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當地時間2025年4月12日16時,德爾杜角省荒野路段。
一名中資企業項目負責人和員工乘一輛紅色卡車返回項目營地,途徑叢林,“噠噠噠……”突然一梭梭子彈從前方樹林中密集射出。司機猛一剎車,隨即與兩名中方人員跳下車,迅速跑遠消失。重機槍仍在原地不停地掃射,轉眼間烈焰騰空。
突遭恐怖分子襲擊,中方人員跑入附近的村莊,緊急向莫桑比克優藍安保公司求救。接報后,優藍安保立即啟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安保總部迅速調遣10名武裝保安和巡邏車,第一時間從彭巴市趕往恐襲事發地。恐怖分子四散逃竄,中方人員被安全營救,而那輛卡車已被燒成一堆廢鐵。
這不是警匪片,而是當地出現的真實一幕。
“一帶一路”,平安為基。無平安,無事業。
一
由于歷史和經濟的原因,非洲東海岸的莫桑比克,經濟發展相對滯后。中非友誼源遠流長,由中國援建的馬普托跨海大橋,是莫桑比克境內第一座跨海大橋,雙向四車道,是莫桑比克南部重要的海上通道。由中國提供優惠貸款并援建完成的馬普托國際機場,可以從莫桑比克直飛非洲各大城市和葡萄牙、卡塔爾,航班年接待量百萬人次。
然而,當地社會治安不穩,始終是頑疾,錯綜復雜的原因,使得這一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加快實施,前來投資的中資企業和華人華僑,尋求安全保障迫在眉睫。
楠普拉是莫桑比克北部的一座城市,也是全國第三大城市。
繁華的街道,櫛比的商店,一輛輛巡邏車穿梭在路上,車上的人佩戴長槍,全副武裝,每天巡視。他們不是當地警察,也不是士兵,而是保安,由一家中國人創建的安保公司派出的巡邏隊。這家公司叫莫桑比克優藍安保有限公司,擁有3000多名保安,分布在全國十省一市,是莫桑比克維護治安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
楠普拉是莫桑比克的經濟中心,北與坦桑尼亞接壤,東鄰贊比亞和津巴布韋,南近斯威士蘭和南非。該地區自然資源豐富,出產貴重木材和寶石,農產品和旅游業都較發達,是中國企業到境外創辦企業的青睞之地。作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中資企業日趨增多,帶動了當地經濟繁榮。但由于貧窮和戰亂等因素。治安狀況令人擔憂,華人企業遭搶時有發生,企業被盜曾是家常便飯。
“你們為什么這么有錢?”當地人經常會問中國人。難道有錢就是過錯嗎?這是勞動所得。建立一支得力的安保隊伍,確保一方平安,刻不容緩。
徐錫奇,是在安保行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初見徐錫奇,并未覺得驚奇,平頂頭,中等個子,身著普通的汗衫,腳穿輕便旅游鞋,說著江南人的吳儂軟語。誰能想到,這樣一個非常普通的中年人,卻率領著3000多名高大威猛的黑人保安隊伍。說不奇但又奇,他的手下有44輛武裝巡邏車,手機和霰彈槍合計500支,當地小偷大盜一聽到他的名字就聞風喪膽。雖然一年一度回無錫探親,都時刻關注著萬里之外的莫桑比克的治安狀況,如果發生案情,他在中國的江南水鄉一聲令下,遙遠的印度洋就會怒濤澎湃,安保“黑鐵塔”們就會雷霆出擊。
其實,對于徐錫奇來講,從事安保行業已是跨界,而且是雙跨界,一是從國內跨到非洲,二是從木材行業跨到安保行業。這一路,他走得異常艱辛。
