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隨著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繪本教學受到教育學者的關注,也逐漸成為幼兒園教育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繪本中圖文并茂的知識素材有助于激發幼兒的想象能力,豐富幼兒的內心世界。幼兒可以利用圖片展開聯想,感受相關角色的形象、性格和情感,逐漸形成健全的人格。在學習和理解繪本中的故事內容時,幼兒也能夠產生濃郁的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牽手繪本,閱讀悅美,有助于提高學前教育的水平。本文通過探究幼兒繪本閱讀教學的策略,希望引導幼兒開闊學習眼界,養成終身閱讀習慣。
一、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的意義
(一)能夠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
借助繪本展開閱讀教學,能夠提升幼兒的學習興趣。繪本當中有很多生趣的圖片,能夠點燃幼兒的閱讀熱情。這些圖片又夾雜著部分文字、拼音等內容,可以幫助幼兒識記語言知識,打好學習基礎。這種教育引導方式極具創新性,可以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專注學習,愛上閱讀。通過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學習習慣,也能夠為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二)能夠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
繪本閱讀教學有助于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幼兒接受系統培訓時,閱讀經驗有限。部分幼兒甚至在家庭教育中并未接觸過閱讀,直接閱讀文字并不現實。借助圖文并茂的方式,讓幼幾嘗試聯想進而識記文字,可以幫助幼兒了解故事的中心思想,逐步強化閱讀能力,為幼兒小學學習提供幫助。
(三)有助于提高幼兒的思維能力
繪本閱讀教學還有助于提高幼兒的思維能力。思維能力是長遠發展的基本素養,也是系統學習各學科知識的重要基礎。幼兒階段作為培養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良好的教育引導方法非常關鍵。繪本當中的有趣故事、色澤鮮艷的圖畫等內容可以激發幼兒的想象力,讓他們根據圖畫的變化漫游于故事的世界中,分析故事主線,完成邏輯推理,提高思維能力。
二、幼兒繪本閱讀教學的現狀
厘清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現狀,找出不足之處,有助于創新教育手段,提高教學水平。
首先,很多教師只是讓幼兒選擇喜歡的素材進行自主探究。然而,幼兒學習經驗有限,很難保持專注力,在長期閱讀中難免喪失閱讀興趣。如果未能進行有效引導,他們將難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其次,部分教師未能明確教學目標,根據繪本題材和特征創新教育方法,讓幼兒高效展開閱讀,收獲豐碩的學習成果。要想真正提高教學水平,必須以目標為中心設計課堂,讓幼兒累積學習經驗。
再次,很多教師引導方式單一,沒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思維發展現狀、閱讀需求展開教學,導致其探究能力較差。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教師未能合理創新教學方法,設置趣味游戲環節,豐富課堂內容,提高幼兒對故事的理解程度。
最后,很多教師只是粗略地讓幼兒了解故事,簡單獲知其中的思想情感,沒有加深幼兒的學習印象,引導幼兒通過精細閱讀來鍛煉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觀察能力。這樣很難促進幼兒長遠發展,讓幼兒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三、幼兒繪本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構建繪本閱讀的情境,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
