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市位于山東省北部,地處黃河三角洲腹地,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熱多雨,年平均氣溫約為 12.3°C ,年降水量為626mm 左右,氣候條件適合棉花生長。濱州市棉花種植歷史悠久,是山東省重要的棉花生產基地],但在傳統的單作棉花模式下,棉花產量低,經濟效益不高,不利于棉花產業的穩定發展。近年來,濱州市通過優化種植結構、推廣先進技術、加強病蟲害防治等措施,提高了棉花的產量。其中,棉花套種西瓜的農業模式[-能夠充分利用光能、地力、空間等資源,相比于傳統的單作棉花,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作物收獲種類,提升單位面積產值,提高整體產量和經濟效益,增加農民的收入。為了更好地推廣棉花套種西瓜的農業模式,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促進農業經濟水平提升,總結了濱州市棉花套種西瓜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1棉花套種西瓜的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1.1地塊選擇
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攘土,要求土壤pH在 6.0~7.5 ,有機質含量在 2% (質量分數)以上,以利于棉花和西瓜根系的生長和養分吸收。酸堿性過強的土壤會影響這2種作物的養分吸收和生長,不宜選用。土壤肥力較低的土壤,可通過施用有機肥或綠肥來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
1.2品種選擇
棉花應選擇抗病蟲的中熟品種,確保能滿足套種模式要求,如中棉所 38[8] GK-12等。西瓜應選擇抗病性強、耐濕熱、早熟且品質佳的品種,如鄭雜5號、津花系列、金花系列等。
1.3 套種方式
西瓜和棉花套種采取 1:2 套種模式,種植帶寬為 1.7m ,中間栽1行西瓜,兩側各栽1行棉花。棉花和西瓜的間距為 85cm ,棉花行距為 80cm ,棉花株距為 30cm ,西瓜株距為 50cm 。
1.4整地施肥
播種前,進行翻耕整地,耕地深度為 25cm 左右。翻耕后,進行耙細處理,確保地面達到平整狀態。土地翻耕中每隔 3.4m 進行開溝,寬度為 60cm 深度為 30cm ,為排水、施肥、灌溉以及其他種植管理提供便利。整地完成后進行施肥,宜采取復合肥和有機肥相結合的施肥方案,根據土壤條件每666.7m2 施用土雜肥 1.5m3 尿素 19kg 硫酸鉀型復合肥 (N,P2O5,K2O 質量分數分別為 12%.18% /15%)10kg 。
1.5播種
當 5cm 土層溫度穩定在 12°C 以上、氣溫穩定在 15°C 以上時,開溝播種西瓜,當地一般在4月15日左右。西瓜播種密度為每 666.7m2l000 穴左右,每穴2粒西瓜種子(每穴留苗1株)。西瓜播種完成后進行地膜覆蓋,膜寬度為 2m 。4月25日左右播種棉花,采用精量播種機在膜上點播,播種深度為 2.5cm ,每穴播4粒棉花種子,每 666.7m2 播種3500穴左右(每穴留苗1株),播種后用細土封嚴播種孔。
播種前需要對棉花和西瓜的種子進行催芽處理,確保種子的發芽率。
1.6 破膜放苗
西瓜出苗后,根據種植地塊的溫度情況,一般在平均氣溫達到 20~30°C 時,破膜放苗。破膜后宜用濕潤王壤圍嚴苗孔,以利于幼苗生長。
1.7共生期田間管理
