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路程一定時,速度和時間成反比”,小學時,老師用這個例子帶我們初識反比例關系。當時我心中始終縈繞著一個問題:既然速度和時間成反比例關系,那我們怎么能更直觀地看出它們之間的變化規律呢?直到初中深入學習了反比例函數的相關知識后,我才在數與形的交融中找到了答案,更發現了隱藏其中的“不變\"奧秘。
反比例函數圖象是兩條與坐標軸永不相交的曲線,且始終關于原點對稱,我們稱其為雙曲線。若點 A 在反比例函數
為常數,且 k≠0 )上,過點 A 作坐標軸的垂線,所圍矩形面積恒等于。也就是說,無論點 A 如何移動,原點、點 A 和點 A 與坐標軸的垂足圍成的三角形面積始終不變,恒等于
如圖1。“不變\"的奧秘就藏在其中!

在一次練習中,我遇到這樣一題:如圖2,已知點A在反比例函數 y= K的圖象上,點 B 在 x 軸的正半軸上,X且 ΔOAB 是面積為2的等邊三角形,求這個反比例函數的表達式。


我聯想到“面積不變性”,于是,設點 A 的坐標為
,過點 A 作 OB 的垂線,交 x 軸于點 C ,如圖3。因為ΔOAB 是等邊三角形,所以點 C 是 OB 的中點。所以
∣k∣=2 。又由圖3可看出反比例函數
的圖象在第四象限,所以 klt;0 ,即 k=-2 ,則該函數表達式為
。抓住“不變”的幾何關系,便能破解復雜圖形中的數學密碼。
那不變的只有面積嗎?我繼續思考,又有了一些新的發現:
平行關系不變:如圖4,反比例函數
交矩形OACB于點 M 和點 N ,連接MN和 AB,MN 始終平行 AB

全等關系不變:如圖5,延長 MN 交x 軸、 y 軸于點 Q 和點 P ,則 ΔPBM? ΔNAQ

比例關系不變:如圖6,連接 oM )OC,ON ,由于 SΔOBM=SΔOAN ,所以 SΔocu=
。所以 B M / M C"= A N/"N C "。

這次探索讓我深刻體會到,數學既是變化的藝術,也是守恒的哲學。反比例函數中,變量 x 與 y 此消彼長,但它們的乘積 k 始終如一;雙曲線分支無限延伸,卻始終聽從漸近線的指引。這種“變中守常\"的智慧,不正是數學的魅力嗎?
教師點評
小作者以“不變”破題,從數學視角深入思考了反比例函數圖象的魅力,盡顯數形結合之智;深入剖析圖象特性,邏輯嚴謹,鉆研精神可嘉。愿大家能像小作者一樣,保持對數學的熱愛,深入探索數學的奧秘,勇攀數學高峰!
(指導教師:黃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