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經濟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很多成年人迫于生活壓力選擇外出謀生或地工作,導致越來越多的兒童成為留守兒童。他們長期與父母分離,缺乏直接的關愛和指導,家庭結構的變遷也給其心理健康帶來了諸多挑戰。留守兒童往往面臨情感缺失、孤獨感、自卑心理、學業壓力等問題,這些問題若得不到及時解決,將嚴重影響未來發展。小學語文不僅承擔著傳授語言文字知識的任務,還肩負著培養兒童良好心理素質的重任。繪本作為特殊的閱讀材料,以生動的圖畫、簡潔的文字和豐富的內涵深受兒童的喜愛。繪本教學不僅能夠激發兒童的閱讀興趣,培養其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還能幫助兒童解決問題,樹立正確的觀念。本文對進行探究,旨在“繪”出陽光心靈,促進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發展。
一、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心理健康教育意識不強
心理健康教育關乎兒童的未來,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更應加強。分析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現狀發現,教育工作者意識不強。教師作為與兒童經常接觸的人員,比家中的老人更專業。但現階段,部分教師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缺少認識,在知識講解中很少進行鼓勵式教育,了解兒童的課余生活。這一背景下,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無法有效實施,心理問
題無法有效解決。
(二)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匱乏
豐富的教學資源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順利開展的基礎。在教學改革下,大眾與教育人員對心理健康有了全新的認識,為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稍趯嶋H開展中,明顯存在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匱乏的問題。例如,部分學校沒有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課程內容單一,缺乏針對性,無法滿足留守兒童的心理需求。又如,沒有引入社會與教育管理部門的資源,教學內容缺少豐富性,這種情況主要與教育人員對教學資源的挖掘力度不足、投入力度不夠有關。
(三)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單一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教師面對一群還在成長的兒童。他們因為生活、家庭教育、個人性格與經歷等影響,在教育過程中會表現出不同的需求。部分學校以講解理論知識為主,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缺少針對性和實踐性,無法將心理健康教育價值完全發揮出來。
二、繪本在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意義
(一)豐富心理健康資源
繪本蘊藏生動的故事和哲理,具有圖文并茂的特點,將其運用到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豐富教學資源。繪本題材十分多樣,包括科普、寓言故事、中外文化介紹、童話故事等。課余活動中,教師可以帶領兒童進行繪本閱讀活動。在感受親情時,可以借助傳統文化或童話故事進行教育。這樣能夠積極影響留守兒童的心理,提高其認知,讓其從辯證角度分析問題。
(二)塑造兒童積極觀念
對留守兒童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進行培養,可以讓其正確認識生活,在遇到問題時做出合理的選擇。繪本中的故事情節和角色行為往往蘊含一定的道德觀念,留守兒童可以能夠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明確自己在家庭、學校和社會中的角色、地位和價值,從而建立積極的自我形象,增強自信心。
(三)培養兒童良好品德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繪本可以培養留守兒童良好的品德。繪本中的主人公往往是真善美的代表,他們積極樂觀、互幫互助、相互分享的精神都會影響留守兒童。通過閱讀繪本,留守兒童不僅可以學習這些品德并在生活中加以實踐,養成優良的生活習慣與學習習慣,還可以提升社會適應能力,主動約束言行,遵守生活規范,這對未來發展有利。
三、小學語文繪本教學中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應用
(一)引導兒童自我剖析