教師可以通過構建繪本閱讀教學情境來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豐富的圖畫、色彩鮮艷的圖片對幼兒自帶吸引力,要想讓幼兒在閱讀學習時保持長久的專注力,真正理解故事內涵,教師還需以情境烘托的方式,使幼兒由淺入深地品讀繪本。比如,在《阿羅有支彩色筆》教學中,將情節與生動真實的情境串聯起來:“有一天晚上,阿羅突然想去月亮上溜達一圈,恰巧晚上沒有月亮。阿羅就想,自己在天上畫一個不就可以了嗎?周圍黑漆漆的,阿羅需要先畫一條通往月亮的路。他走著走著,居然發現了一棵蘋果樹你們想知道接下來發生了什么嗎?”教師可以用語言勾勒出生活場景,并配合畫筆將場景內容展現出來,吸引幼兒繼續閱讀。在氛圍烘托下,幼兒能夠主動完成學習,探索故事。這種方式極具趣味性,可以提升幼兒閱讀積極性。
(二)構建明確的教學目標,適當創新教學方法
教師必須厘清教學目標,才能在清晰導向下高效展開繪本閱讀教學,逐步提高幼兒的學習水平。教師不能采取“照本宣科”的教育形式,而應引導幼兒在多樣化的課堂中學習繪本知識,感受閱讀趣味。比如,在引導幼兒學習《小王子》時,根據繪本特點樹立目標,讓幼兒感受小王子不受社會污染的單純和美好,對生活充滿期待,理解生活意義。明確目標之后,教師可適當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幼兒的閱讀水平。《小王子》是全世界范圍內極具傳播度和研究價值的繪本,教師可以引入同名影視片段,或利用電子書、三維立體圖書引導幼兒深入探究情節,理解人物特征。教師還可組織讀后感大賽,讓幼兒表達觀點,展開多維度互動,提升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和交往能力。在幼兒發言后,教師可以適當總結和評價,進一步引導幼兒理解繪本思想,達到教學目標。這有助于改善單一課堂的乏味感,使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積極設計游戲環節,引導幼兒進行探究式閱讀
教師可以借助游戲化環節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引導幼兒展開探究式閱讀。游戲是一種常見的教學手段,將游戲教學法和繪本閱讀教學結合在一起,更能提高幼兒的閱讀積極性,鍛煉幼兒的綜合能力。教師可指導幼兒借助動作展示、語言交流、情境演繹等多種形式加深對故事的理解程度,也可將具有復雜性和趣味性的情節以游戲的方式呈現,加深幼兒的學習印象。比如,在《逃家小兔》閱讀教學中,讓幼兒選擇小兔子、兔子媽媽等角色展開演繹。教師可以指導幼兒利用動作、語言、眼神、語氣表現角色特征,完成對話。在扮演小兔子時,幼兒需要用淘氣的語氣說:“我要跑啦!”扮演兔子媽媽的幼兒需要用溫柔的語氣說:“媽媽要來追你了,我的寶貝!”這樣幼兒可以自然而然地呈現故事,深入角色內心,感受作品情感,理解故事內涵。借助游戲活動可以豐富課堂內容,提升幼兒的情感共鳴和閱讀理解能力。(四)引導幼兒精細閱讀,鍛煉幼兒的觀察能力
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個性特征、興趣愛好、學習現狀等耐心引導其展開精細閱讀,讓幼兒認真觀察人物神態,感受圖片色彩,鍛煉觀察能力。為了讓幼兒“吃透”素材,構建正確的價值觀念并提升語言組織能力和想象力,教師可以鼓勵他們大膽表達對閱讀素材的看法。比如,在引導幼兒閱讀《彩虹的盡頭》后詢問:“你最喜歡哪一段?為什么?”有的幼兒會說最喜歡兔爺爺的“寶貝”那一段,教師可以進行個性化引導:“兔爺爺的‘寶貝’到底是什么東西呢?”這種方式更能激發幼兒的閱讀思維,讓幼兒通過精細閱讀提升對情節的印象和理解程度。教師可引導幼兒進行知識遷移,讓幼兒將繪本學習延伸至生活中,聊一聊有沒有和繪本中相似的人物或經歷,鍛煉語言組織能力。此外,教師也可利用圖片、視頻、動畫、聲音等現代信息形式幫助幼兒解析故事要點,使幼兒專注于課堂中,通過仔細觀察和思考提高學習水平。
四、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引導幼兒閱讀繪材時需進行個性化指導,讓幼兒真正理解故事內涵,構建正確的價值觀念。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教學策略,鼓勵幼兒主動研究故事的中心思想,在發現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豐富知識儲備,提高閱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