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政府對農機補貼力度的加大,農民購置農機和應用新技術的積極性更加高漲。農機補貼政策的實施,使農民群眾得到很大的實惠,也加快了農機化的快速發展。政策的春風給我們農機推廣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農民購置農機具主要靠農機購置補貼,開展農機補貼工作是落實中央支農、惠農政策的重要內容,是快速提高農機裝備水平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另外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農村人口不斷減少,老齡化現象日益嚴重,這給現代化農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大挑戰。同時,農業勞動力的不足也成為農業生產的瓶頸,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以滿足市場需求。隨著國家農業政策的不斷優化,促進農機設備轉型升級,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增加農民收入,助力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農機化水平得到較快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一、農機購置補貼與農機推廣的聯系和作用
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是加快農機推廣工作發展的助推器,國家通過制定符合實際的補貼政策,調動農民選擇購買適合自己使用的農機設備,從而加快農機化技術的推廣,提高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由此可見,農機推廣工作的效果,與農機購置補貼有著直接的關聯,補貼政策的貫徹落實是確保農機推廣工作真正落到實處的關鍵。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可以減輕農民的經濟負擔,讓廣大農民能夠買得起、用得上。
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作用,一是能促進農機新技術、新設備的宣傳示范,提高農機裝備總量,推動農機裝備結構不斷優化升級。二是促進農民持續增收,通過農機補貼政策的實施,大大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提高了農作物產量,真正實現了糧食的穩定增收,為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三是推動農業社會服務體系的進一步發展與完善,自農機補貼政策實施以來,各類農機服務組織快速發展,特別是以農業合作經濟組織等為主體的新型農機作業服務組織更是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績,真正發揮出了農業服務龍頭效應。四是通過各種先進農機設備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能有效降低自然環境因素給農業生產帶來的影響,確保農業生產趕農時,搶季節,保豐收。
二、農機補貼政策是農機工作推廣的強化劑
(一)農機補貼政策的制定和出臺必須圍繞農機推廣這一中心工作
政策補貼的機具和技術必須是要推廣的機具和技術,這是最首要的,如果把不應推廣的農機產品和技術也作為補貼對象,那就從根本上失去了補貼的意義。
(二)農機補貼政策是農機推廣工作的措施和手段
農機補貼政策的實施有利于農機推廣工作的開展,有利于農機化水平的提高。但不能完全依賴于補貼政策。農機推廣工作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如新機具、新技術的引進、試驗、示范等,另外,還要加強政策的宣傳貫徹,使農機補貼政策真正落到實處。農機補貼政策的好與壞并不等于農機補貼資金發放了多少,農機具增加了多少,關鍵取決于農機推廣工作的成效,取決于農機化水平能否提高,取決于農業能否增效、增收。
(三)農機裝備水平持續快速增長
東明縣2022年落實農機購置補貼資金2844萬元,補貼大中型拖拉機634臺、稻麥聯合收獲機168臺、玉米聯合收獲機283臺、秸稈粉碎還田機40臺、旋耕機83臺、玉米播種機71臺、小麥播種機36臺、其它機具14臺套。2023年落實農機購置補貼資金2090萬元,補貼大中型拖拉機465臺、稻麥聯合收獲機158臺、玉米聯合收獲機120臺、秸稈粉碎還田機236臺、旋耕機296臺、玉米播種機141臺、小麥播種機54臺、其它機具46臺套。農機補貼機具繁多,品種齊全,農機補貼拓寬了農業服務領域,帶動了農林牧副漁各個領域機械化,為農業全面發展和全程機械化作出了積極貢獻。
三、農機補貼政策如何適應新時期農機推廣工作
(一)根據當地實際和農機推廣工作需要完善補貼政策
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自己的支柱產業,這就是實際,推廣什么、補貼什么都要圍繞這個實際,圍繞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需要,使補貼政策符合特色產業、支柱產業等發展的需要。
(二)列入農機補貼政策的項目必須具有先進性和適用性
引進推廣每項新技術、新機具要注重其技術內容是否先進適用,技術性能是否可靠。不具備先進性的技術沒有推廣價值,不具備適用性的技術沒有推廣前景。在推廣過程中,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首先推廣投資少、見效快、綜合效益顯著的技術或機具,絕不能走形式、擺架子,為推廣而推廣,為機械化而機械化。同時,要高點定位,把眼光放遠,所推廣的技術或機具不能只注重經濟效益,同時要注重其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有些技術或機具的確先進,但適用范圍極其有限,或需求過高,推廣價值也就不大,總之,選擇引進推廣農機新技術、新機具,必須充分考慮到該技術或機具是否符合本地區農業生產需要及農機化發展的總體目標。
(三)農機補貼的標準應因機因技而異
一方面要考慮財政的扶持額度,讓有限的補助資金發揮最大效用。另一方面要考慮農民對推廣農機產品的接受程度。農民應用熱情高的,可適當降低補貼標準;農民不愿接受的,可適當提高補貼標準。總之應隨著推廣的深入,逐步調整補貼標準,該降的降,該升的升。在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推動下,農業機械得以快速推廣應用,促進了農業生產規模化、集約化和產業化,提高了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減輕了勞動強度,促進了農業增產增效和農民節本增收,為勞動力轉移提供了有力支撐。一個地區有一個地區的實際,不同時期也會有不同的情況,農機要推廣什么,補貼什么,要適合當地農業產業結構,符合農業產業規劃,盡量做到各類農機均衡發展。充分發揮農機補貼政策在農機化發展中的導向作用,使農民得到更多的實惠,也使農業產業更加優化、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