語文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雙重價值。兒童學習語文,對其成長與發展有利。語文教材中的文章是編寫人員根據兒童成長特點精心挑選的,具有豐富的教學內涵。繪本可以豐富教學內容,讓理解知識變得簡單,強化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繪本引導兒童自我剖析,使其產生積極的認知,形成樂觀的生活態度,促進社會適應能力提升。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在確定教學內容后查找相關繪本,組織兒童進行閱讀與自我剖析。
例如,《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童話,講述乖巧、美麗的小女孩在寒冷的大年夜赤腳賣火柴卻無人問津。她一根火柴都沒有賣出去,為了抵御寒冷點燃了火柴,看到了很多美好的畫面。然而,現實的殘酷很快擊碎了幻想,火柴燃盡她又回到了冰冷的黑暗中。為了繼續獲得溫暖,她不顧一切地擦燃最后一根火柴,在幻覺中與逝去的祖母團聚,在寒冷中悄然離世。這個童話表達了對小女孩的同情,展示了社會的冷暖。教師可以選擇繪本《熱心腸的小松鼠》,這個溫馨感人的故事講述了兩只小松鼠阿力和阿奇在雪天幫助一位迷路的老爺爺找到回家的路,傳達了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在確定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后,教師可以與兒童互動:“你們喜歡讀故事嗎?”兒童回答“喜歡”后繼續互動:“今天我為你們準備了有趣的繪本,請你們仔細閱讀?!苯處熞膭顑和毿挠^察圖畫與文字,輕松理解故事內容,分享閱讀感悟,并進一步引導:“小松鼠是怎樣的動物,從它身上我們可以學習到什么?”兒童在積極探究中說出正確答案后,教師要給予鼓勵:“你們真聰明,這么快就找到了答案。請你們閱讀《賣火柴的小女孩》,用同樣的方式學習,確定故事的情感?!闭归_對比式閱讀后,教師追問:“生活中你會學習小松鼠,還是有能力卻不幫助有困難的人呢?”引導兒童反思,明白要學習小松鼠,主動幫助他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二)進行趣味角色扮演
兒童喜歡生動有趣的氛圍,不喜歡枯燥的課堂。灌輸式教育會讓課堂變得枯燥,不利于激發兒童學習興趣,提升其課堂參與度與學習效率?;诖耍處熞鲃觿撔陆虒W方式,借助繪本組織角色扮演,增加學習的趣味性,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目的達成。教師要不斷給予夸獎與鼓勵,提升兒童的自信心,加強兒童對文章情感的感知力。
例如,《慈母情深》通過細膩的筆觸講述了母親在極端貧困的條件下,依然省吃儉用支持兒子閱讀的故事。文章表達了母親對兒子的愛,其中的母親和現實中的母親一樣,對兒童的愛是無私的。留守兒童與母親相處的時間短,對母愛可能存在錯誤的認識。教師可以選擇繪本《我愛你這么多》組織角色扮演,讓其聯系課文,感受母愛的偉大。這個故事通過媽媽和兒童之間的對話,用詩歌和溫馨的插畫表達了媽媽對兒童深沉的愛。教師可以將兒童隨機分組,告訴他們小組成員之間需要相互溝通、相互配合,并且要相信自己能夠生動地展開表演。在教師的鼓勵下,各組兒童開始進行自主探究,詳細分析人物性格與形象,順利完成了演繹。在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與其互動:“你對母愛是否有了新的看法?對于母親不能經常陪在自己身邊,你是否也可以理解了呢?”通過思考問題,兒童能夠知道母親遠走他鄉不是不愛自己,而是為了讓自己擁有更好的生活。這樣他們可以加深對母愛的理解與認識,彌補心中母愛的空缺,用積極的態度支持母親。
(三)創設實際生活情境
小學語文留守兒童教學中,教材可以發揮重要作用。教材中有很多例子,可以影響兒童的情感、價值觀等。如果直接讓其學習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可能會出現兒童無法理解文章中心思想情感的問題。教師可以借助繪本創設生活情境,增加兒童的真實體驗感,讓兒童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
例如,在《一直窩囊的大老虎》教學中,教師需要確定文章情感與心理健康教育價值,選擇合適的繪本,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創設生活情境。文章講述的是“我”上小學時扮演老虎上臺參加文藝表演,結果演砸的故事。雖然這件事情已經過去很多年,但是“我”仍然記憶深刻,認為如果當時更勇敢結果會改變。文章告訴我們,勇氣和力量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我們去發掘和培養的。只要我們敢于面對困難,勇于挑戰自己,一定能夠成為心目中的英雄。教師可以選擇《勇敢的艾米麗》這一繪本,使用微課創設生活情境,如截取繪本中的生活片段,選擇真實的情境在課堂上播放。教師可以與兒童互動:“如果父母不能經常陪伴在身邊,你遇到問題手足無措時,是不是也和主人公一樣勇敢呢?”兒童做出真實回答后,教師需要先加油打氣,稱贊他們的勇敢,再組織兒童閱讀與分析文章,提高學習質量。
四、結語
總之,小學語文繪本教學在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獨特的應用價值,可以為留守兒童提供情感支持、培養其自信心與社交能力、緩解其學業壓力與傳遞正確價值觀等。教師應充分利用繪本教學的優勢,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貢獻力量,促進其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