1.7.1追肥。根據種植要求,以提高產量為目標科學落實施肥管理工作。在棉花現蕾期、開花前15d左右,進行追肥,應補充棉花開花所需要的磷、鉀等元素,每 666.7m2 施用磷酸二銨 10kg 尿素 10kg? 在棉花開花期,每 666.7m2 施用尿素 10kg 、棉花專用復合肥 (N,P2O5,K2O 質量分數分別為 18% 、20%,20%)20kg
西瓜追肥管理分為苗期、蔓期、膨瓜期3個階段。西瓜苗期,每 666.7m2 施用尿素 5kg 磷酸二氫鉀 5kg 。西瓜蔓期,每 666.7m2 施用尿素 10kg 磷酸二氫鉀 8kg 。膨瓜期是西瓜施肥管理的關鍵時期,需要施肥2次:在西瓜生長到雞蛋大小的時候進行第1次施肥,每 666.7m2 施用復合肥 (N,P2O5 、K2O 質量分數分別為 15%~20%.10%~15%.10%~ 20%)20kg 、磷酸二氫鉀 5kg ;當西瓜生長到碗口大小時進行第2次施肥管理,每 666.7m2 施用尿素6kg[10] 。所有的追肥都采用溝施或穴施的方法進行,并應在施肥后及時覆土并澆水,促進肥料的吸收利用[]。
1.7.2灌溉管理。應結合土壤水分情況,合理落實灌溉管理,保障足量的水分供應。棉花和西瓜套種模式下,西瓜全生育期灌水大約3次,切忌在西瓜雌花盛開期間灌水。西瓜生長至 5~6 片葉時,應采取澆小水的方式灌溉,控制每 666.7m2 灌水量在15m3 左右。等到西瓜長到鵝蛋大小時,每 666.7m2 灌水 25m3 左右,避免大水漫灌,以免造成落果等問題。在西瓜生長的旺盛期,每 666.7m2 灌水 35m3 左右[]。在西瓜收獲前7d須停止灌溉,以增加西瓜甜度,提高西瓜品質。
1.7.3整枝管理。棉花在現蕾時需要去除葉枝,以保證營養供給集中用于生殖生長,從而提高棉花的產量。一般情況下,蕾期需要進行 2~3 次化學調控,間隔時間為10d左右,每 666.7m2 用縮節胺(純品) ,每次用量相同。在7月中下旬去除棉花頂部,促使植株分枝,增加有效花鈴數。并適時剪除老葉、空枝,確保植株內部光照充足,促進通風。7月下旬,需要對西瓜主枝和側枝進行管理,保留主枝和生長健壯的側枝,去除其他枝蔓,確保瓜苗健康生長。
1.8 西瓜收獲
西瓜的收獲時間主要取決于當地的氣候條件。一般來說,西瓜從開花到成熟需要 30~45d 。當地一般在7月上中旬采收。收獲時,使用剪刀將西瓜從瓜蔓上剪下,保留果柄以延長西瓜的保鮮期;收獲后,將西瓜放置在陰涼通風處,避免陽光直射。
1.9棉花單獨生長期管理
西瓜收獲后,需要對棉花追施氮肥,每 666.7m2 施尿素 6kg 。在棉花花鈴期和吐絮期,需要適量灌水,花鈴期為每 666.7m220m3 左右,吐絮期為每666.7m215m3 左右。及時中耕除草,以促進棉鈴發育,提高產量。
9月下旬棉花吐絮后開始收獲棉花,具體時間取決于棉鈴的成熟度。每間隔10d采摘1次,可手工采摘,也可使用背負式便攜棉花采摘機進行采摘。
1.10 病蟲害管理
在棉花套種西瓜期間,應針對性地落實病蟲害管理,優先使用燈光誘捕、人工捕殺等物理防治,以及保護涵養天敵、噴施生物藥劑等生物防治措施,實現對病蟲害的科學防治。采用化學防治時,應選擇合適的農藥、在合適的防治時間進行科學施藥,提高防治效果。
棉花和西瓜套種模式下,棉花生長期間易出現棉鈴蟲等蟲害以及黃萎病等病害;西瓜容易出現枯萎病、炭疽病等病害,以及蚜蟲等蟲害。針對西瓜枯萎病,可選用 12% (質量分數,下同)松脂酸銅(綠乳銅)乳油500倍液進行根灌[12]。在西瓜坐果期用50% 的多菌靈 150g 噴灑 2~3 次,預防西瓜炭疽病等病害。針對西瓜上蚜蟲,每 666.7m2 用 45% 吡蚜酮 20g 或 10% 吡蟲啉 50g 兌水 20kg 進行防治。針對棉鈴蟲,在棉花6月下旬至7月上旬棉鈴蟲卵孵化高峰期,每 666.7m2 用 20% 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 10mL 兌水 30kg 進行防治。針對黃萎病,在6月中旬,每 666.7m2 用 0.5% 氨基寡糖素水劑 20g 加 75% 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25g ,兌水 15kg 噴施防治[13]。
