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離不開熱的,吃東西絕不碰涼的,連豆腐都講究趁熱食用的中華飲食文化中,唯獨涼菜活成了例外。
涼菜是筵席的“開路先鋒”
入夏之后,我們每頓飯的快樂,至少有一半都是涼菜給的。環(huán)境高溫導致皮膚血管擴張,流經(jīng)胃腸的血液相對變少造成食欲減退。這時候,酸辣爽口的涼菜就起到了“開胃神器”的作用。
作為冷食的一種,涼菜的歷史可不簡單。人類在學會取火之前,相當長一段時間都在吃生食冷食。那時候,吃冷食是為了荒野求生。直到兩千年前的寒食節(jié),冷食才被賦予了更深層次的意義,從而變得豐富有趣。也正是從那以后,涼菜出現(xiàn)了。
據(jù)考證,最早的涼菜應為“周代八珍”之“漬珍”。有關(guān)周代“八珍”的理解,史學家們各執(zhí)其詞。其中一種說法認為,“八珍”是指煎、烤、燉、熬等八種烹調(diào)方式,其中唯一一道不需要用火的料理,叫“漬珍”,被視為初代版的涼菜。它是將現(xiàn)宰的牛肉沿著肌肉紋理橫切成薄片,用酒水浸泡一夜后,拌入肉醬和香醋而成。這種吃法,用酒來預處理生肉,降低了患寄生蟲的風險,而且看上去比較風雅。
唐代,一種被稱為“燒錢”的飯局——燒尾宴出現(xiàn)了。宴席共有58道菜,其中的涼菜名為“五生盤”,選用豬、羊、牛、熊、鹿五種新鮮獸肉的細嫩精瘦部位,切成細絲,以醬拌入味而成。
宋朝,一種名為“水晶膾”的食物出現(xiàn)了。在《事林廣記》的記載中,所謂“水晶膾”就是用鱗多的鯉魚熬湯冷卻而成的魚凍。其形透明好看,味道滑嫩清爽,深受大宋文人喜愛,有“醒酒冰”的雅名。
最講究的,還屬《紅樓夢》中驚掉劉姥姥下巴的那道“茄鲞”。乍一看是尋常的涼拌茄子,工序卻比熱菜還要繁復得多。現(xiàn)摘的茄子刨掉皮,切丁過雞油炸酥,再用雞肉脯子和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豆腐干子、各色干果子,都切成丁兒,拿雞湯煨干。末了,還得將這些吸收了十只老母雞靈魂的茄丁、雞丁等拌上香油、糟油,封進瓷罐子里,在時光的魔法中充分交換香味。
涼菜在古代是一種奢侈的食物,在現(xiàn)代也是餐桌上最靚的那盤。
中餐的筵席有很多講究,它跟傳統(tǒng)文化中的禮儀有關(guān)。正式的宴請必須有冷菜(也被稱為涼菜)、熱菜、大菜,通常以頭道大菜來命名這一席。比如頭道上了海參,那就叫“海參席”;頭道上了魚翅,這就是魚翅席。
冷菜可以當作整個筵席的“開路先鋒”,它的檔次與品相要跟后面的熱菜、大菜相匹配,后面若準備上海參,前面冷菜肯定不能給客人吃涼拌黃瓜。傳統(tǒng)的席面,冷菜四個、熱菜四個,然后開始上頭道大菜。后面的大菜上檔次了,前面的冷菜都不能是單一的,還有雙拼、三拼,以此來顯示整個席面的規(guī)格。
萬物皆可“涼拌”
如今,涼菜能夠走入尋常百姓家,靠的可不是化簡為繁的講究,而是做法快捷、取材方便的隨意。
鮮嫩清爽的時蔬,和涼拌的調(diào)性最配,因此涼拌菜以素食多見。在“美食博主”汪曾祺所掌勺的家常酒菜中,涼拌素菜可以說撐起了下酒菜的半邊天。焯熟的菠菜剁成菜泥,再將米粒大的香干、泡好的蝦米、姜末、青蒜泥堆在菠菜泥攢成的寶塔上,自塔頂淋上醬油、香醋、香油和味精調(diào)好的料汁。汪曾祺描寫的這份拌菠菜食譜讓人口舌生津。