1968年出生的徐錫奇,江蘇無錫人,家住周山浜,外公曾是新四軍,在渡江戰役中犧牲。他的母親是知青,1966年到溧陽插隊,并在農村成家,后來按政策回到無錫。徐錫奇回城后在市十四中就讀,后高考進入無錫電視大學物資班,畢業后被分配到無錫市木材公司,做了一名檢測員。然而,徐錫奇能測木材,卻沒法測風云變幻。2000年企業改制,人員解散,當時他只有32歲。敢闖敢為的徐錫奇創辦了木材公司,在經營中接觸了一名莫桑比克的華裔供應商。商海茫茫,暗流涌動,對于初涉商道的徐錫奇而言,尚未意識到其中的險惡。有一次,合作方要求擴大銷量,徐錫奇匯給對方20萬美元,但等了較長時間不見對方發貨,多次催討無果,不得已他追到了非洲,但對方兩手一攤,說錢被花掉了,徐錫奇欲哭無淚。
二
錢沒要到,徐錫奇顯然不甘心,他借機考察莫桑比克商業市場,并果斷決策,在當地成立了木材公司。要在非洲長期發展,第一關就是語言,莫桑比克使用的是葡萄牙語,為此,徐錫奇一有空就捧著《葡語300句》,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啃,碰到工作中接觸到的當地人就請教,由生疏到熟練,在較短時間內硬是把葡萄牙語攻下來了。
然而,在莫桑比克做木材生意,卻有一塊明顯的“短板”制約,即治安狀況不好,常有人有企業被搶被盜,徐錫奇就被搶過兩次。第一次是2008年夏天,他從住所去附近的飯店聚餐,在路邊突然冒出3名劫匪,徐錫奇本能反抗,并大聲呼叫,歹徒見勢不妙就跑了。還有一次在街上,5名劫匪手提80厘米長的大砍刀,上來就搶。徐錫奇孤身搏斗,歹徒向他的左小腿連砍幾刀,血流不止,被搶走了手機、現金,甚至連腳上的拖鞋也被搶走。至今,徐錫奇的小腿上還留著幾處清晰的疤痕。
不僅自己被搶,他的公司也未能幸免。2013年的一天夜里,一伙盜賊翻墻闖入公司內部宿舍區,持著沖鋒槍逼中方員工打開保險箱。一名員工拿鑰匙去打開時,由于心里緊張恐懼,把鑰匙擰斷了,歹徒認為是故意的,就用長刀砍肩,并把整個保險箱搶走了,里面裝有數萬元人民幣。在楠普拉市,幾乎所有的華人企業都被搶過,向警方報案,警察說沒有車輛出警,要求企業派車。偶爾有車,又說沒有汽油,叫企業帶著汽油來。幾經折騰,等車子趕到案發現場,劫匪早就跑得無影無蹤。
如此經營環境,企業還怎么做生意?如果連生命財產都沒有保障,企業怎么發展?徐錫奇心里萌生了成立安保公司的念頭,要讓莫桑比克的中資企業能正常生產經營,這個想法一直在他的腦海中盤旋。讓徐錫奇狠下決心的是身邊的一個案例。在楠普拉市的郊外,有一個中國商人租住地,夜里10多名劫匪手持刀槍翻墻入院,但被防盜門所阻,拿出鋼鋸條就鋸,室內的數名中國人被驚醒后立即電話報警,但警察回答沒有車輛。室內的人被迫與門外的劫匪喊話談判:“別鋸了,我們愿意給20萬莫幣。”劫匪不答應,“那就30萬莫幣”,劫匪還是不松口,無奈又增加到50萬莫幣,還是不同意。35分鐘之后,鐵門被鋸開,劫匪沖進屋內先把人控制住,然后將現金、電腦、家用電器等洗劫一空。
得知這一消息后,徐錫奇義憤填膺,中國人賺的錢都是辛勤勞動用汗水換來的,怎能容忍劫匪這樣肆無忌憚地搶劫?他果斷關閉自己的木材公司,全力籌建安保公司。然而,畢竟是第一次接觸安保行業,徐錫奇先考慮安保隊伍從哪里來,如果從國內招人過來,萬里迢迢來非洲顯然不現實,用莫桑比克當地人可行,但人員素質不可控。于是,徐錫奇就從當地退伍軍人中進行挑選,這些士兵退役后面臨失業,如果做保安就合適,能解決就業問題,個人素質也相對可靠,但必須按照安保要求,進行嚴格培訓,才能上崗。
教官哪里找?徐錫奇從國內招來兩名已轉業的特種兵,同步抓緊辦妥營業執照和許可證。2018年5月正式對外營業,為央企、國企、華僑企業、商店、超市、加油站等提供安保服務。規模也從一開始的500人增加到兩年后的1000人,再到2000多人,公司快速發展,服務質量不斷提升,徐錫奇也被當地企業稱為“中資企業和華人華僑的保護神”。
三
