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技經濟水平的提高,建筑行業的蓬勃發展,在住宅小區設計規劃中融合綠色低碳環保理念,有效提高了建筑結構的綠色化發展,減少了在建筑施工中的資源消耗性問題,具有節能減排、和諧共存的優勢。對此,基于綠色低碳發展視域,以磨店家園小區為例,分析了住宅小區建筑設計與規劃原則,以期為城市住宅小區規劃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詞:綠色低碳發展視域下" 住宅小區" 建筑設計" "規劃原則
Exploring the[A1]" Principle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Planning for Residential Commun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een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
GENG Jun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Hefei, Anhui Province, 230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modern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level and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e integration of green, low-carb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cepts in residential community design and planning has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structures, reduced resource consumption problems in construction,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energy conservation, emission reduction and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green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 taking Modian Commun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inciple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planning for residential commun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urban residential community planning and design.
Key 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een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 Residential communities; Architectural design; Planning principles
隨著全球節能環保意識的提高,節能減排戰略正在逐步得到實施,綠色低碳發展視域下住宅小區建筑是建筑行業發展的重要內容,住宅小區建筑設計要重視綠色化、環保性和可持續性,將低碳環保作為管理的主要要素,針對能源、環境污染等問題,最大程度地降低因建筑而產生的干擾性影響,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以有效滿足建筑工程可持續發展的基本需求。綠色低碳發展視域下住宅小區建筑設計與規劃,要融合現代化設計理念和技術手段。通過高效建筑保溫和隔熱技術的設計方式進行處理,融合節能設備,通過太陽能、地源熱泵等多種現代化技術手段,可以在滿足建筑結構的日常功能的同時,有效降低建筑能耗性問題。在設計中應用具有可再生、可循環的建筑結構和材料,可以提高水資源及相關廢棄物的綜合利用效率,可以有效降低對環境產生的污染。
1 住宅小區綠色建筑設計原則
1.1經濟節約原則
經濟節約則就是在設計中要重點強化規劃設計,有效避免設計與成本的增加,在保障居住需求的同時,可以有效推動經濟發展。在設計中,要綜合建筑結構的需求,做好現場調查與分析,強化各個環節的綜合控制,明確成本與投資、工程量與設計技術,優化施工材料和工藝手段,方可達到控制成本,提高經濟性的目的[1]。
1.2生態性原則
建筑設計要綜合建筑生態需求,在綠色低碳設計理念中要綜合生態環境,始終遵循生態性的設計原則,遵循生態設計原則,維持生態平衡,才可以有效降低建筑施工、建筑垃圾等產生的不良影響。
1.3可持續發展原則
通過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結構,可以為建筑結構提供清潔能源,有效減少了對傳統能源產生的依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 [2]。
2 住宅小區建筑綠色低碳設計方案
2.1外觀設計
為了充分保障住宅建筑設計符合預期要求,必須要重視建筑結構外觀的設計與分析。在設計中要綜合多個因素進行分析,方可提高外觀設計質量。
2.1.1風格選擇
一般狀態之下,社區的定位具有一定差異性,如文化藝術、老年人社區等。綜合社區定位和居民的實際需求,確定建筑風格,充分滿足居民的日常生活、出行等需求。要重視整體規劃和環境設計,為了提高建筑結構的美觀程度,要綜合建筑風格、周邊環境等多種因素,系統分析,提高整體的協調性。同時,建筑風格要融合小區規劃等相關因素,構建一個整體性、和諧性的小區結構[3]。
2.1.2外立面設計
綜合建筑結構的風格、定位等因素進行分析。綜合建筑風格確定具體的外立面設計元素特征,重點分析形狀、比例、線條等因素。例如[A3] :在磨店家園小區的設計中,融合了一些現代主義風格的建筑外立面主義,就是要應用簡潔性強、幾何化的線條等相關元素進行設計。而一些傳統風格的建筑外立面則更加重視細節、整體裝飾結構、元素等相關內容。外立面的設計要充分的綜合建筑結構特征、定位等多種因素。