海產(chǎn)的存在,也給涼拌菜提供了無限的靈感,翠綠晶瑩的海帶和海藻、爽滑清透的海蜇……涼拌海參更是一絕。梁實秋曾在《雅舍談吃》里分享做這道菜的秘訣:煮熟后的海參切成細絲,入冰箱冷藏一會。吃前淋上加水化開的芝麻醬、醬油、麻油、醋和蒜泥,用梁老的話說,這樣做成的涼拌海參可“比里脊絲拉皮好吃多了”。
日常的大葷大素、菌菇水產(chǎn),甚至于五谷磨成漿制成的粉條,都可以成為趁手的涼拌食材。而“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邊角料,在風味繁復的調(diào)味料里一翻騰,同樣也能改頭換面,重獲新生。比如流行于川渝一帶的夫妻肺片,所用的是牛舌、牛肚、牛心等腥味重的牛下水,屬于會被扔進廚余垃圾桶里的邊角料。還有西關(guān)特色的涼拌魚皮。被魚肆丟棄的鯪魚皮,刮掉鱗片入沸水焯熟后火速過冰水,驟熱驟冷讓魚皮凝練出了Q彈的韌性。再加入姜碎,淋上醬油、芝麻油等調(diào)味后,魚皮的泥腥味盡失,只剩膠質(zhì)滿滿的爽滑,佐粥下飯,怎一個“冰爽”了得。
料汁是涼菜的靈魂
涼菜雖然簡單,但不同的人做出來,味道迥異。原因無他,調(diào)味的比例是關(guān)鍵。那么,如何正確掌握調(diào)味的黃金比例?這里推薦幾款簡單易學的美味料汁。
萬能中式油醋汁
生抽2湯匙+香醋3湯匙+芝麻油1湯匙+蠔油1湯匙+糖1湯匙。
按照這個比例調(diào)出來的1份油醋汁,對應涼菜的分量大約是500克。
這個方子里,生抽負責咸,香醋負責酸,蠔油和糖負責提鮮,芝麻油負責增香。調(diào)出來的油醋汁風味比較均衡,有酸爽的香。想要更豐富的味道,可以根據(jù)個人口味,加入小米辣、香菜、蒜泥、紅油、花椒油、花生碎、熟芝麻等。
雖然可以根據(jù)個人口味來搭配,但還是有一些基本的搭配原則。比如同樣是吃辣,如果你想要清爽一點,就用小米椒;如果你偏愛濃郁醇厚一點的辣,就用紅油。
如果是拌素菜,推薦紅油涼拌汁:萬能油醋汁1份+紅油辣子1~2湯匙+香菜1湯匙+蒜泥1/2湯匙。如果是涼拌肉菜,更推薦紅油蒜泥涼拌汁:萬能油醋汁1份+紅油辣子2湯匙+香菜1湯匙+蒜泥2~3湯匙+花椒油1/2湯匙。經(jīng)典川菜蒜泥白肉,最后澆的汁就是紅油蒜泥涼拌汁。
風味麻醬汁
麻醬也是涼拌菜中的熱門選手。其調(diào)制思路和前面一樣,但需要減少醋的用量,免得搶了麻醬的風頭。具體做法是:生抽2份+香醋1份+蠔油1份+糖1/2份+麻醬汁2份+蒜水1份。
其中麻醬汁的做法是芝麻醬1份+芝麻油1份+溫水3份;蒜水的比例是蒜泥2份+清水1份。先用芝麻油把芝麻醬稍微澥開,然后把3份溫水一份一份加入,每一次都等完全調(diào)勻了之后再加,就能得到一份細膩順滑的麻醬汁。
這款風味麻醬汁比較濃郁,能夠很好地掛在食材表面,所以不僅可以拌雞絲、菠菜、涼面、餛飩,平時不太容易入味的蔬菜,也可以用它來涼拌,比如豇豆或者秋葵,焯水之后澆上麻醬汁拌勻即可。
百香果青檸涼拌汁
這個方子特別適合夏天,它不需要用到醬油、醋這些常規(guī)調(diào)料,而是借了百香果的香、檸檬的酸和小米椒的辣,再加上香菜、洋蔥和蒜的濃烈芳香,味道直沖腦門,特別上頭!