艾多位多蒙大尼大街10號,莫桑比克優藍安保公司。這是由中國人在楠普拉市開設的第一家安保公司,首批保安上崗。訓練場上,隊伍整齊,號聲嘹亮,安保隊員在教官的帶領下開展準軍事化訓練。
徐錫奇記得優藍公司運營后接到的第一筆業務,是一批華人商店聯合軟面抄保,不是一家店,而是一批店,因為他們多次被盜被搶,對治安狀況深惡痛絕,之前當地人開設的安保公司無安可言、無保可信,這次終于等到了中國人開設的安保公司,所以組團買單。接到這筆業務,徐錫奇深為感動,他感受到這不只是一張普通的單子,而是同胞們對自己沉甸甸的信任,寄予了多少厚望。這些華商走出國門辦企業,多么希望有一道安全保障啊!
“一帶一路”,平安為先。
凌晨2時許,楠普拉市區一家從事寶石收購的中國商人,住宅遭到一伙歹徒搶劫。因為主人做寶石生意,因此特別注重安全防護,在正門前安裝了三道大鐵門。7名劫匪趁著夜色翻墻,用撬杠直接撬門,商人驚醒發現后立即試著向優藍安保公司求救。當時這個寶石商人還不是優藍的客戶,但生命第一,當夜領班迅速調集一車安保人員,槍彈上膛,拉響警笛,向出事地點風馳電掣開過去。
也許平時聽慣了警笛聲,劫匪不以為然,誤認為例行巡邏,不是針對自己的,繼續坦然“作業”。8分鐘之后安保隊員就趕到現場,這樣的超速在楠普拉的歷史上尚屬首次。此時,劫匪已撬下了兩道鐵門,正在沖擊第三道鐵門,即將被突破,危急之際,優藍安保人員及時趕到。由于夜里院門緊閉,安保人員進不去,司機急中生智,猛踩油門,用警用皮卡車直接撞倒大門,安保隊員乘勢沖入院內,向夜空連開數槍。這時,劫匪方才醒悟過來,沒想到中國保安來得這么快,于是丟下作案器具,倉皇逃遁。
由于優藍安保快速出警,趕跑了劫匪,避免了華人華僑的生命財產損失。那位寶石商人一早就趕到優藍駐地當面致謝:“如果楠普拉沒有中國人的安保公司,這次我就百分百遭遇不測,幸虧優藍安保及時出警,為我這個還不是客戶的對象全力以赴,好樣的!”他豎起了大拇指。
血濃于水,義不容“遲”。
中國駐莫桑比克大使館,選用優藍安保公司作為大使館的安保力量,這是全球唯一的由安保公司提供安全服務的使領館。對于這筆“特殊的單子”,徐錫奇既感到榮幸,更覺得肩上的擔子很重,唯有安全至上,才對得住祖國的厚望。大使館也不定期開展安全培訓,徐錫奇經常應邀作安全形勢報告和形勢分析,提供安全咨詢。
哪里有求助,哪里就有優藍公司安保人員的身影,把危險置之度外,一切為了正義與安寧。
2024年2月18日凌晨,莫桑比克馬普托市,一家中國磚廠遭到一群劫匪襲擊。正在國內的徐錫奇接到電話后,隔洋指揮,調集兩輛武裝巡邏車前往救助。當時先用車撞門,未見效,劫匪又仗著人多勢眾,占據有利地形,在院內持沖鋒槍對外射擊,較強的火力壓制了安保隊員。劫匪躲在暗處,安保人員在明處,如果不及時制服劫匪,磚廠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將會受到巨大威脅,拖一分鐘就多一分危險。徐錫奇在電話中與現場指揮人員緊急商量后,果斷采取強攻,一面做掩護,一面由突擊隊員飛身上墻。狡猾的劫匪眼看擋不住進攻,就集中火力封鎖墻頂,一名叫圣 · 奧古斯托的安保隊員不幸中彈,受重傷,其他隊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飛墻入院,發起猛攻,劫匪見大勢已去,抱頭鼠竄。磚廠保住了,沒有一個中國人受傷,但那名安保隊員因傷勢嚴重,搶救無效英勇犧牲,年僅25歲,這是優藍安保公司執行任務中犧牲的第一個隊員。
那名隊員的家里非常貧困,優藍安保公司捐贈10萬莫幣給家屬。優藍安保公司用飛機將保安的遺體轉運到他的家鄉,這是他第一次登上飛機,也是最后一次。在他生前所在的村里,優藍安保按照當地風俗,與家屬一起,為安保英雄舉行了隆重的安葬儀式,很多保安自發去參加葬禮。之前,公司已為所有的保安購買了崗位風險,這次又給予了撫恤金。在村里,問他的父親有何要求,老人盡管家境困難,又是殘疾人,但沒有提任何經濟訴求,只是說:“自己還有一個小兒子,期望也能到優藍安保公司工作,接好哥哥的班。”多么通情達理的老人,多么純樸的愿望,善良,是沒有國界的。