2 示范效果
2024年,在濱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試驗基地對棉花套種西瓜高產高效栽培技術進行試驗示范。試驗基地的土壤為砂壤土, pH 為 6~8 ,土壤肥沃。棉花套種西瓜模式示范采用的棉花品種為中棉所38,西瓜品種為鄭雜5號,面積為 3000m2 。以單作棉花為對照,品種為中棉所38,行距為 60cm ,株距為 30cm ,面積為 3000m2 。單作棉花采用當地一般大田管理模式,采取裸地種植模式。
收獲后,分別對棉花套種西瓜模式和單作棉花模式的種植效益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單作棉花的每 666.7m2 籽棉產量為 200kg ,而采用該技術的套種棉田的棉花籽棉理論產量為每 666.7m2300kg 棉花產量得到了提升。同時,棉花套種西瓜模式下西瓜的產量能夠達到每 666.7m24000kg 。根據2024年當地棉花和西瓜的市場價格(籽棉為6.6元 kg-1 ,西瓜為3.2元·kg-1 ),采用棉花套種西瓜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的棉田總體種植效益為每 666.7m214780 元,比單作棉花的1320元大幅提升,實現了經濟效益水平的大幅提升。說明在當地利用該套種技術可以更好地發揮自然資源優勢,為棉花和西瓜提供良好的生長條件,有助于提高農民收益。
參考文獻:
[1]李劍峰,吳盼盼,王楠,等.山東省濱州市棉種產業發展歷程、現狀及建議[J].中國棉花,2023,50(1):43-46.
[2]趙中亭,樊海潮,張志恒,等.菏澤市棉花綠色高效間套模式及蒜套棉輕簡化栽培技術[J].棉花科學,2021,43(5):46-50,53.
[3]辛承松,羅振,盧合全,等.黃河三角洲棉花與西瓜同膜帶間作增效種植模式及技術規程[J].中國棉花,2021,48(2):41-42.
[4]徐笑鋒,董鵬,曹宗鵬,等.南陽盆地棉花、西(甜)瓜、紅薯套作高效種植技術[J].中國棉花,2020,47(9):38-40.
[5]王月華,田靜.西瓜—棉花間作套種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研究,2020,26(6):109-110.
[6]焦秀芬,王寒菊,張洋洋.棉花//拱棚西瓜高產高效種植模式[J].中國棉花,2019,46(11):45-46.
[7]吉榮華,董愛瑞,吉學成,等.江蘇射陽直播棉套種西瓜栽培技術[J].中國棉花,2019,46(6):43,46.
[8]郭立平,靖深蓉,邢朝柱,等.抗蟲雜交棉新品種—中棉所38[J].中國棉花,2000,27(1):29.
[9]屈玉科.抗蟲棉新品種—GK-12[J].中國農技推廣,2000(4) :33.
[10]杜玉倍,楚宗艷,湯玉煊,等.豫東植棉區幾種棉花輪作套作模式[J].中國棉花,2024,51(6):60-62.
[11]楊云峰,邢茂德,路雅潔,等.棉花單粒播種的發展現狀與對策[J].中國棉花,2024,51(4):9-12.
[12]常慧紅. 2013-2022 年山東省濱州市棉花病蟲害發生情況及防控建議[J].中國棉花,2024,51(4):59-62.
[13]劉水聲,劉倩倩.地膜西瓜套種棉花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12):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