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運動是一種在自然環境中有組織地進行帶有探險或體驗冒險的運動項目,近年來有著十足的發展勁頭,其中包括登山、徒步、攀巖、潛水等運動項目。戶外運動中大多數運動項目均帶有探險性,是一種極限或亞極限的運動項目,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和冒險性。體育運動產業承擔著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并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發揮體育多元功能等方面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戶外運動產業是體育產業的一個分支,同樣承擔著發展經濟的重要任務。過去幾年,國家政府陸續出臺多項政策文件和規劃標準,鼓勵發展戶外運動產業,使其在推動體育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中發揮更加顯著的作用。然而,許多人對戶外運動安全意識的不足,導致了眾多失蹤、意外傷亡的事件發生,本文將從戶外運動現狀及存在問題方面論述,優化我國戶外運動產業發展,助力中國體育事業的進步。
1、體育戶外運動產業發展的價值意蘊
隨著戶外運動受到熱捧,戶外運動產業作為體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呈現爆發式增長,已達到萬億級產業規模。一方面,戶外運動需要一定的裝備支撐,如登山杖、登山包、沖鋒衣等,給紡織業和手工制造等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訂單,提供了可觀的利潤。另一方面,登山客為了追尋不同的景觀和刺激,常常不遠方里去到另一個城市,這無形中促進了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同時也提高了當地旅游產業的消費水平。現如今,許多徒步路線和山區都要求向導帶隊,這也為山區居民提供了另一種收入方式。登山客的加入,可以助力當地特產的推廣和銷售,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山區居民的經濟壓力。此外,通過體育戶外運動項目,有效促進了山區居民和不同人群的文化交流??傮w而言,人口規模巨大的中國式現代化為戶外運動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市場基礎,多元化的戶外運動促進了實體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也促進了文化傳播,增加了就業崗位,不斷實現經濟水平的快速增長。
2、我國體育戶外運動現狀
2.1、我國體育戶外運動現狀分析
(1)參與人群。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指出建設健康中國的根本目的是全民健康,各層次、各年齡段的人群都踴躍參與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來。我國體育戶外運動雖起步較晚,但依靠巨大的人口規模和資源優勢發展十分迅速,戶外運動的發展促進了大眾體育的進步。現如今,戶外運動已經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屬,而是逐漸走向大眾化。當前,我國體育戶外運動的參與人數已超過4億人次,涵蓋了各個年齡段和社會階層的人群。
在性別方面,我國體育戶外參與人群中男性比例較高,但近年來女性參與者的數量逐漸增加,甚至在某些戶外運動項目中,女性參與者已成為主力人群,個別戶外項目女性的關注指數和參與度均超過男性,打破了男性主導戶外運動的傳統格局。在年齡方面,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均有涉及,年齡差異較大,但各年齡段的人群在參與戶外運動類型的選擇上有所不同,例如,年輕人更傾向于選擇時尚、刺激的戶外運動項目,如潛水、攀巖、滑雪等;而老年人則更注重舒適、舒緩的戶外運動,如徒步、登山等。
值得注意的是,體育戶外運動的參與人群與當地戶外資源及經濟水平亦有巨大關系。戶外運動的獨特優勢為優美的自然環境和奇妙的體驗,因此,居住在四川、重慶、云南等地的居民參與戶外運動的比例較高。且戶外運動的組織開展較為方便,因而受到人們的熱烈追捧。
(2)項目類型。
體育戶外運動的項目類型豐富,涵蓋了從簡單到復雜,從低強度到高強度的各類運動項目。包括登山、徒步、露營、騎行、越野、滑雪、潛水等。這些項目不僅滿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也推動了我國體育戶外運動市場的多元化發展。