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建立一支作風頑強、能打惡仗、維護一方平安的安保隊伍,需要科學的管理。優藍安保公司從起步之初,就致力于打造一支超強戰斗力的保安鐵軍。徐錫奇不斷健全完善管理機制,高標準、嚴要求,把好“三道關”。
入職關。從退役軍人中選擇素質好、表現佳、作風優、文化程度高的士兵,作為安保隊伍的基礎力量。隨著公司的快速發展,業務不斷拓展,對安保人員的數量要求不斷上升,而每年退役士兵是有限的。于是優藍公司向社會招聘,從當地高中畢業生中擇優招保安,經過多方比選和測試后,將擬錄取名單送給警察部門甄別,有違法記錄或失信記錄的一律不收,從源頭上把控。
思想關。在非洲,由于經濟相對貧困,迫于生計,偷盜現象時有發生。有的人失業后就淪落為小偷,對于已經入職的安保人員,優藍公司也不放松思想教育。徐錫奇當過國有企業的副總,對職員思想教育輕車熟路,他對保安員定期進行宣講:“安保工作是一份極有意義的職業,只要認真努力工作就不會失業,不會淪落為小偷,我想,你的妻子不愿意自己的丈夫是小偷,你的孩子也不愿意自己的父親是小偷,你的父母更不愿意自己的兒子是小偷,只有珍惜崗位,盡心盡力工作,就能有穩定的收入,而且這份工作是光榮的。”
履職關。優藍安保公司是中資企業和華人的“衛士”,只有愛崗敬業,才能不辜負企業的重托。而在優藍公司成立之前,莫桑比克也有私人安保公司,卻得不到服務對象的認同,在他們的眼里,當地的保安懶惰、不守時、責任心不強,經常有監守自盜的情況,或者故意放進小偷,盜取財物后進行分成,所以在部分當地人心目中留下了“保安即小偷”的不良印象。優藍安保公司成立后,從制度上規范、從教育上引導,一切為服務對象為中心。對抓獲小偷的人員給予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對失職行為的給予處罰。通過獎懲結合,推動公司安保人員履職盡責,提升服務質量。
在管理架構上,徐錫奇充分應用了國內管理國企的經驗,“中為洋用”。設立分管副總和相關部門,一級對一級負責,與其他單位不同的是,公司設立執法隊、保安背景審查部,還有訓練場教官、區域指揮官。對于保安的管理,實施管理本土化,由莫桑比克人員直接管理莫桑比克人,遇到問題,他們之間商量辦法,向上報告即可。在每個地區設立保安管理者,分管其下保安,完成考勤、考核、升職等事務,中方管理者不干預每個保安的日常工作,讓他們自己管自己。綱舉目張,既提高了效率,又賦予當地人充分的管理空間;在職級提拔上一視同仁,能者上、庸者下,按功績晉升,一視同仁。喬尼,就是從基層保安開始做起,一直做到副總經理,公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空間,只要做得好,一樣能進步。
徐錫奇說:“公司的文化理念,就是讓員工安居樂業,讓服務對象的合法權益得到保護。”文化,始終是企業發展的高級形態。不同于國內企業,優藍安保公司身處遙遠的非洲,如何適應這種區域文化,如何將國內文化與莫桑比克的地方文化有機結合,這是他從創辦之初就在回答的問題。
人類的情感是沒有國界的,美好的情感總會共鳴。徐錫奇把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傳播到非洲國家,他被選舉為楠普拉中國商會會長之后,帶領商會會員定期慰問孤兒院,為孤兒們送去學習生活用品,一袋袋大米、玉米粉、云豆,還有油和糖果、飲料送到了困難群體的面前,讓當地人感受到來自中國的關愛。徐錫奇還組織中方企業家訪問穆蒂瑪坎哈小學,捐贈學習用品。“愛心是支柱,情緣是溫度,只要你我伸出愛的手,把這個世界緊緊抱住,真愛就會在你我懷里反反復復,永不落幕。”在徐錫奇的微信群里,留著這樣的話語。
