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拂過小街,落葉滿地,一片枯黃。腳下沙沙作響,皸裂的大手包住小手,在風中蕩啊蕩,影子也被夕陽拉得長又長…這便是記憶中的奶奶與我。
自記事起,奶奶總在忙活各種家務,將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條。每次回到家,推開門便能聞到飯香撲鼻,每個人都在溫馨的家中放下負擔,輕松地聊天、大笑。我穿著奶奶織的毛衣,嘴巴被熱騰騰的飯菜填滿,心里是說不盡的溫暖與滿足。那時,奶奶對我來說,既健壯又高大,我總是緊拉著她的大手,仿佛在這樣愛的小舟中,便能乘風破浪,不懼風雨。
日子疊著日子,時光悄然流逝,奶奶好像真的老了,她的手腳不再像原先那樣利索,力氣也不像原先那樣大了。有一天我猛然發現,我的個頭已高過了她的肩。但她依舊在忙活著各種事,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她總在臉上掛著笑容,來掩飾身體的疲憊。漸漸地,她開始忘記許多事,出門買菜常常忘帶鑰匙,像一個做錯事的孩子般呆立在門口,孤獨無助。
后來,媽媽代替她買菜做飯,她也很少再出門,常常一個人坐在陽臺,看著外面,如同一株枯萎的藤蔓盤繞在角落,眼里有種說不出的落寞。
我們都意識到了這點,回想起往日奶奶勞動的場景,才發現,好像我們對她的關注越來越少了,對她的依賴也越來越少了。她不再因勞動而感到快樂,不再因被需要,因不可替代的存在而幸福,就這樣孤獨無奈地走向衰老。

那晚,在隔了許久之后,我終于又一次說出:“奶奶,我想吃你做的飯了。\"她一瞬間有些錯愕,渾濁暗淡的眼眸中閃過一絲光亮,隨后揚起了那久違的笑容:“好!奶奶來做!”那晚的飯菜中,我們都嘗到了熟悉的味道,大家稱贊著,閑聊著,又回到了許久以前那樣溫馨歡樂的氛圍。我捧著裝滿飯菜的碗,覺得沉甸甸的。吃完飯后,我回到書房,拿出編好的紅繩,串起奶奶的鑰匙與一個愛心掛件,系在了她的包上?!澳棠?,看!這樣以后出門就不會忘記帶鑰匙了!”我笑著說道。奶奶看著我,也笑了。那天以后,奶奶還是時不時忘帶鑰匙,家中出現了許多提示的便利貼,爸爸媽媽也每天早早下班回家陪奶奶聊天,落寞的神色再也沒有在她臉上出現。
“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香花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是悲涼?!痹跉q月的長河中,奶奶漸漸衰老,卻從不孤單,她乘著我們用愛編織的小舟,沒有悲傷痛楚。在岸的兩旁,是花香,是蟬鳴,是歌聲
微風吹動半掩的房門,奶奶坐在沙發上與媽媽嘮著家常,橙黃的燈光將溫暖與希望灑在她的身上,光彩流淌在她微笑的皺紋間。
點評
文章以細膩溫潤的筆觸編織愛的經緯。開篇“皸裂的大手包住小手”的觸覺描寫,瞬間勾勒出祖孫情深;將衰老的奶奶比作“枯萎的藤蔓”,又以“愛的小舟”貫穿全篇,從童年溫馨記憶到奶奶的衰老困境,再轉向主動守護,情感脈絡跌宕有致。文章展現了愛的雙向滋養。引用冰心的話升華主題,將個體故事升華至生命關懷的哲學高度,使“以愛為舟”既有家庭溫度,更具人文厚度。
(指導教師:徐睿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