(3)市場規模。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斷追求更高質量的生活方式。走出家門,奔向自然受到熱烈追捧,促進了我國體育戶外運動產業的蓬勃發展。如今,消費者對于戶外運動裝備的品質和顏值要求越來越高,相關產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戶外運動裝備、賽事服務、教育培訓等細分賽道均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稇敉膺\動產業發展規劃(2022—2025年)》明確指出,到2025年戶外運動產業總規模將超過3萬億元。《中國戶外運動產業發展報告(2022—2023)》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戶外用品行業市場規模為1971億元,預計2025年將增至2400億元。即便如此,我國體育戶外產業市場仍存在諸多問題,如高端戶外產品主要依賴進口,消費者需求的多樣性得不到滿足,產品安全保障不過關等。
2.2、我國體育戶外運動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安全意識不足。
安全無小事,在戶外運動中,生命安全更是重中之重。一些戶外愛好者在參與活動時,缺乏對地形、天氣等自然條件的了解,盲目自信且追求刺激感,未能對潛在的危險有足夠的準備,導致危險到來時無法應對。部分戶外運動者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識和技能,在極端情況下,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2)生態環境破壞。
體育戶外運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問題,隨著戶外活動的日益流行,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回歸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力。然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對自然環境造成了不可逆的危害。
首先,體育戶外運動對植物的影響可分為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兩種形式。直接影響包括火災、踩踏、移除以及營火材料采集等,這些行為會直接對植物造成傷害。間接影響則包括土壤流失、外來物種引入等問題,這些問題可能通過改變植物的生長環境或引入新的競爭物種來影響植物的生長和繁衍。同時,體育戶外運動過程中產生的生活垃圾對環境的污染尤為嚴重。許多戶外運動的參與者缺乏環保意識,隨意丟棄垃圾,導致一些熱門戶外目的地成了“垃圾場”。這些垃圾不僅破壞了自然景觀,還可能對野生動植物造成危害。例如,塑料袋等難降解垃圾會對土壤和微生物造成長期污染,而動物誤食這些垃圾則可能導致其死亡。最后,體育戶外運動也可能對水資源造成破壞。例如,在徒步、越野跑等運動中,參與者可能會穿越河流、湖泊等水域,如果他們在水中丟棄垃圾或進行其他污染行為,就會對水質造成污染。此外,一些戶外運動項目還可能涉及在山區、高原等水源地附近進行活動,如果不加以控制和管理,就可能對水源地造成破壞和污染。
(3)戶外運動風險管理現狀。
近年來,國家體育總局等部門發布了一系列關于高危險性體育賽事活動的通知和管理辦法,如《體育總局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高危險性山地戶外運動賽事管理的通知》等,旨在對高危險性戶外運動賽事進行規范。但我國戶外運動風險管理體系發展尚不完善,國家體育總局對此的管理尚未細化。陸續出臺的戶外運動管理條例、規章制度在地方落實不到位,始終存在管制力不足的問題,仍需逐步落實和完善。自發性戶外運動組織團體的無序性、難控性,使得山地戶外運動的安全保障發展困難重重。
3、我國戶外運動產業發展的現實困境
3.1、戶外用品購買市場混亂
我國戶外運動參與人群數量龐大,對戶外用品有巨大需求。參與者在進行戶外運動,如徒步、登山時,往往對裝備有高質量的要求。近年來戶外運動的熱度不斷上升,大量新品牌逐漸涌入市場,因與知名產業品牌相比缺乏競爭力,往往采用低價格的方式吸引消費者,在產品制作方面缺乏品控能力,導致產品性能不足,甚至部分產品存在虛假宣傳的現象,忽視了戶外用品的功能性。另外,部分商家通過仿制假冒偽劣產品,低價銷售獲取利益,消費者在購買時真假難辨,擾亂消費者對產品的判斷能力。
3.2、部分地區基礎設施不完善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相關部門頒布的文件強調要加強我國戶外運動產業的設施建設,這說明在戶外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是有政策支持的,但部分地區仍有落實不到位的現象。在經濟落后的部分地區中,資金條件有限難以開展,另外受地形地貌影響,山地、丘陵等地區需進行土地改造,導致成本大幅度增加。同時,山地中地質災害頻發,易出現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災害,對戶外設施的建設和維修也造成了巨大阻礙。
3.3、參與者的盲目追風
參與者的盲目追風正成為戶外運動產業發展中的顯著阻力,由于社交媒體的傳播速度極快,對自然風景和戶外挑戰的過度美化吸引了大量戶外“小白”盲目參加,在缺乏必要安全意識前提下,參與到戶外運動的行列當中,導致風險事故大幅度增加,增加了救援資源的壓力?,F如今我國救援組織力量薄弱,失蹤、失溫等事故的頻發,對人力、物力和財力都是一種巨大的消耗。戶外事故的頻發不僅會對參與者本人帶來傷害,同時也引發其他人對戶外安全保障的質疑,從而抑制戶外產業的消費。