見義勇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把這一中國文化向海外弘揚,徐錫奇在優藍公司成立了見義勇為工作站,專門印發了文件,建立“見義勇為”獎勵制度,符合條件的都能獲得公司頒發的見義勇為獎和獎金。
五
對于優藍安保的發展,公司員工、當地部門是怎么看的?有什么具體想法?
視頻連線采訪,無錫恒隆廣場1號寫字樓31樓。2024年7月13日,莫桑比克時間上午8時30分。
阿貝勒,31歲,分管運營的副總經理。“我是當兵出身,從部隊退役后就失了業,后來在一家印度人開的安保公司做保安,工資太低,沒多久就辭職了。聽說有中國人開的安保公司,我就來應聘,經過嚴格的考核被錄用了。這里的工資一開始就有5000莫幣,由于我工作表現出色,工資漲到了1萬莫幣,現在已能拿到2萬莫幣以上,在莫桑比克找不到第二家這樣的公司,我是幸運的。”阿貝勒接著說:“收入高只是一個方面,其他待遇也相當好,上班每天有接送車,我們有困難,只要提出來,公司都能幫助解決。還可以借公司的錢去買手機,這是其他公司所沒有的。抓住了小偷還能得到獎勵,我們的勞動讓客戶最大程度減少了損失,我有一種非常自豪的價值感。”
讓阿貝勒留下印象的事還真不少,譬如在工作中抓住了偷柴油的盜賊,將其扭送到警察局。楠普拉的一家中國商店,布料被偷,他一口氣抓住4名小偷,送警方處置。阿貝勒從保安做起,一步步成長,成了班組負責人,大區域的負責人,后來又調到楠普擔公司總部,成為行政主管,嚴格執行中方管理制度,管好手下,一切為服務對象著想,深得中資企業的好評。他說:“公司創辦才6年,像孩子一樣年輕,希望發展越來越好,能發展到200年、300年以上,這樣既能提供更多的安保服務,又能增加更多的就業崗位,大家日子都好過。”
迪尼希,保安代表,32歲。“我是優藍的第一批員工,家里有兩個孩子和母親,父親去世了,家庭條件較為貧困。我也是從部隊退役的,做安保比較合適,被優藍公司錄取后,先在安哥拉等城市工作,為中國礦業公司等單位服務。調到楠普拉之后,我的工作勁頭更大,抓了很多小偷大盜,很有成就感,也讓客戶感到安全。我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工作能力,服務對象都比較滿意,目前我保持最好的工作狀態,被企業需要是有價值的,這種存在感比工資更重要。”
“以前楠普拉的治安糟糕,優藍公司成立后,許多中國商人讓我們提供安保服務,雖然一開始才35名保安,但非常精干高效,之后這座城市治安就發生了很大變化。因為我們的隊伍是準軍事化管理,訓練有素,注重紀律,又配備了許多先進的防護設備,我們的主要目標是保護各類機構、客戶資產,還有保鏢服務,在緊急情況下護送。”
迪尼希非常健談,“與中國同事相處時,學到不少知識,他們往往有解決問題的好想法、好主意,而且能以最快速度落實。我漸浙地受到良好的影響,在做保安時,晚上從不睡覺,全力看管好物資,如發現問題及時向上匯報,并控制事態。等我有了一定職務后,就加大巡邏頻度,每小時巡查,做好記錄,并經常與客戶溝通,聽取他們的想法,不斷改進工作。”迪尼希說自己沒有來過中國,但從小就聽說這個古老的國家有萬里長城和大運河。中國經濟發展得好,希望以后領略中國同事的故鄉,那將是一件美妙的事。
