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記憶深處,爺爺的菜園是一方充滿生機與歡樂的天地。
踏入菜園,泥土的清香瞬間縈繞鼻尖,那是大自然最質樸的饋贈。園中,各種蔬菜肆意生長,形態各異。白菜宛如一個個橄欖球,莖白葉綠,憨態可掬;芹菜細細的莖上,簇擁著碧綠的小葉片,遠遠望去,恰似一片茂密的綠色樹叢;甘藍則猶如穿著紫色戰袍的勇士,那被兩片青綠色葉子呵護著的圓球,又像極了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兒,精致而迷人。
除了蔬菜,菜園里還藏著許多小生靈。泥土里,棕色的蚯蚓緩緩蠕動,仿佛撒了胡椒粉的面條;葉子上,菜青蟲如綠色的四季豆,身上的黑斑好似火車的窗戶;還有背著大房子的蝸牛,當我好奇地觸碰它細黑的觸角時,它便害羞地將觸角縮回去,留下一點兒黏液在我手上,滑滑的,卻滿是新奇。
退休后的爺爺,每天都沉浸在這片菜園中而我,一有空就會像個小尾巴似的跟著爺爺。每當有蝴蝶輕盈飛過,我便急忙拿起網兜追逐,那忽高忽低飛舞的蝴蝶,仿佛在與我嬉戲。和蝴蝶玩耍一陣后,我又會跑到菜地旁的小溪邊,蹲下身子,用網兜打撈石頭邊上的螺螄。那些調皮的螺螄,總愛躲在石頭縫兒里,我得費好大的力氣搬開石頭,才能把它們“請”進木桶。
在爺爺的菜園里,我不僅看到了生命的蓬勃,還度過了難忘的童年。這里的每一株蔬菜、每一只小蟲子,都承載著我的快樂與回憶。爺爺的菜園,是我童年的小樂園,也是我心中最溫暖的角落。
(指導教師 徐婧/插圖 豆薇)
無論是對菜園里各種蔬菜的介紹,還是對菜園里小蟲子的描寫,其實都是要引出對菜園里人的懷念。而這“人”便是童年的“我”和那時的爺爺。這種層層鋪墊的推進方式讓作文中的情感表達更加自然、流暢、細膩,能夠在不經意間撥動讀者的心弦,高級感十足。
(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