍繞無人機、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整機制造,支持重點企業探索裝備制造和無人機整機共線生產示范。結合農業低空領域數字化建設,拓展北斗網格碼、衛星互聯網、AI智能識別、空天信息、光電系統、低空智聯等技術的創新和應用,推動“低空+智慧山地農業”發展。
構建優勢顯著的市場業態體系。基于重慶14個低空裝備產業發展試點區縣,結合區縣“一主兩輔”產業發展格局,通過無人機服務農林種植管理全流程與生態監測管理等舉措,迅速形成示范效應。布局無人機智慧物流體系,聯合順豐、京東、郵政等重點物流企業,做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首條低空物流航線,探索布局三峽柑橘、巫山脆李等特色農產品無人機B2B(企業對企業)、B2C(企業對消費者)物流配送航線。拓展低空農文旅融合消費業態,規劃低空特色文旅項目,開發低空觀光、短線游學等低空旅游產品,鼓勵開展低空文旅體育活動,依托景區建立飛行營地、垂直起降點,開展直升機、熱氣球等低空飛行體驗活動。
構建配套應用場景的基礎設施網絡。統籌考慮成本收益,編制低空數字空域圖,布局各類空域管控系統和各類地面基礎設施,促進低空資源高效配置。簡化通用起降點建設立項和審批流程,支持在交通樞紐、旅游景點等地布局建設一批有人機和無人機起降點。充分利用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布局通信感知一體化低空智聯網,開發低空新航行系統。支持在通航飛行量大、基礎條件好的地方設置飛行服務站,及時提供氣象、通信、導航等飛行服務。
構建健康良好的產業發展生態。建立健全與“低空經濟+農業”發展相適應的政策法規體系,抓緊謀劃一批重大項目。用足用好一攬子政策,結合與低空經濟發展相關的土地、稅收、投資、人才等政策保障,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及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支持,通過股權投資、國債支持農機報廢更新和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等,推動農用無人機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將“低空經濟+農業”納入低空經濟領域地方立法工作,加快制定重慶低空空域協同運行管理辦法,研究制定重慶低空經濟促進條例、無人駕駛飛行器公共安全管理規定等。
作者:重慶社會科學院農業農村研究所、重慶城鄉融合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