3.4、生態破壞與行業發展相矛盾
一方面,參與者在參與戶外活動時沒有履行環境保護的義務,垃圾亂丟亂棄、破壞植被,甚至與本地居民產生矛盾導致封山禁行,讓其他愛好者失去活動空間。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平衡工作中左右為難。戶外運動產業以自然環境為基礎進行建設,利用地方特殊環境資源,如湖泊、草地、海灘等,推動了戶外運動產業的快速發展,開發新地區路線可以帶動當地消費的發展,請向導、住民宿等實踐為當地居民增加了一份收入,還可以促進農產品的對外推廣。然而,戶外活動過程中對自然資源和環境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參與者的不作為導致草地退化、水土流失、雪線下降以及生物多樣性減少等問題,這些對大自然的危害都是難以逆轉的。
3.5、戶外俱樂部行業管理不規范
體育戶外運動市場雖然發展迅速,但行業管理仍存在不規范的問題。許多戶外組織未經工商注冊,領隊缺乏專業培訓,導致他們在應對緊急情況時能力不足。在市場宣傳方面,忽視了戶外運動的危險性,將消費者的安全置之度外。不同地區、不同部門對戶外運動的規范和管理不夠全面和具體,對于違規開展的戶外活動,有關部門未能做到及時查停和處罰。
4、我國體育戶外產業發展優化策略
4.1、構建市場管理體系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履行好自身義務,構建行業管理體系,完善產品質量、產品性能和環保等規定。對商家的宣傳廣告做好審查工作,嚴禁存在虛假宣傳。同時可引進第三方檢測機構,對出售的戶外用品進行質量檢測,要求表明產品的具體性能,對售賣假冒偽劣產品的商家從嚴處理,也可設立戶外用品鑒定平臺,讓消費者可通過平臺對產品真偽進行鑒定,保障消費者權益。
4.2、提高參與人群的安全意識
培養戶外體育參與人群安全意識的重要性體現在多個方面,不僅關乎個人成長與健康,還與社會、環境乃至文化傳承緊密相連。一方面,可通過查閱相關書籍和資料,選擇與戶外生存、地形地貌、應急處理方法等有關的書籍進行閱讀,了解學習戶外相關知識;另一方面,通過參加體育戶外培訓
42 文年品與科技)
課程,尋找專業的戶外俱樂部學習戶外生存技能,像如何辨別方向,分析天氣情況以及發生意外情況時如何自救。還可以參加交流會,與高水平的戶外人員進行溝通交流,吸取經驗教訓,獲得更多實用的戶外知識。
4.3、健全政策制度體系
進一步完善體育戶外運動產業的政策體系,落實到各級政府,各地區明確職責,通過制定地方規章,建立起安全風險控制體系,為戶外運動發展提供法律保障。另外,逐步建立起戶外運動標準體系,包括場地設施建設、領隊責任考核以及裝備器材檢測等方面。
4.4、加強俱樂部資質審核與監管力度
我國戶外俱樂部數量已高達數千所,但缺乏行業管理規范,部分俱樂部缺乏運營資質、招聘無專業資格領隊,對我國戶外運動產業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對此,體育局、文旅局等相關部門需協同工作,建立跨部門監管機制,對戶外運動俱樂部的資質進行嚴格把控,對俱樂部領隊進行上崗考核,同時需定期進行安全培訓,保證領隊具有基礎急救技能和風險評估的能力,對參與者的安全進行保障。
結語
本文通過對我國戶外體育運動產業現狀及優化策略分析的探討,指出戶外運動發展的價值意蘊,發現我國體育戶外運動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可以減少戶外運動中風險事故的發生,為參與者提供更安全的保障,吸引更多有興趣的愛好者參與其中,促進我國戶外體育產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海燕.新階段、新形勢:我國體育產業發展戰略前瞻]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22,46(1).
[2]周麗君,蘭偉,王琰,等.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戶外運動產業發展的價值意蘊、實踐探索與未來進路[].體育科學,2024,44(5)
[3]趙陳怡.國家體育總局:進一步推動戶外運動產業高質量發展[N].中國財經報,2024-09-19(3).
[4]劉華榮,王華倬.戶外運動游憩地生態環境破壞行為的負外部性成因分析與治理方策[].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6,39(4).
[5]甘文韜,何藝,劉濤.淺析山地戶外運動常見風險及防治策略[C]//中國探險協會,北京體育大學,哈密市人民政府.第一屆全國戶外探險與休閑體育高質量發展研討會暨第二屆全國高?!靶蓍e體育”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研討會、第二屆首都高等學校休閑體育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集,2024.
[6]徐文靜.華夏烽火俱樂部戶外運動參與人群現狀研究[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