2.2空間布局
為了充分保障室內空間布局的科學性,在設計中要做好房建功能區域劃分處理,設計師要綜合不同住宅的類型、功能需求、結構等因素,合理[A4] 劃分為不同的功能區域,要保障空間連續性和通暢性。同時,綜合家居的特征、日常活動需求,做好線路規劃與處理。例如:可以對不同戶型進行優化調整,提高使采光指數、采光均勻性,如表1所示。
在設計階段,要做好門窗等關鍵位置的規劃處理,通過落地窗等多種方式可以適當地增加室內的采光面積。在一般的狀態之下,建筑結構的室內包括墻面、地面、照明等多種因素,利用合理的設計和適當的規劃可以有效提高室內空間結構的舒適度[4]。
3 住宅小區建筑綠色低碳設計與規劃要點
3.1環保節能設計
3.1.1合理選擇材料
在設計規劃階段,要合理選擇符合需求的建筑材料,這樣則可以有效減少對自然資源產生的消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環境污染等諸多問題。例如[A6] :可以根據實際狀況應用竹木等可再生的材料,也可以合理利用再生玻璃、再生鋼材等做好處理,這樣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環境產生的不良影響[5]。
3.1.2材料能效性能
為了有效地降低建筑結構的能耗性問題,提高能源的綜合利用效率,必須要根據實際狀況適當的應用具有保溫、隔熱性能的材料,通過保溫磚、保溫材料等進行建筑結構的規劃與設計,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減少建筑結構的熱能損失,也可以提高建筑的溫度。在設計中,要綜合建筑結構的運行需求,適當地應用良好的光學性能材料,通過低輻射的玻璃材質、光導纖維等相關材質,則可以有效滿足自然采光等實際需求,有效減少人工照明的需求。
3.2單元結構設計
3.2.1空氣狀態設計
對住宅建筑結構進行總體分析,做好建筑結構的方向、視線的綜合調控,其可靠性的規劃與主要設計包括多種因素。必須要滿足日照需求,適當地做好建筑間距的控制與管理,這樣不僅可以改善空氣的流動性,也可以增加空間的通風量,合理控制風速,提高建筑結構中的空氣換熱效率,增強建筑結構的熱傳導的速度。在磨店家園小區的設計中,要做好整體規劃與布局處理,如果室外的大風屬于東南風,則各個出口風速則小于5 m/s;而如果處于東風的狀態下,則住宅建筑間隔位置中會產生更為密集的氣旋,整體的風力也更為強大 [6]。
3.2.2日光仿真分析
通過日光仿真分析的方式確定磨店家園小區各個位置的具體位置、建筑結構的間距,保障各個單元和不同戶型都可以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同時,也可以滿足室內光照、室外主體等相關活動對日照的不同需求。在綠色能源建設與規劃處理中,融合建筑結構的間隔、中央綠化等相關設計,通過人造花園與植物景觀布置,合理應用新型的透水原料進行園林綠化輔助,則可以有效降低熱島效應。
3.3小區綠化設計
3.3.1保護現有的植被
在對磨店家園小區進行規劃與設計處理中,要對現有的植被進行保護性處理,對于成熟的樹木、重要的自然景觀等,要做好保護性的處理,這樣方可在不對自然環境產生破壞的同時提高小區的整體綠化效果,有利于維護生態平衡,為小區居民提供休閑娛樂的環境。
3.3.2合理應用本土植物
在綠色低碳發展視閾下,要合理應用本土植物,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提高植物的成活率,也可以降低資金投入。本土植物的氣候適應性良好,土壤條件適宜,其抗逆性和生態適應性良好,合理的規劃設計可以有效提高小區的生態景觀價值。
3.3.3水景設計
在進行小區的水景設計中,要做好合理的規劃以及分析。綜合小區的地理位置、環境、功能定位等多種因素合理的設置噴泉、小溪等不同的水景,這樣不僅可以增加空氣濕度,優化溫度,提高空氣質量。
3.3.4綠色景觀區域
在小區中,合理設置多個綠色景觀區域,通過設置花壇、綠色的草地、樹木等不同的景觀,構建一個自然的環境,為居民的休閑娛樂等提供一個適宜的環境。在設計中,要合理的做好景觀的布局規劃,保障植物多樣性,通過增加生物多樣性,保障生態平衡性的方式進行處理,方可有效滿足綠色設計需求。
3.4環保措施
通過雨水收集系統,可以有效收集水資源,將雨水等用作綠化灌溉,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利用土壤改良等技術,做好植物根系系統的優化處理,在提高水土利用效率的同時,可以有效減少對土地等產生的侵蝕影響。以磨店家園小區為例,通過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系統,可以有效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具體如表2所示。
4 結語
隨著全球環境問題的日益凸顯,綠色低碳發展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在住宅小區建筑設計與規劃中融合綠色化理念,逐漸成為城市住宅小區設計的主要發展趨勢,綠色低碳設計理念是一種人類與自然、環境和諧發展的重要路徑。在城市住宅小區規劃設計中,染色綠色建筑理念,可以為城市的發展注入全新的活力。綠色建筑理念在城市住宅小區規劃設計中應用可以有效提高住宅的環境質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能源消耗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了對環境產生的不良影響。
參考文獻[A8]
[1]安延棟.城市住宅小區規劃設計原則及建筑方案設計對策初探[J].散裝水泥,2024(4):199-201.
[2]劉承林.綠色建筑理念在城市住宅小區規劃設計中的應用[J].住宅與房地產,2024(19):114-116.
[3]王勇.探討綠色低碳背景下住宅小區建筑設計規劃原則[J].建材發展導向,2024,22(12):37-39.
[4]黃俊瑞.城市住宅小區規劃設計與綠色建筑理念的契合[J].石材,2024(4):16-18.
[5]袁晨曦.基于BIB-LCJ法的南豐縣居住小區景觀評價研究與設計[D].南昌:江西財經大學,2022.
[6]劉榮榮.鄉村文脈傳承視角下安置小區規劃和景觀設計研究[D].杭州:中國美術學院,2022.