奧古斯丁尼奧 · 曼杰特,當地工會負責人。“以前莫桑比克也有私人安保公司,數量也有100多家,但在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上不能讓人滿意,很多企業給最低的工資,缺乏食品,員工生活得艱苦,那些公司對員工也不夠尊重。優藍安全公司的出現完全改變了這種狀況,員工不僅收入大幅提高,各項勞動保障到位,并實行人性化管理,給的待遇高,尤其是管理層與員工之間的平等相處,一線的保安被充分尊重,這是十分難得的。” 他繼續說:“這家公司在6年內成功地使近3000名年輕人擺脫了失業,也非常遵守莫桑比克的法律法規,是迄今為止多家安保公司中唯一沒有拖欠員工工資及社保的企業,這樣也使得員工更加效力,服務好中資企業和本地企業,促進經濟發展,形成了良性循環。作為工會代表,我非常感謝這樣的企業。”
奧古斯丁尼奧 · 曼杰特說:“作為工會部門,我們也經常與優藍公司的工會員工進行交流。我說,遇到了優藍這樣的公司,是你們的幸福。這個企業不是老板個人的,是所有員工的,企業提供很好的保障。我們要用自己的雙手,做好安保工作,讓生活更有保障,而不能把這些好的局面給損壞了。”他接著說,中國正在倡導“一帶一路”,非洲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這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優藍公司在保平安方面做了較多工作,承擔了更多的社會責任。
對優藍公司今后的發展,他也提出了建議:“優藍公司做得很好,希望能增加投資擴大規模,在更多的領域提供安保服務。莫桑比克的銀行業,目前缺少優質的安保服務,其他公司提供的押運服務,設備很陳舊,優藍公司可以在這塊領域延伸,最好買5至10輛武裝押運車,同時能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希望優藍公司全面發展、創新發展,服務到所有非洲國家,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中國政府在幫助非洲,優藍公司又提供安全保障,相信會成為非洲安保行業的標桿和示范,促進平安非洲成為現實,我們過上好的生活。感謝中國,很久之前中非之間就建立了友好關系,希望這種友誼一直持續下去。”
目前,優藍公司與楠普拉省警察廳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在維護社會治安、偵破刑事案件、維護社區穩定等方面開展深層次合作。徐錫奇表示,“今后優藍公司將與國內110聯動機制一樣,以優秀的安保隊伍、先進的管理理念、專業的裝備及車輛、快速的聯合執法能力,確保一方平安。我們不只是經營,更要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在海外為中資企業、華僑企業和當地企業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為‘一帶一路’做好配套服務” 。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從太湖之濱到莫桑比克,跋涉一萬里的漫漫征程,組建一萬平方米的訓練基地,向一萬人的規模挺進,“三個一萬”是他的小目標。創業精英,平安使者,無錫人在非洲大地書寫了傳奇。站在莫桑比克的海邊上,徐錫奇眺望浩瀚的印度洋,碧空如洗,海鷗翔集,大海上的一片蔚藍,大地上的一抹優藍,匯聚在這天地之間,合奏出一支鏗鏘激越的藍色交響曲。
作者簡介:
包松林,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
責任編輯 董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