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5日上午,榕江縣第三中學門前沿著29號路主干道兩旁人頭攢動,上萬名當地群眾扶老攜幼前來送別,感謝為榕江奮戰過的人們。
老鄉們手里拿著紅雞蛋、五彩繩、鞋墊、毛巾等禮物,高聲喊著“感謝你們支持榕江,一路平安”“榕江人民感謝救援隊”,眼眶里是依依不舍的淚水。
車隊逐漸駛離,留下聲聲感謝、聲聲啜泣,也留下了榕江縣洪災過后的溫情一幕。
6月18日以來,貴州省榕江縣遭遇持續強降雨襲擊。6月24日到28日,短短5天,榕江縣被洪水吞噬兩次。這個因為“村超”出圈的小縣城,因為肆虐的洪水,連昔日的“村超”賽場也化作一片泥濘。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洪水來了,各地的救援隊也來了。
榕江縣百姓和來自各地的救援力量一起加入洪災救援、災后清淤、家園重建的過程。
7月1日晚,貴州省榕江縣被洪水摧毀的“村超”球場燈光重新點亮。
7月3日中午12時,榕江縣的居民用電已全部恢復,自來水廠供水正常,清淤工作完成超過96%,清污工作接近尾聲,交通基本恢復。
7月4日開始,馳援人員陸續離開榕江縣返回各自的崗位,包括榕江縣委書記徐勃、縣長王飛在內的當地居民,含淚相送。
榕江抗洪,困境中的堅守與奮斗,譜寫出一首最為動人的“凡人歌”。
榕江縣,年降雨量常年維持在1200毫米左右,然而今年6月,差不多十天的時間,榕江縣就降下了平常大半年的雨量。
6月24日,貴州榕江縣境內平永河、寨蒿河、都柳江水位持續快速上漲,導致縣城大面積受淹,大規模人員轉移安置,導致財產損失;6月28日,榕江縣再度遭遇洪峰過境,剛清理的街道再次被洪水淹沒,商鋪浸泡、垃圾堆積成山……
年年有雨,為什么榕江縣今年的洪水這么大?據國家應急廣播報道,連續的強降雨和特殊地形是主要誘因。
貴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自古有“地無三里平”這個說法,山川縱橫。榕江縣更是位于珠江、長江兩大水系分水嶺,其縣城建立在都柳江、寨蒿河、平永河三江匯聚之處,形成天然“洪水走廊”。
榕江縣域內有大小河流67條,總長1303公里。這意味著,一旦上游來水在狹窄的峽谷中迅速集中,下泄的過程當中就非常容易形成洪峰的疊加。
受強降雨影響,6月21日、24日、28日,這里連續遭遇三次洪峰,第一次洪峰帶來的災情較小,洪水過后,縣城很快就恢復了正常的生活秩序。但后兩次災情較大,尤其是6月24日最大,短短數小時內縣城被淹沒,街道成河、交通癱瘓,洪水甚至漫至三樓高度,成為當地1954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位。
榕江縣委書記徐勃在接受央視新聞采訪時表示,榕江縣每年都要被洪水浸泡一次,因為有防洪堤,所以過往的洪水沒有大面積進入城區,但是今年因為遇到了三江匯流,洪峰最高時速達到了11300立方米/秒,基本達到了榕江歷史上的峰值。
經過技術部門初步判定,榕江縣這次的洪水是“超五十年一遇”的超大洪水。
另據重慶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李陽兵教授接受媒體采訪時分析:“6月24日,榕江遭遇第一輪特大洪水,是由于該地區連續六天普降大暴雨,累積降水量特別大。而28日第二輪洪水過境時,盡管榕江本地的降雨還未達到大暴雨,但上游多個縣域出現強降雨,大量洪水順勢而下,最終導致榕江再次面臨洪水威脅。”
6月22日至24日,榕江縣平均累計降雨量超200毫米,相當于短短3天,至少有46個杭州西湖的水潑向了榕江縣。
6月24日至28日,貴州全省22個縣43個鄉鎮累計降水量超過200毫米。其中,位于榕江縣上游的雷山縣永樂鎮開屯最大降雨量達394.1毫米。27日至28日,榕江縣塔石鄉、平陽鄉、平永鎮等3個鄉鎮雨量都突破200毫米。
6月28日下午,洪峰抵達榕江縣城,榕江縣城街道7分鐘內被完全淹沒,下午4時許,榕江縣開始漲水,約一小時就覆蓋了半個城區。
有居民在社交媒體平臺發布了一段榕江縣常馳廣場被淹的視頻。視頻中,道路上水位上漲,一樓商鋪被淹沒一半多,有行人站在道路綠化帶臺階上避水。商場內部,水沿著電梯向下流。


一位“村超”足球場附近餐館的老板告訴媒體,洪水來臨后他曾試圖前往餐館查看情況,但是球場周邊的道路積水很深,道路被管控,只能遠遠看見自家餐館門口漂浮著冰箱,估計店內積水嚴重。住在附近的“村超”忠實粉絲,看到滿是淤泥的足球場,心里也泛起說不出的滋味,“感覺就像失戀一樣”。
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沈雨旸表示,除了降雨的動力和水汽條件較為理想外,副熱帶高壓的位置是導致降雨區域相對固定的主要原因。冷暖氣流在副熱帶高壓邊緣的對峙和交匯,形成了“拉鋸戰”,進而引發了長江南北兩側附近持續的強降雨。
洪水過后的街區是什么味道?