取百香果2個,小米辣3~5個,蒜3瓣,檸檬半個,洋蔥1/4個,香菜2根,魚露2/3湯匙,鹽1/3湯匙,糖1/3湯匙。百香果對半切開后,取用果肉,小米辣切段,檸檬切片,洋蔥切絲,香菜切段,蒜切碎,然后和其他材料攪拌均勻即可。它的狀態(tài)不是流動的,所以,可能稱為“涼拌料”更準確。
百香果是點睛之筆,香味太迷人了,和黃瓜特別搭。檸檬和小米椒這一對CP,營造出清爽又熱辣的夏日感,真的是誰吃誰愛。不過,這個涼拌料使用范圍較窄,只適合拌口感爽脆,且本身比較清淡的食材,比如黃瓜、木耳、蝦、貝類、魷魚須等。
中國涼菜地圖
小小的一碟涼菜,不僅是平價、方便的代表,更凝練了一方的飲食性格,激發(fā)著干飯人連吃三碗的小宇宙。
入菜的食材或有雷同,但就涼菜的做法和風味而論,各地卻各有自己的打法。
拌,是南北通殺的基本招式。但是南方的拌,多是生拌,即食物洗凈,在刀下一滾,直接入盤加料,如涼拌黃瓜、糖拌西紅柿等;或者焯拌,對那些不宜生食的食材,過熱水焯熟后,再進入加料環(huán)節(jié),如涼拌木耳、腐竹等。
到了陜西,熗拌登場了。熱鍋加油,放入蔥、姜、蒜泥和花椒熗鍋,待香辛料的香味充分釋放到了熱油里,趁熱兜頭淋在洗凈擺盤的薺菜、蓮藕或田七苗上,既有熱菜的“鍋氣”,又有涼菜的清新口感。熱油提煉出了香料中的芳香物質(zhì),也激發(fā)出了蔬菜本身的鮮甜,和沒過熱油的清湯白水相比,熗拌的風味來得更為熱烈。
和所有料理一樣,涼菜的風格也不止于南北。比如上海,即便是做涼菜,也丟不掉濃油赤醬的味道偏好。一道四喜烤麩,面筋入水煮開撈出后,入油鍋炸脆,加料酒、老抽、白糖燜煮一個小時到收汁,出鍋時通體焦黑,掛著晶瑩的糖汁,完全是別地想象不到的涼菜模樣。同樣成色的,還有蔥、姜增香,老抽增味,腌制三個小時后入鍋油炸,再浸入熬制了三個小時的鹵汁中做成的熏魚。
溫潤的江南,做起涼菜來有暴力美學的一面。
入夏后,江浙滬一帶家家常備糟鹵,糟鹵二字,已足以道盡此類涼菜的精華。“糟”意為酒糟,“鹵”代指將食物浸泡其中使之入味。
最傳統(tǒng)也最能凝練風味的做法,是往糟泥——也就是釀造黃酒后沉淀在缸底的酒渣中放入蔥姜,用花雕酒攪拌混勻。在浸泡12個小時,各類風味分子充分碰撞之后,還需經(jīng)紗布濾除雜質(zhì),俗稱“吊糟”。
把毛肚、河蝦和毛豆泡在吊糟后所得的清澈澄亮的液體中,待一整晚浸泡入味后,江南糟鹵的代表作“糟三樣”便出爐了。
煮熟的河蝦用來做糟鹵,新鮮的河蝦撲騰騰、活生生地腌入酒里,又成了紹興特色的醉糟。而螃蟹同樣可以作為醉糟的食材,楊萬里曾作詩“酥片滿螯凝作玉,金穰熔腹未成沙”詠嘆糟蟹。
唯一能和醉糟一戰(zhàn)的,便只有潮汕地區(qū)的生腌了。花雕、黃酒換成米醋、海鹽,少了分讓人沉醉的酒香,多了分食材本身的鮮甜。
按照涼菜的定義,蒸熟放涼后食用的魚飯、蝦飯、墨魚飯似乎也可為潮汕涼菜代言。海鮮口感纏綿,吃時蘸上姜絲豆醬、蒜泥辣椒醋、梅膏醬或橘油,海洋和陸地的緣分就此勾連。
除此之外,四川泡菜、云南酸腌同樣用它們的靈感,豐富著涼菜的內(nèi)涵與風味。
可能有人會說,這些都不重要,無論用的是南北東西哪套武功,最終點亮涼菜的,還是那碗復合萬千風味的調(diào)味料。油鹽醬醋排列出了一套通用的基本公式,再加上被地方特色甚至個人喜好所滲透的個性組合,涼菜,藏著太多的小秘密。
食材大同小異,做法和調(diào)味卻環(huán)環(huán)相扣,環(huán)環(huán)不同。也正因如此,那么不起眼的一碟涼菜,卻能包容萬種風情,如同包容了整個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