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作《逍遙游》,展示了超脫天地萬物的了無拘束的自由。只有忘卻物我的界限,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才能無所依憑而游于無窮,實現真正的“逍遙游”。同時,莊子也明白,縱有鯤鵬之勢,也只得倚靠氣息相吹,方能行至萬里。每個生命在廣袤的宇宙中都渺如塵埃,必須依仗和遵循一定的規律,都做不到真正的自由。
但,人的思想能達到真正的逍遙!
生而為人,便不可不染塵俗。天地間的固有循環,萬物的春生冬藏,人間的四季輪換,似乎從一開始就被刻進了天道規則的軌道中,定然、有序。“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的《秋詞》,我在小學時就已經熟讀背誦,卻不求甚解,現在回頭再看,發現一個深刻的道理不曾改變,那就是只有懷揣憧憬與期望,才能邁向屬于自己的自由天地。草木萌發是美,花團錦簇是美,枯枝敗葉亦是美。
在生活中,人們常把思想愚笨的人稱為“木頭”,但在某一時刻我突然發現,“木”就是身上背著重重的十字枷鎖的“人”,正是由于他們無法放開思想,惰于思考,庸庸碌碌,把思維格式化,甘愿跳入思維定式中,才成為禁錮思想的“木”。而“人”要實現獨立思考,就要懷揣對天地萬物的憧憬,解放思想、精神富足,追尋自由。人之所以為“人”,一撇一捺,自然,順暢,伸展,相互依存,和諧共生。或許古人造“人”字就已經告訴了我們,開闊視野,拓展自己的人生境界,才能讓“人”的思想撇捺自由舒展。人們無法做到真正的自由,但人的思想絕對自由,是不受外物所限的。思想自由同樣能逍遙。
于我而言,我的思想絕對自由,在自己的半畝方塘中默默耕耘,在廣袤的疆場上自由馳騁,那是獨屬于我的空間,自由快樂、熠熠生輝。我是執棋人,未嘗不是逍遙;在凡塵書寫一段華章,未嘗不是逍遙。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我們或許無法實現莊子描寫的那樣的“逍遙游”,卻可以努力追求內心的自由。
正所謂:“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
【吉林省吉林市毓文中學高一(15)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