在陽光的加持下,受災最重的場壩街彌漫著一股仿佛幾萬只臭雞蛋同時爆炸的臭味。
下沉式廣場常馳廣場則是一股濃烈的水濕臭。工作人員連續抽了三天,漫灌進廣場的洪水才終于被抽完,然而,緊接而來的下一場洪水,一夜之間又把這里灌滿了。
所有被洪水沖泡過的東西,都變成了垃圾。
榕江縣城主干道上,黔東南州應急廣播車開著大喇叭,用普通話和榕江話輪流喊:各位父老鄉親,千萬不要撿被洪水浸泡過的食物、飲料......有工作人員在點位發放口罩,提醒大家在街面上行走一定要戴。灑水車則噴灑著消毒藥水來來回回。
克服高溫、搬運垃圾、清淤、沖洗地面……洪水侵襲過后的救援人員晝夜奮戰,爭分奪秒的繁忙中也誕生了許多名場面——
7月1日,榕江洪災清淤進入最后攻堅巷道戰時,在當地一處小區巷道,武警戰士馬東昇和戰友們弓著背,一次次在傾斜近45度的斜坡上奮力前行,將一車車的淤泥拉走清運。有榕江嬢嬢介紹,因為“地勢比較窄,大型設備根本進不來,全是我們的官兵,用手在一點點摳”。
當時,洪水帶來的淤泥最深已到膝蓋,味道更是難聞,馬東昇在下坡時還摔了一跤。但為了榕江百姓能盡快恢復正常生活,沒有人停下,僅僅一天半的時間,這條泥濘不堪、雜物叢生的巷道已經能正常通行。
那沾滿污泥的脊背,感動了千萬網友,有人感慨,一群半大的孩子,只因穿上這身衣服,便成了中國的脊梁。
后來,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將“中國脊梁”的視頻轉發到海外社交平臺,并寫道:“哪里有災情,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
當地居民則以另一種方式參與這場家鄉保衛戰。榕江縣忠誠鎮忠誠村因為地處上游,在這次洪澇災害中所受影響不大,村里緊急設立了物資接收點,并且把曾經的食堂變成了給救援人員提供一日三餐的“大廚房”。
食鹽17袋,米50斤,油4桶......這些做盒飯的食材,其實都是附近居民和當地企業捐贈的。一位阿姨還捐出了厚厚一疊現金,10635元,登記的工作人員感動得直落淚。
各個村的村超足球隊、啦啦隊及村民志愿者也自發趕到合約食堂,洗菜、切菜、炒菜......為救援隊送上熱乎乎的飯菜。他們表示:“前方清淤的同事很辛苦,要保障他們吃喝,有一份光發一份熱。”據悉,合約食堂每天為縣城受災地區保障數千份盒飯。
榕江籍中國男子跳水運動員、奧運冠軍龍道一在得知家鄉受災后,第一時間從北京出發連夜趕回榕江,并在貴陽組織了一批物資,送回家鄉,并且參與清淤工作。龍道一的說唱作品叫《場壩街的崽》,場壩街是榕江受災最嚴重的地方之一。
榕江洪災發生后,再一次詮釋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洪災后,中央財政資金緊急撥付數億元,支持受災群眾轉移安置、過渡期生活救助及倒損民房重建,以及災區交通、水利、醫療衛生、教育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災后應急恢復重建。
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緊急將國家救災應急響應級別提升至三級,派出工作組赴災區實地查看災情,指導和協助地方做好受災群眾基本生活保障等災害救助工作。
與此同時,武警貴州省總隊調集千余名官兵,貴州省軍區組織2000余名官兵、民兵,貴州省消防部門組織300余名指戰員……各方救援力量迅速集結馳援榕江。
到達榕江最早的是黔東南州消防救援支隊,得知榕江縣遭遇洪水后第一時間調派了34輛車150人,跨區域增援榕江和從江;國家隧道應急救援中鐵五局貴陽隊,摩托化行進300余公里,第一時間轉移了上百名被困群眾;河南洛陽伊川縣的神鷹救援隊,橫跨1500公里,趕到榕江,沖鋒舟剛卸下,就沖進了激流……
貴州省慈善總會積極響應,協調各方資源,緊急援助受災區域。據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4日,貴陽市各級慈善組織累計為黔東南州洪澇災募集款物127.44萬元,其中善款60.85萬元、物資66.59萬元。
6月29日,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馳援貴州榕江、從江的首批大米、糧油以及防護用品和藥品等物資抵達貴州,計劃捐助總額為200萬元。同一天,在貴州長大的知名歌手周深攜手上海復星公益基金會向受災嚴重的榕江縣捐贈的飲用水、方便面、消毒液、發電機和抽水泵等應急救援物資也抵達了榕江縣。
貴州省音樂家協會聯合榕江縣委宣傳部,僅僅用4天時間就完成了公益歌曲《愛的陽光》的創作和錄制,7月4日正式發布;曾因《上春山》爆紅的創作者張超、玉鐲兒這一次則創作了《風里雨里陪著你》;毛世林、潘昌新創作了《請相信》,張志、蝶當久、韓丹創作了《戰洪災》等歌曲。

榕江縣因“村超”而被大眾熟知,“村超”足球場在7月1日晚間再次點亮燈光,無疑是最令人振奮的時刻。
不過當地村超辦副主任高松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洪峰過境水退之后,即便經過多日的清淤沖洗,這塊承載著中國鄉村足球夢想的綠茵場水毀痕跡仍舊嚴重。球場的淤泥深度達到30厘米至40厘米,最深處甚至達60厘米,球場草皮和跑道幾乎完全損壞,附屬設施已無法使用。“幾乎要重新裝修,包括燈光、音響、直播線路、電路網絡等,可能都要重新設計。”
災后創傷遠不止這些,據榕江縣商務局7月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兩輪洪水造成該縣商貿企業直接經濟損失超3.2億元。
隨著各地奔赴而來的救援人員不斷離去,這座遭受過洪水侵襲的城市,即將開始重啟,迎接新的生活。
7月4日,榕江縣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專題會召開。縣委書記徐勃主持會議并講話。他強調,要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首位,以最快速度、最實舉措推進災后重建工作,確保盡快恢復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徐勃指出,要優先保障水、電、路、信等基礎設施搶修,確保盡快恢復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扎實做好清淤排障、環境消殺工作,全力防范次生災害和疫情風險;加快受損房屋鑒定修繕,妥善安置受災群眾。
此外,要搶抓機遇,以更高標準推進防洪堤、水庫等防災減災工程建設,全面提升榕江縣防汛抗災能力。尤其要加快“村超”球場等文體設施重建,保障足球聯賽順利開展,推動災后經濟復蘇與社會穩定同步發展。
自2023年出圈以來,“村超”年均進行1000多場貫穿全年的各類比賽,成為拉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2024年,榕江累計接待游客946.18萬人次,同比增長24.36%;旅游綜合收入達108.03億元,同比增長28.64%。
榕江縣原計劃在今年7月至8月舉辦首屆“村超”全國賽總決賽以及首屆“班超”全國賽等賽事,然而洪水無情中斷了賽事。“等我們居民的生活恢復以后,我們會盡快修復球場設施,所以也希望大家拭目以待,我們爭取球場重新恢復生機后,希望能夠與大家在這里重逢。”村超球場負責人、榕江縣文體廣電旅游局副局長孫小薇向大家約定,力爭在7月底恢復比賽。賽事恢復方案已在規劃。
正常的生活生產秩序正在逐步恢復,災后重建工作盡管任重而道遠,但一座城,一群人,一條心,一定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